形容成语二次革命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二次革命的意思及解释,形容成语二次革命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二次革命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大全,第1张

中国近代现代史中一次革命和二次革命是什么时候?

一次革命指辛亥革命1911年,二次革命是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1913年。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讨袁战争,亦称“二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讨伐袁世凯的战争。辛亥革命后,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消灭南万各省的革命力量。

1913年3月,袁派人在上海暗杀了国民党要人宋教仁。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3月底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国民党内部因意见分歧,未能及时发动。

6月,袁世凯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不服从中央,下令免职,并派兵南下。国民党人被迫起兵讨袁。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组织讨袁军,发布讨袁檄文,宣布独立。15日,黄兴促使江苏都督程德全在南京宣布独立。

扩展资料:

讨袁战争概述:

讨袁战争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继续高举民主共和的旗帜,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的正义战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但是,这次战争前后仅仅进行了两个多月就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袁世凯掌握着中央政权,有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数量众多的反革命军队,而且事先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总体实力超过了讨袁军;但另一方面,也有国民党方面自身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

一、国民党方面对武力反袁这一方针认识迟迟没有取得统一,行动迟缓,丧失了战机。

二、举事仓促,缺乏周密准备。江西、南京是讨袁的主要战场,但两地都是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发动,以致很快陷入被动。

三、各独立省份各自为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强有力的指挥机构,致使被敌各个击破。

四、军队素质差,战斗力不强。这一现象在江西、南京两战场都十分突出。讨袁部队中除少数部队素质较好、战斗力较强外,多数部队在强敌进攻面前非溃即降。

五、少数讨袁战争的领导者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即发生动摇,影响了士气。

讨袁战争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失败了,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讨袁战争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百(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领导下,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度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问。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系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答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内

因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共产党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所以容又称“土地革命”。

什么是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后,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北洋系军政集团领袖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厉行独裁的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收买凶手,於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车站暗杀宋教仁。革命党人迅速协助租界当局捕获凶手,宋案真相大白,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但由於实力不足,国民党的军事领袖黄兴迟疑不决,主张法律解决,孙中山的革命动员受到挫折。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两千五百万英镑的大借款(见善后借款),获得了战争经费,遂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5月初,北洋第六师、第二师在湖北都督、副总统黎元洪支持下相继入鄂,统制湖北地面,并监视江西。6月,袁世凯又下令罢免坚决反袁的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三督相继被迫下野。

孙中山面对革命党人不战而走的屈辱处境,愤懑万分,决心冒险起兵。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於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於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在江西战线,北洋第一军於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在江苏战线,讨袁军於7月16日至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其馀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不久,南京第八师等部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起讨袁的大旗,於8月11日宣布恢复独立,士兵们义愤填膺,人自为战,与重兵云集的北洋军展开了顽犟的血战。9月1日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日本。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犟权,英勇奋战。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软弱性。

1913年云南都督蔡锷江西都督李烈钧为反对袁世凯独裁

发动二次革命想推翻袁世凯结果袁世凯的北洋军一路南下知打败了蔡李的军队。二次革命失败没有能打到袁世凯道的独裁

孙中山号召举行“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统治。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回发布讨袁檄文。黄兴也在南京宣布独立。接着,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也相继宣告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7月23日,袁世凯发布“讨伐令”,北洋军大举进攻江西、南京。7月25日,北洋军攻陷湖口。8月18日,南昌陷落,李烈钧出走。北洋军攻打南京时,黄兴先期出走。9月1日,北洋军攻陷南答京,“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下令通缉孙中山,孙中山被迫流亡国外。

什么是二次革命

一次国知内革命战争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至1927年7月,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领导下,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而道进行的革命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十年内战”或版“土地革命战争”,系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

因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共产党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权,实行土地改革,所以又称“土地革命”.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经过

开端

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紧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1913年南京,组织讨袁,宣布江苏独立。推举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南军司令,但程弃职,逃遁上海。随后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独立。浙江朱瑞、云南蔡锷中立。7月18日,陈炯明响应孙中山号召宣布“广东独立”。

1913年7月22日,江苏讨袁军在徐州地区与冯国璋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武卫前军会战失利,退南京。7月22日至28日,上海讨袁军屡攻江南制造局未克。指挥部被上海租界当局解散。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8月11日,何海鸣率南京第八师部分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旗讨袁,宣布恢复独立,2000多名士兵们与北洋军展开血战。

1913年8月13日,拥袁桂军龙济光部攻占广州。1913年占领南昌。9月1日,张勋武卫前军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被通缉,相继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

结果

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出袁为第一任正式大总统。11月4日,袁世凯以“叛乱”罪名下令解散国民党,并驱逐国会内国民党籍议员。国会由于人数不足而无法运作,不久即被解散。袁世凯从此成为寡头总统,并于数年后称帝。

二次革命的失败是民国史上一个不幸的开端。袁世凯称帝失败之后,不少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的举措,如将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以法治国等等,于事后都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与反革命,引致兵祸连连。

国民党联合资产阶级,并且没有兵权。政治基础不牢,武装力量薄弱,亦二次革命失败原因之一。二次革命”的领导者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战略协同,他们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

此外,亦有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后全国民主气氛浓厚,宋教仁案仍有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可能,国民党急于讨回公道而诉诸武力,摧毁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代议制政体,成为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开端。

第一次革命指的是孙中山发动武装暴乱推翻清朝,这场革百命从结果来说算是成功的因为清朝成功被推翻,但过程就是当时呢国民党在南方发动起义可是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当时北方度虽然在清朝手上,但是最强的军队一直是袁世凯手中控制。当时的情况实际上属于南北对峙,双方谁都不能短期把对方打败。为了能完成统一孙中山就跟袁世凯接洽可以把总统的位子让给问你,只要你把北方已交给新政府就行了。袁世凯一想他只要完成这个交易就可以完成南方和北方的统—,自己能成为新任总统当然也就同意了。不过孙中答山也提出你要想当总统,必须按照我的规矩来。孙中山搞了国会宪法等一系列的东西来限制和制衡袁世凯,结果还是枪杆子里出政权他这些限制屁用都没有。孙中山和他的国民党渐渐版沦为摆设,后来宋教仁遇刺,孙中山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就说这凶手就是袁世凯。

然后他以袁世凯背叛革命要和给宋教仁报仇为由,发起第二次武装权暴动这次暴动被称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是怎么回事

1912年底,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他又和英、法百、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作为镇压革命党人的军费。6月,他又下令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挑起内战。

孙中山号召讨袁,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湖度口宣布独立,发布讨袁檄文。黄兴也在南京宣布独立。接着,广东、安徽、福建、湖南、四回川等省也相继宣告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7月23日,袁世凯发布“讨伐令”,北洋军大举进攻江西、南京。7月25日,北洋军攻陷湖口。8月18日,南昌陷落,李烈钧出走。北洋军攻打南京时,黄答兴先期出走。9月1日,北洋军攻陷南京,“二次革命”失败。缔造民国的孙中山被迫流亡国外

看了半天都是一派胡言,谁告诉你宋教仁是被袁世凯暗杀的了?用脑子想想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党是以暗杀名闻天下的,甚至连他们的副总裁(汪精卫)都是暗杀起家的不就知道了吗?至于袁世凯嘛,其实他和当时99.9?上的中国人一样根本从来就没有搞明白过国会有什么用。什么国会选举胜利之类的东西他从来就没当回事。如果选举胜利可以让民党多一个主力师,那倒是还有可能引起他的暗杀兴趣。至于原因简单说就是他们本来就是个大杂烩,从来不缺乏激烈的内部矛盾(比如后来的中原大战等,具体到宋案,凶手之一应桂馨是什么身份:上海青帮大哥、而孙中山也是青帮大哥;应桂馨是同盟会成员,孙中山就不用说了。应桂馨和陈其美是好朋友,而陈其美又是孙中山的铁杠粉丝。应桂馨还当过孙中山的自卫队队长)。

至于二次革命的深层原因,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民党对于民国创立后被边缘化非常的不甘心,你知道当初国父在海外化缘时许下了多少诺言吗?最后什么也没捞到以后怎么玩?为什么二次革命无疾而终?很简单,不得人心啊(连民党内部大部分人也都是反对的)。与此同时北方的袁世凯也是一肚子火,也是憋着要打的。因为辛亥革命没有袁世凯是不可能成功的,说到底还是袁世凯看到大清不得人心才顺势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北洋系会跟着一起完蛋,事实上也是南方军根本无力抗衡北洋军。本来说好的让袁世凯当中华民国大总统,可结果先是国父抢先当了“临时”大总统,并不惜与宋反目也绝不接受议会制共和制,坚持总统制,最后却又在不得不让位给袁世凯前利用袁世凯不懂共和体制的机会欺骗袁世凯接受了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议会共和制下的所谓“大总统”。他居然想用骗术换取战场上得不到的利益。从那一刻起战争几乎根本就不可避免。顺便说一句,后来都说袁世凯恢复帝制,其实也是这次共和骗局的必然结果,你做得初一人家自然做得了十五,更何况在那个年代所谓共和制在世界上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小的,只有法国和法国扶植起来的美国而已,而且这两个国家还都是二三流的国家。

二次革命还开创了一个恶略的先列,从此在中国手握重兵的军阀;张勋、冯玉祥、张作霖父子、李宗仁、阎锡山等等都有了借口,中央决策稍不如意,兴兵就反,无法无天。手里有兵就是法,打胜者就拥有真理。整个民国时期,国家军阀割据,战火不断,人民苦不堪言。从此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国再也没有事实上统一过中国。

我知道我们的教科书上把这个二次革命以及后面的护国运动说得非常正面,但是请你忘记这个结论,只看看最终的结果就好了,二次革命和后面的护国运动的结果非常有意思,当然也非常的重要。因为所有在这两场闹剧中登场的风云人物有一个算一个最后几乎都成为了后来的各路军阀,既包括蔡锷的继任者唐继尧,李烈钧,熊克武,程潜,段祺瑞,冯国璋,孙廷芳,曹锟等实力派。其他的包括吴佩孚,阎锡山,刘湘等暂露头角的新一代军阀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整个民国时期,国家军阀割据,战火不断,人民苦不堪言。从此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华民国再也没有事实上统一过中国。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从袁世凯的民国北洋执政时期到蒋介石的国民党时期这几十年来中国的国家军队与日本军队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了。所以说得再好听又有什么用?不管是袁世凯失败了还是民主共和胜利了,但是历史的实质其实就是中国失败了。

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南京临时政府结束后,产生了全国统一的中华民国,北洋系军政集团领袖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赢得胜利,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厉行独裁的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收买凶手,於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车站暗杀宋教仁。革命党人迅速协助租界当局捕获凶手,宋案真相大白,国民党理事长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但由於实力不足,国民党的军事领袖黄兴迟疑不决,主张法律解决,孙中山的革命动员受到挫折。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两千五百万英镑的大借款(见善后借款),获得了战争经费,遂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5月初,北洋第六师、第二师在湖北都督、副总统黎元洪支持下相继入鄂,统制湖北地面,并监视江西。6月,袁世凯又下令罢免坚决反袁的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三督相继被迫下野。

孙中山面对革命党人不战而走的屈辱处境,愤懑万分,决心冒险起兵。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於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於12日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宣布江苏独立。随后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以江西、江苏为主要战场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在江西战缐,北洋第一军於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在江苏战缐,讨袁军於7月16日至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其馀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不久,南京第八师等部下级军官及士兵重新举起讨袁的大旗,於8月11日宣布恢复独立,士兵们义愤填膺,人自为战,与重兵云集的北洋军展开了顽犟的血战。9月1日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日本。二次革命是一场保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战斗,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继承了武装斗争的光荣传统,不畏犟权,英勇奋战。它的失败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软弱性。

二次革命

同:①背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中国。②领导者:孙中山。③方式:进行武装斗知争。

异:①原因、对象、结果异。

二次革命:刺宋案和善后大借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

护国运动:道反对袁世凯卖国和复辟帝制。

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②参与者异:

二次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护国运动:全国各地人民、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其他各派政治势力。护法运版动:西南军阀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③结果异: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失败;护国战争胜利(护国运动失败)。

说明:①没有自己武装,单纯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只有以失败而告终。②革命只有依靠广打大人民群众才能成功。③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权在中国行不通。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的异同(详细)

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1915年5月,袁世凯为了让日本支持复辟帝制,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极”前一周,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

1916年袁世凯称帝败亡之后,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上的统一也维持不住了,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形成的深刻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

护法运动失败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1840--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旧式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并不适应中国革命的现实国情,无法为近代中国革命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南,无法指引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次北伐

相同点: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百命派发动针对北洋军阀专制卖@国行为的军事斗度争,都依靠地方军阀,均已失败告终。

不同点:二次革命针问对宋教仁被害一事,结果孙中山反而众叛亲离,袁世凯大胜加强中央集权;护国运动针对袁世凯称帝,答结果袁世凯众叛亲离,北洋军专阀分裂,但革命派没有推翻北洋军阀;两次“护法运动”针对段祺瑞不恢复《临属时约法》,结果南方军阀反叛,孙中山失败。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二次革命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