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圣帝明王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圣帝明王的意思及解释,形容成语圣帝明王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圣帝明王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大全,第1张

宋高宗为什么要追封周鲂?

宋高宗追封周鲂,缘于宋朝对古人的加封之制。

据《宋史》卷一○五《礼志》记载,宋朝曾应太常博士王古奏请,议定“自今诸神祠加封,无爵号者zhidao赐庙额,已赐庙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先有爵位者从其本号。妇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号者初二字内,再加四字。神仙封号,初真人,次真君。如此,则锡命驭神,恩礼有序”。

到宋高宗时期,沿袭了这一礼封古人的办法。《宋会要》记载,高宗建炎元年十一月丙寅郊赦,“历代圣帝明王、忠臣烈士,有功于民,载在容祀典者,命所在有司祭之”。

周鲂作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因战功曾被吴国加职为裨将军,封关内侯。按宋朝加封礼制,周鲂显属“忠臣烈士,有功于民”,应载在祀典。至于加封什么封号,按“先有爵位者从其本号”,所以加封周鲂仍然为”侯“。有别于吴国封号,绍兴九年,宋高宗追封周鲂为基德侯。

《文章流别论》的翻译

http://www.baike.com/wiki/文章流别论?hf=youdaocitiao&pf=youdaocitiao

文章流别论

[晋]挚虞

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王泽流而诗作,成功臻而颂兴,德勋立而铭著,嘉美终而诔集。祝史陈辞,官箴王阙。《周礼》太师掌教六诗:曰诗,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言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颂者,美盛德之形容。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后世之为诗者多矣,其功德者谓之颂,其余则总谓之诗。颂,诗之美者也。古者圣帝明王,功成治定而颂声兴。于是史录其篇,工歌其章,以奏于宗庙,告于鬼神。故颂之所美者,圣王之德也。则以为律吕,或以颂形,或以颂声,其细已甚,非古颂之意。昔班固为《安丰戴侯颂》,史岑为《出师颂》、《和熹邓后颂》,与《鲁颂》体意相类。而文辞之异,古今之变也。扬雄《赵充国颂》,颂而似雅。傅毅《显宗颂》,文与《周颂》相似,而杂以风雅之意。若马融《广成》、《上林》之属,纯为今赋之体,而谓之颂,失之远矣。

《艺文类聚》五十六,《御览》五百八十八

赋者敷陈之称,古诗之流也。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义。情之发,因辞以形之;礼仪之旨,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前世为赋者,有孙卿、屈原,尚颇有古诗之义,至宋玉则多淫浮之病矣。《楚辞》之赋,赋之善者也。故扬子称赋莫深于《离骚》。贾宜之作,则屈原俦也。古诗之赋,以情义为主,以事类为佐;今之赋,以事行为本,以义正为助。情义为主则言省而文有例矣;事形为本,则言当而辞无常矣。文之繁省,辞之险易,盖由于此。夫假象过大,则于类相远;逸辞过壮,则与事相违;辩言过理,则与义相失;丽靡过美,则与情相悖。此四过者,所以背大体而害政教,是以司马迁割相如之浮说,扬雄疾“辞人之赋丽以淫”。

《艺文类聚》五十六,《御览》五百八十七

夫古之铭至约,今之铭至繁,亦有由也。质文时异,则既论之矣。且上古之铭,铭于宗庙之碑,蔡邕为杨公作碑,末世之美也。后世以来器铭之佳者,有王莽《鼎铭》,崔瑗《杌铭》,朱叔公《鼎铭》,王粲《砚铭》,咸以表显功德。天子铭嘉量,诸侯大夫铭太常,勒钟鼎之义,所言虽殊,而令德一也。李尤为铭,自山河都邑,至于刀笔符契,无不有铭,而文多秽病,讨而润色,言可采录。

严可均校辑《全晋文》卷七十七

儒教是不是一种宗教?

不是~

儒教是否宗教,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争鸣。第一次是在明末,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为传教方便,力辩儒教不是宗教。第二次是在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出于政治斗争需要,彻底否定儒教是宗教。第三次发端于1978年底,任继愈在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大会上,从学术角度提出“儒教是宗教”论断。

由于关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参加争论的学者并不很多,然而第三次“儒教争鸣”确是20多年来我国学界最具挑战性,也是一个颇有争议并使诸多学者甚感困惑的问题。

“儒教争鸣”涉及方面很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观点。可以将其归纳为两类:一是与宗教标准有关的争论,二是与儒教实际有关的争论。

一、与宗教标准有关的争论

1.如何看待儒教的入世性?

反对者:宗教的基本特性是出世性,构造出一个虚幻的世界,认为它能拯救人间的苦难,使人得到解脱。儒家的天命鬼神思想确实包含着某种宗教性,但其基本倾向是入世的,以修身为出发点,以平治天下为最后归宿,所以它不是宗教。

赞同者:出世、入世并不是宗教与非宗教的标准。历史上还未见有哪一个宗教宣布过自己是不能够治国而只能是“出世”的,有些宗教之所以不得不“出世”,完全是情势所迫,而非出于自愿。以基督教而论,所谓基督不过是像大卫那样的圣帝明王。他的任务不是超度人们升入天国,而是秉承上帝的旨意,解救人们的苦难,让人们获得幸福。耶稣就是人们盼望的这样一位救世主。但是,耶稣没有成功,他为世人流尽了自己的血。只是在这个时候,他才说,“我的国不在这个世上”;人们也才开始追随他,盼望升入天国。因此,儒教盼望一个圣帝明王,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同样是宗教的追求,因为这是在天或上帝的名下进行的。儒教是个入世的宗教,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灭亡,它始终没有落到出世的地位。和一切宗教学说一样,儒学也不认为研究“修齐治平”之学是社会本身的需要,而认为这是禀承上帝的意志。

2.儒教有没有自己的组织?

反对者:宗教教徒都有比较严格的入教方式,宗教都有准确的教徒数字,宗教都有一定的神职人员管理教务。而“儒教”则根本没有什么“入教手续”或“仪式”,上下几千年读儒家著作的人无法统计,儒家学派更无什么组织形式,那就谈不上豢养着一批什么“神职人员”。一句话,因为儒家不是“儒教”宗教。

赞同者:宗教是否在国家政权之外建立自己的组织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它不是教与非教的分水岭。儒教不是没有自己的组织,而是没有在政权组织以外建立独立的组织,政权组织同时也就是儒教的宗教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任职的官员,同时也是一种教职,执行宗教的职能。君主不仅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最高的教职,是天子,是“圣上”,在最隆重的祭天大典上,担任主祭。皇帝以下各级官员,依自己不同的品级,担任不同的祭祀任务。担任国家职务的官吏,同时也具有宗教职能,这是儒教的特点。

二、与儒教实际有关的争论

1.儒家信不信鬼神?

反对者:宗教主张有神论,儒教和孔子却不主张有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大家公认的。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复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人们应当去做人所当做的事,至于鬼神则不必深论。他强调的是“事人”而不是“事鬼神”,强调应当研究的是人生现实,而不是人死后究竟有无灵魂及其是否会进天堂或地狱之类,而后者恰恰是宗教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本质特点。孔子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这同他治学的态度是一致的。

赞同者:以昊天上帝为首的神灵系统、祖宗神灵系统和以孔子为首的神灵系统,就是儒教的神灵世界。长期以来,学界讨论孔子对鬼神的态度,主要依据《论语》。然而,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儒经乃是儒者识字、达理、做人的基本教材,那么所有的儒者又是怎样对待儒经中那些天命、鬼神的文字呢?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儒经中那些上帝鬼神信仰,是所有儒者、包括孔子在内的思想和行为的基础,然而我们多年来的传统文化研究,却偏偏忽略了这个基础。即如《论语》而言,其“敬鬼神而远之”等几条言论是不少人认定孔子不信鬼神的基本根据。那么,什么叫做“敬鬼神而远之”呢?朱熹引二程道:“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在“事人”、“事鬼”、“知生”、“知死”下朱熹注道:“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幽明始终,初无二理”。程、朱的注,不仅揭示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也道出了他们及宋元明清所有儒者对鬼神的态度。

2.孔子是人还是神?

反对者:在中国,传授儒家学说的教师和学习儒家经典的生徒,虽然敬仰孔圣人,却自觉地认知孔子是人而不是神,决没有像宗教徒那样视孔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

赞同者:把孔子列入国家正式祀典,始于东汉,享受和社稷神同样的规格。从此以后,国家对孔子的祭祀就不再间断,其规格也不断上升,到清末终于升为大祀,和天地同级。当然,孔子是人,祭祀的人们也知道孔子是人。但同样,老子、释迦也都是人。从宗教诞生以来,被当作神的,不仅有天地山川、虫鱼鸟兽,而且最重要的还是人。把古代的名人祀为神,正是儒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其他宗教中常见的现象。

3.儒教的“教”是不是宗教的“教”?

反对者:自南北朝隋唐以来,有儒道释三教之说。其所谓教,泛指学说教训而言。《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教之教,即“修道之谓教”之教。这里的“教”乃是教化之义,非宗教之称。儒教即是儒学,并非一种宗教。

赞同者:教化之教和宗教之教并不矛盾,一切人为宗教,都是用来教育群众的。儒教是教化之教,佛、道二教也是教化之教,其他人为宗教也是教化之教,没有发现过教化之外的宗教。至于说儒教不借助天命鬼神,那是不符合事实的。说儒教是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是把教化看作今天的教育。其实教育也有两种,世俗的教育是教育,宗教的教育也是教育。教化也有世俗的教化和宗教的教化,名词本身决定不了事物的性质,说儒教是教化之教并不能够说明儒教就不是宗教,问题要看是否在神的名义下进行教化。

皇帝生子怎么昭告天下

◇魏武帝

《魏志》曰: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讳操,字孟德,汉相曹参之后也,时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养子嵩,嗣父,嵩官至太尉,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唯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初,桓帝时,有黄星见於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也,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袁绍,天下莫敌矣。

【诔】魏陈王曹植武帝诔曰:於惟我王,承运之衰,神武震发,群雄殄夷,拯民于下,登帝太微,德美旦奭,功越彭韦,九德光备,万国作师,寝疾不兴,圣体长归,华夏饮泪,黎庶含悲,神翳功显,身沉名飞,敢扬圣德,表之素旗,乃作诔曰:於穆我王,胄稷胤周,贤圣是绍,元懿允休,先侯佐汉,实惟平阳,功成绩著,德昭二皇,民以宁一,兴咏有章,我王承统,天姿时生,年在志学,谋过老成,奋臂旧邦,翻身上京,表与我王,兵交若神,张陈背誓,傲帝虐民,拥徒百万,虎视朔滨,我王赫怒,戎车列陈,武卒虓阚,如雷如震,搀抢北扫,举不浃辰,绍遂奔北,河朔是宾,振旅京室,帝嘉厥庸,乃位承相,总摄三公,光受上爵,临君魏邦,九锡昭备,大路火龙,玄监灵蔡,探幽洞微,下无伪情,奸不容非,敦俭尚古,不玩珠玉,以身先下,民以纯朴,圣性严毅,平修清一,唯善是嘉,靡疏靡昵,怒过雷霆,喜逾春日,万国肃虔,望风震栗,既总庶政,兼览儒林,躬著雅颂,被之瑟琴,茫茫四海,我王康之,微微汉嗣,我王匡之,群桀扇动,我王服之,喁喁黎庶,我王育之,光有天下,万国作君,虔奉本朝,德美周文,以宽克众,每征必举,四夷宾服,功逾圣武,翼帝王世,神武鹰扬,左钺右旄,威凌伊吕,年逾耳顺,体愉志肃,乾乾庶事,气过方叔,宜并南岳,君国无穷,如何不吊,祸锺圣躬,弃离臣子,背世长终,兆民号啕,仰愬上穹,既以约终,令节不衰,既即梓宫,躬御缀衣,玺不存身,唯绋是荷,明器无饰,陶素是嘉,既次西陵,幽闺启路,群臣奉迎,我王安厝,窈窈玄宇,三光不入,潜闼一扃,尊灵永蛰,圣上临穴,哀号靡及,群臣陪临,伫立以泣,去此昭昭,於彼冥冥,永弃兆民,下君百灵,千代万叶,曷时复形。

【策文】魏文帝为武帝策文曰:痛神曜之幽潜,哀鼎俎之虚置,舒皇德而咏思,遂腷臆以莅事,矧乃小子,夙遭不造,豭豭在疚,呜呼皇考,产我曷晚,弃我曷早,群臣子辅,夺我哀原,猥抑奔墓,俯就权变,卜葬既从,大隧既通,漫漫长夜,窈窈玄宫,有晦无明,曷有所穷,卤簿既整,三官骈罗,前驱建旗,方相执戈,弃此宫庭,陟彼山阿。

◇魏文帝

《魏志》曰:文皇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为五官中郎将,嗣丞相为魏太子,太祖崩,继位为丞相魏王,延康元年,受禅于汉为帝,初,帝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孙权临江拒守,帝幸广陵收[《太平御览》九十三作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

《江表传》曰:魏文帝出广陵,欲伐吴,临大江叹曰:吴据洪流,且多粮谷,魏虽武骑千队,无所用之,乃还。

《吴录》曰: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见波涛汹涌,叹曰:此固天之所以隔北也,遂归。

【诔】魏陈王曹植文帝诔曰:天震地骇,崩山陨霜,阳精薄景,五纬错行,哀殊丧考,思慕过唐,擗踊郊野,仰愬穹苍,考诸先纪,寻之哲言,生若浮寄,德贵长传,朝闻夕逝,死志所存,皇虽殪没,天禄永延,何以述德,表之素旃,何以咏功,宣之管弦,乃作诔曰:元光幽昧,道究运迁,乾回历数,简圣授贤,乃眷大行,属以黎元,龙飞践祚,合契上玄,五行定纪,改号革年,明明赫赫,授命自天,风偃物化,德以礼宣,详惟圣质,岐嶷幼龄,研机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内,抗志高明,才秀藻朗,如玉如莹,听察无响,视睹未形,其刚如金,其劲如琼,如冰之洁,如砥之平,爵功无重,戮违无轻,心镜万机,鉴照下情,宅土之中,率民以渐,道义是图,弗营厥险,六合通同,齐契共检,导下以纯,民由朴俭,绋冕崇丽,衡紞惟新,尊肃礼容,瞻之若神,方牧妙举,钦於恤民,虎将荷节,镇彼四邻,朱旗所剿,九壤披震,畴克不若,孰敢不臣,悬旌海表,万里无尘,回回凯风,祁祁甘雨,稼惟岁丰,登我稷黍,家佩惠君,户蒙慈父,在位七载,九功仍举,将承太和,绝迹三五,宜作物师,长为神主,寿终金石,等筭东父,如何奄忽,摧身后土,俾我豭豭,靡瞻靡顾,嗟嗟皇穹,胡宁忍予,明鉴吉凶,体达存亡,深垂典制,申之嗣皇,圣上虔奉,是顺是将,乃启玄宇,基于首阳,拟迹谷林,追尧纂唐,合山同阪,不树不疆,涂车萏灵,珠玉靡藏,百神警侍,宾于幽堂,於是侯大隧之致功,陈元辰之叔祯,潜华体於梓宫,凭正殿以居灵,悼晏驾之既俟,感容车之速征,浮飞魂於轻霄,就黄墟以藏形,背三光之昭晢,归窀穸之冥冥,嗟一往之不返,痛閟闼之长扃。

【章】魏陈王曹植庆文帝受禅章曰:陛下以圣德龙飞,顺天革命,允答神符,诞作民主,乃祖先后,积德累仁,世济其美,以暨于先王,王勤恤民隐,劬劳戮力,以除其害,经营四方,不遑启处,是用隆兹福庆,光启于魏,陛下承统,缵戎前绪,克广德音,绥静内外,绍先周之旧迹,袭文武之懿德,保大定功,海内为一,岂不休哉。又庆文帝受禅上礼章曰:陛下以明圣之德,受天显命,良辰即祚,以临天下,洪化宣流,洋溢宇内,是以溥天率土,莫不承风欣庆,执贽奔走,奉贺阙下,况臣亲体至戚,怀欢踊跃。

【表】魏文帝让授禅表曰:臣闻尧禅重华,举其克谐之德,舜授文命,采其齐圣之美,犹下咨四岳,上观璇玑,今臣德非虞夏,行非二后,而承历数之诏,应选授之命,内自揆抚,无德以称,且许由疋夫,犹拒帝位,善卷布衣,而逆虞诏,臣虽鄙蔽,敢忘守节。

魏辛毗等劝进表曰:古先圣王,所以受天命而不辞者,诚急於答皇天之意,副四海之望,不得已也。

魏桓阶等劝进表曰:臣等以为天命不可稽,神器不可黩,昔周武中流有白鱼之应,不待济而大号以建,舜受禅大麓,桑阴未移,而已陟帝位,所以祗承天命者,若此之速也,故无固让之义,不以守节为贵,必信於神灵,而符合於天地也。

◇吴大帝

《吴志》曰:孙权,字仲谋,汉以孙策远修贡职,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唯中弟孝廉,形濬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又最寿,策薨,以事授权。

《江表传》曰:坚为下邳丞时,权生,方颐大口,目有精光,坚异之,以为贵象,及坚亡,策起事江东,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权数挑战,乃自乘舡,从濡口而入,公见舟舡器仗,徒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权为,刘景升子,若纟屯犬耳。

吴志,孙权屈伸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英奇,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鼎峙之业,性嫌忌,果於杀戮,既於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以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哉,其后叶凌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诔】晋陆机吴大帝诔曰:我皇明明,固天寔生,体和二合,以察三精,濯晖育庆,怀详载荣,率性而和,因心则灵,厥灵伊何,克圣克仁,茂对四象,克配乾坤,齐明日月,考祥鬼神,诞自幼冲,叡哲宿照,甄化无形,探景绝曜,巍巍圣姿,文武既俊,有觉德徽,兆民欣顺,将熙景命,经营九围,登迹岱宗,班瑞旧圻,上玄匪惠,早零圣晖,神庐既考,史臣献贞,龙輴启殡,宵载紫庭,辰旒飞藻,凶旗举铭,崇华熠烁,翠盖繁缨,千乘结驷,万骑重营,箫鼓振响,和銮流声,动轸阊阖,永背承明,显步万官,幽驱百灵,随化太素,即宫杳冥,亿兆同慕,泣血如零。

◇晋武帝

王隐《晋书》曰:世祖武皇帝,文帝太子也,文帝初开晋国,立为世子,拜抚军大将军,嗣相国文帝崩,魏帝命上为相国晋王,十一月,受禅于魏,有献雉头裘者,上曰:异服奇伎,典制所禁也,宜於殿前烧裘,上与羊祜张华谋伐吴,朝士莫知也,潜乃筹量虚实,为战备,孙皓面缚舆榇降,有司奏,晋德隆茂,光被四表,吴会既平,六合为一,宜勒封岳,以彰圣德,诏曰:此盛德之事,所宜未议。

帝谱曰:世祖武皇帝,讳炎,字安世。

【诔】晋潘岳世祖武皇帝诔曰:粤若稽古帝皇,诞受休命,作我晋室,赫赫文皇,配天并日,大行龙飞,创制改物,沉恩汪濊,流泽洋溢,上齐七政,下绥万邦,四门穆穆,五典克从,惟清缉熙,於变时雍,爱尽事亲,教加百姓,于丧过哀,在祭馀敬,后蚕冕服,躬籍粢盛,六代毕奏,九功咸咏,行敦醇朴,思贯玄妙,莅政端位,临朝光曜,胄子入学,辟雍宗礼,国老恂恂,贵游济济,莫孝匪子,莫悌匪弟,化自外明,训法以礼,犷彼吴楚,称乱三代,世历五伪,年几百载,边垂虔刘,王化阻阂,羽檄星驰,钲鼓日戒,帝御群师,奉辞奋旅,腹心庭争,爪牙疑沮,天监独照,圣策乃举,朝服济江,止戈曜武,野无交兵,役不淹月,僣号归命,稽颡晋阙,邪界蛮流,傍纳百越,表闾旌善,德音爰发,虞人献箴,周书垂诰,酒惧其彝,兽戒其冒,于我大行,纵心所好,动不逾矩,性与道奥,厌厌酣饮,乐不辨颜,桓桓振旅,田无游盘,我德如风,民应如兰,靡不夙夜,无敢宴安,务农望岁,时或不稔,小心翼翼,恤民以甚,御坐不怡,撤膳振廪,西流垂精,南金仰施,咏言孝思,天经地义,问谁赞事,英彦髦士,问谁翼侍,博物君子,潜明神鉴,从众屈己,道济群生,为而不恃,先天弗违,后天降时,万物熙熙,怀而慕思,颙颙搢绅,不谋同辞,岩岩岱宗,想望翠旗,恭惟大行,功成不居,议寝封禅,心栖冲虚,策告不足,太平有馀,七十二君,方之蔑如,思乐天德,等寿嵩华,如何寝疾,背世登遐,迁幸梓宫,孤我邦家,龟筮既袭,吉日惟良。永指太极,宁神峻阳,群后擗踊,长诀辒辌,圣灵斯顾,岂伊不伤,家无远迩,邦靡小大,四海供职,同轨毕会,茫茫原野,亭亭素盖,缟辂解驾,白虎弭旆,龙輴即定,玄闼载扃,如天斯崩,如地斯倾,哀哀庶寮,豭豭自愍,彼苍者天,胡宁斯忍,圣君不返,我独旋轸。

【哀策文】晋张华武帝哀策文曰:感大飨之无亏,哀樽俎之虚设,叩龙輴以长叫,痛灵晖之潜逝,其辞曰:钦惟皇考,体道之真,德侔乾坤,齐曜三辰,应期登禅,协于天人,上虔郊祀,下惠兆民,宪章唐虞,允得其津,搜扬仄陋,故老是宾,百揆时序,盛业日新,恩从云翔,威犹霆震,江海静波,岷岳无尘,四夷率服,莫不来臣,肃慎奉贡,越裳效珍,化此弊俗,归之至淳,昔在上圣,咸享百年,哀哀皇考,用不是臻,遘厉弥侵,景命殒颠,舍此昭晢,即彼幽玄,仰瞻靡怙,廓若无天,终制尚俭,率由典度,华幕弗陈,器必陶素,不封不树,所在惟固,贻法来世,是则是慕,大隧既启,吉日将征,锺鼓雷震,白虎抗旌,龙螭骧首,良驷悲鸣,倡者振铎,挽夫齐声,背此崇殿,将适下庭,玄宫窈窕,修夜冥冥,光灯永戢,幽闼长扃,仰诉皇穹,零泪屏营,云谁能忍,寄之我情,结心坟陇,永凭圣灵。

【论】晋干宝晋武革命论曰: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或代谢,非人事也,文质异时,兴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羲黄世及,以一民也,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汤武革命,应天人也,高光争伐,定功业也,各因其运,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终,岂人事乎,其天意乎。

◇晋元帝

《晋中兴书》曰:中宗元皇帝,讳睿,字景文,世祖咸宁二年,生于洛阳,初诞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及长,白豪生日角之左,眼有精曜,唯侍中谯国嵇绍,少而异之,谓其友曰:琅琊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惠帝幸临漳,中宗从驾,是时中宗叔父东安王繇,为成都王颖所害,惧祸及,谋出奔,其夜月明,禁卫甚严,不能得去,有顷,天暴风雨晦暝,徼者四散,中宗间得脱,及迁镇建邺,以顾荣为军司马,礼接名豪,设官分职,隐恤士庶,百姓归心焉,初性好酒,王导深以为诫,乃命左右进觞,躬引覆之,自是不复饮也,愍帝为胡贼刘粲所没,中宗素服出次,举哀三日,於是百僚称上尊号,帝固让,百僚又固请,中宗慨然流涕曰:吾本琅琊王,诸贤见逼不已,乃呼私奴命驾,将反国,群臣不敢复逼,乃求依魏晋故事,为晋王,许之,愍帝崩于平阳,百僚更上尊号,是日即皇帝位。

《晋阳秋》曰: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永嘉大乱,王室沦覆,唯琅琊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至是中宗登祚,先是五铎见于晋陵,灵数玄感,若合符契。

【策文】晋郭璞元皇帝哀策文曰:永惟殿宇之廓寂,悲彝奠之莫歆,感鸾辂之晏驾,哀衮裘之委衿,痛圣躬之遐往,长沦景於太阴,乃作策曰:王之不极,百六作艰,鸮集琼林,鲸跃神渊,怀愍失据,海覆岳巅,蠢蠢六合,冈不倒悬,灵庆有底,见龙在田,谁其极哉,我后先天,大人承运,重明继作,抚征淮海,骏命再廓,仁风旁靡,神化潜铄,处冲思挹,居简行约,圣敬日迈,玄心逾漠,用物与能,总揽群略,林无滞才,山无遗错,恩靡不怀,化靡不被,茫茫海域,款塞慕义,万里同尘,冈匪王隶,熙熙遗黎,莫知其寄,括终宇宙,混同天地,曰功永年,曰德庆隆,奈何氛厉,奄集圣躬,大业未恢,皇龄未中,天憯其景,昆颓其崇,豭豭小子,藐藐孤冲,靡天何戴,靡地何凭,恍惚极慕,若存若终,蔑焉无闻,廓焉长寂,聆音靡晞,瞻颜失觌,穷号曷诉,叩心谁告,何悲之哀,何痛之酷,呜呼我皇,逢天之戚,呜呼哀哉,眇然升遐,即安玄室,煌煌火龙,赫赫朱韠,终焉永潜,曷其有出,明训长绝,小子何述,望阜增欷,临崩恸栗,哀兼陟方,痛过遏密,灵爽安之,反真复质,永合元漠,终始得一。

【令】晋元帝答刘琨等令曰:今方岳牧伯之任,股肱腹心之臣,万邦之内,九服之外,咸见翼戴,以隆天威,是用辞不获已,而居王位,寻览所陈,弘旨优远,孤方当匡复帝祚,岂可猥居极位,昔有夏克复,赖靡艾之勋,周宣中兴,由申邵之佐,二公镇御幽朔,忠以卫上,建功极难,实凭远略,夷难雪耻,於是乎在。

【表】晋刘琨劝进元帝表曰:否泰之运,古今迭有,宗子有明德,曷常不由多难以隆中兴,故猃狁残周,以启宣王,巨猾窃汉,乃发光武,陛下天授至德,聪明神武,劳谦恭己,卑以自牧,体伯禽经营之诚,行公旦吐握之事,上崇勤王之义,下垂庇民之量,收罗俊乂,任贤以能,绥爰陕东,化流无外,戎狄荒服,请事率职,重译纳贡,不远万里,功高德邵,遐迩归心,况陛下道迈大宗,勋莫与二,且以亲以贤,义实兼之,是以琨敢缘天文人事徵祥之应,昧死上事,以奉尊号,原陛下无常心,以群心为心,忘其身,以万物为公,则宗庙蒸尝,不替於今,逆虏逋寇,一讨而灭,无负於天下,无愧於七后矣。

又表曰:臣闻台宿在天,实承辰极,股肱虽卑,同体元首,臣负乘前朝,过充三吏,国之崇替,有与忧喜,臣闻德合两仪者,固以四海为公,智周万物者,不以一身为私,舜禹揖让,以陟帝位,汤武征伐,以济时难,彼四王者,遘会不同,登受有异,至夫外己存物,忧世遗躬,其致一也,期於爱民治国,应变合道,以为天下利而已矣,况宗庙是陛下之宗庙,百姓是大晋之百姓耶,陛下若忽七庙之重,距天人之心,绝而不继,困而不拯,则宗庙不歆其禋祀,群生无所措其手足矣,况臣班具臣之列,荷累世之恩,上怀国家之统,俯绝乌鸟之情者哉,昔伍员发怒,手挞平王之墓,灌夫慷慨,身搴吴濞之旗,皆能宣其臣节,摅其私忿,戮尸斩将,存亡冈恨,臣诚无若人之才,实有此人之愤,苟得上凭天威,展其微效,虽陨九泉,犹以明白。

又表曰:陛下之躬执谦光,允恭克让,俯从吏议,示总万机,布旷荡之诏,开自新之路,海隅渐惠,朔南暨声,有生之伦,咸被嘉庆,陛下量包宇宙,明侔三辰,灵祇稽应,华戎同戴,加以王室中微,邦基将绝,遗民元元,属命陛下,陛下以德则无所与让,言事固所负荷,诚宜遗小礼,存大务,援据图录,居正宸极,上副祖宗之心,下一兆庶之望,臣闻必也正名,前圣大之,春秋传曰:名以出信,名苟不正,则事有不从,信苟不立,则礼义或愆,乃载籍之明诫,开塞之所由也。

又表曰:臣闻天生蒸民,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无飨,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社稷时难,则戚蕃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自元康已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天不悔祸,大灾荐臻,国未亡难,寇害寻兴,逆胡刘曜,纵逸西都,主上幽劫,复沉虏庭,神器流离,再辱荒逆,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况臣荷宠二世,位厕鼎司,承问震惶,精爽飞越,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无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隐忧以启圣明,是以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以主诸侯,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两仪,应命世之期,绍千载之运,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兴之肇,图谶垂典,自京畿殒丧,九服崩离,陛下抚宁江左,奄有旧吴,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慑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昔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宣王之兴,周诗以为休咏,况茂勋格于皇天,清晖光于四海,苍生颙颙,莫不欣戴,声教所加,原为臣妾者哉,且宣皇之胤,唯有陛下,亿兆攸归,曾无与二,天祚大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陛下而谁,是以迩无异言,远无异望,讴歌者无不吟咏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天地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合,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上尊号,原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矫抗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顿首之望,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虚之一日,则尊位以殆,旷之浃辰,则万机以乱,陛下虽欲逡巡,其若宗庙何,其若百姓何。

◇晋成帝

《晋中兴书》曰:显宗成皇帝,讳衍,字世根,肃祖长子也,即位后,苏峻及祖约,阻兵作逆,诏庾亮卞壸距之,战于青溪,壸等败绩,壸死之,亮奔江州,共陶偘温峤,率众下讨峻,临阵斩之。

师旷鼓琴全文翻译

师旷虽说是个盲人,但他精通音律,琴艺超凡,十分神奇。

据说百,当师旷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

有一次,他为晋平公弹一曲度《清徽》,第一串音响时,便见有16只玄鹤从南方冉冉飞来。第二串音响时,它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第三串音响时,它们一边伸着版脖劲鸣叫,一边展翅起舞。后来又奏《清角》,人们就见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徒然滚起乌云。接着狂风权暴雨应声

楼上的不要把网上东拼西凑的抄来的东西来骗楼主啊。。。。

这句话语出《韩非子·十过第十》的一段,原文,注释,翻译如下:

【原文】奚谓好音?昔者卫灵公1将之2晋,至濮水3之上,税4车而放马,设舍以宿。夜分,而闻鼓5新声者而说之。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乃召师涓6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神,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而抚琴而写之。师涓明日报曰:“臣得之矣,而未习也,请复一宿习之。”灵公曰:“诺。”因复留宿。明日而习之,遂去之晋。晋平公7觞8之于施夷9之台。酒酣,灵公起。公曰:“有新声,愿请以示。”平公曰:“善。”乃召师涓,令坐师旷10之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平公曰:“此道奚出?”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11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12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故闻此声者,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其国必削,不可遂。”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子其使遂之。”师涓鼓究13之。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谓清商14也。”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15。”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古之听清徵者,皆有德义之君也。今吾君德薄,不足以听。”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16南方来,集于郎17门之峗18。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音中宫商之声,声闻于天。平公大说,坐者皆喜。平公提觞而起为师旷寿,反坐而问曰:“音莫悲乎于清徵乎?”师旷曰:“不如清角19。”平公曰:“清角可得而闻乎?”师旷曰:“不可。昔者黄帝20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21并鎋22,蚩尤23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听之,将恐有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听之。”师旷不得已而鼓之。一奏而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坐者败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室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之身遂癃24病。故曰: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则穷身之事也。

【注释】1.卫灵公: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名元。公元前534——493年在位。

2.之:《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韩非子·扬榷》:“咫尺已具,皆之其处。”《史记·项羽本纪》:“之沛公军。”《广雅》:“之,适也。”这里用为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之意。

3.濮:(Pú仆)古水名。在今河南省东北部,今已不存。《庄子·秋水》:“钓于濮水。”《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说文》:“濮,濮水出东郡濮阳,南入钜野。”

4.税:通“脱”。《左传·成公九年》:“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孟子·告子下》:“不税冕而行。”《墨子·三辩》:“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吕氏春秋·慎大》:“乃税马于华山,说收于桃林。”《史记·李斯列传》:“吾未知所税驾也。”这里用为“脱”,也有解脱之意。

5.鼓:《易·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孟子·梁惠王上》:“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这里用为泛指敲击、弹奏之意。

6.师涓:人名。卫国乐师。

7.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名彪。公元前557——532年在位。

8.觞:(shāng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伏之而觞曲沃人。”《礼记·投壶》:“请行觞。”《荀子·子道》:“其源可以滥觞。”《吕氏春秋·达郁》:“管仲觞桓公。”这里用为饮用之意。

9.施夷:古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曲沃县西。

10.师旷:春秋时代晋国的著名乐师。《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告子上》:“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11.纣:即商纣王,殷商王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名帝辛。

12.武王:周文王之子,周国的开国君主。

13.究:《诗·大雅·荡》:“靡届靡究。”《吕氏春秋·任地》:“此告民究也。”《说文》:“究,穷也。”《汉书·食货志》:“害气将究。”这里用为穷尽之意。

14.清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2”。所谓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如:商调(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商音(五音中的商音);商歌(悲凉的歌)。清商:是指以纯正的商音为主音的乐曲。乐曲旋律中主音不同,其乐曲效果也不同。

15.清徵: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正字通》:“徵,五声之一,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

16.道:《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管子·牧民》:“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荀子·正名》:“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韩非子·扬榷》:“四海既藏,道阴见阳。”《史记·留侯世家》:“乃学辟谷,道引轻身。”这里用为引导之意。

17.郎:(láng狼)古廊字。指室外有顶的过道及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汉书·东方朔传》:“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董仲舒传》:“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

18.峗:《庄子》:“鹊上城之垝,巢於高榆之颠。”《文选·谢朓》:“鹊起登吴山之垝。”这里用为高险之处之意。

19.清角: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所谓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古人通常以宫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

20.黄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黄帝被说成是上古的圣帝明王,是大发明家、大思想家,被尊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21.毕方:神名。传说中的木神。

22.鎋:(xiá辖)同“辖”。大车轴头上穿着的小铁棍,可以管住轮子使不脱落。《左传·哀公三年》:“巾车脂辖。”《战国策·齐策一》:“鎋击摩车而相过。”《淮南子·缪称》:“无三寸之鎋,不可以驱驰。”《说文》:“辖,键也。”《玉篇·金部》:“鎋,车鎋也。”《广韵》:“鎋,车轴头铁。”

23.蚩(chī痴)尤:人名。传说是古代九黎族首领,后被黄帝在涿鹿战败擒杀。《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郑玄注:“蚩尤霸天下,黄帝所伐者,学蚩尤为此者,九黎之君在少昊之代也,是黄帝擒于涿鹿者。”

24.癃:(lóng龙)《说文·疒部》:“癃,罢病也。”《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二年》:“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这里用为瘫痪病之意。

【译文】什么叫喜好音乐?从前卫灵公要到晋国去,来到濮水边时,卸下车驾放马休息,布置住所来过夜。到半夜时分,便听见弹奏新乐曲而很喜悦。于是便派人询问左右大臣,都说没有听见。便派人召唤师涓来询问他:“我听见有人弹奏新的乐曲,派人询问左右大臣,都说没有听见。那样子好象是鬼神弹奏一样,你帮我听一听并记下来。”师涓说:“好。”便静静坐听并记录下。第二天师涓汇报说:“我已经得到了,但还没有练习,请让我再练习一晚上。”卫灵公说:“好。”因此又住了一夜。到明天师涓便熟悉了,然后他们就到晋国去了。晋平公在施夷的高台上设宴招待。酒正酣时,卫灵公起身了。他说:“有一支新乐曲,希望展示出来请大家欣赏。”晋平公说:“好!”于是召师涓,令他坐在师旷身旁,拿琴过来弹奏乐曲。乐曲还没有弹完,师旷便按住琴弦阻止师涓,说:“这是亡国的音乐,不可以把它弹奏完。”晋平公说:“你这道理是怎么说的?”师旷说:“这是师延所制作的乐曲,是他给商纣王制作的颓废淫荡的音乐。到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时候,师延向东方逃跑,来到濮水便自己投水死了。所以听到这个乐曲的人,一定是在濮水之上。先听到这曲调的人,他的国家一定要被削弱,所以不能听完。”晋平公说:“我平生所喜好的,就是音乐。你就让他弹奏完吧。”师涓于是把乐曲弹完。晋平公问师旷说:“这属于什么调子?”师旷说:“这就是所谓清商调。”晋平公问:“清商调是最悲凉的吗?”师旷说:“它不如清徵调。”晋平公说:“清徵调可以听吗?”师旷说:不可以。古时候听清徵调的,都是有道德有最佳行为方式的君子。如今大王德行还浅薄,还不能听这种音乐。“晋平公说:“我平生所喜好的,就是音乐。愿意试着听一听。”师旷不得已,就拿过琴来演奏。奏第一遍,有十六只黑色仙鹤,相互引导着从南方飞来,聚集在游廊屋脊高险之处。再奏第二遍,仙鹤就排成行列。奏第三遍时,仙鹤伸颈鸣叫,张开翅膀跳舞,乐曲中显出宫调和商调的声音,这声音响彻云霄。晋平公大为喜悦,在坐的人都很高兴。晋平公拿着酒杯站起来为师旷祝寿,回到座位上又问:“乐调没有比清徵更悲凉的吗?”师旷说:“清徵不如清角。”晋平公说:“清角可以得以一听吗?”师旷说:“不可以。从前黄帝会合鬼神在泰山之上,驾着六条蛟龙拉的象牙车,木神毕方护在车辖两旁,蚩尤在前面开路,风伯向前扫出灰尘,雨神接着清洗道路,虎狼在前面,鬼神在后面,螣蛇趴在地下,凤凰在上面飞翔,大规模地会合鬼神,因此制作成清角的乐曲。如今您德行浅薄,还不能够听它。如果您听了这个乐曲,恐怕会有损害。”普平公说:“我老了,所喜爱的是音乐,请让我把它听个够吧。”师旷不得已,便弹奏这乐曲。弹了一遍,便有黑色的云从西北方生起;弹第二遍,狂风刮来,大雨随狂风而下,吹裂了帐篷,打破了碗具,摔毁了廊屋上的瓦片。在座的人都四散逃跑,平公惊恐害怕,趴在走廊和内室之间。随后晋国大旱,连续三年田地里都不长草。晋平公的身子也因而得了瘫痪病。所以说,不致力于听取汇报治理国家,而爱好音乐没个完,那是使自己陷于困境之事。

【说明】本节是对第四种过错的举例说明,用现代话来说,这就叫“玩物丧志”。自古以来玩物丧志的人太多了,举不胜举,直到清朝,八骑子弟也就是因为玩物丧志而丢掉了国家。而现在的世界趋势,也都在走向“玩物丧志”,你只要看看“吉尼斯世界纪录”等等这些玩意,就知道人们都在“玩物”而且逐渐“丧志”。

师旷虽说是个盲人,但他来精通音律,琴艺超凡,十分神奇。

据说,当师旷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源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百物。

有一次,他为晋平公弹一曲《清徽》,第一串音响时,便见有16只玄鹤从南方冉冉飞来。第二串音响时,它们排度着整齐的队列。第三串音响时,它们一边伸着脖劲问鸣叫,一边展翅起舞。后来又奏《清角》,人们就见西北方向,晴朗的天空徒然答滚起乌云。接着狂风暴雨应声.

请问下king和emperor的区别?谢谢

你说得挺对,有这样的意思。皇帝是帝知国的元首,而帝国就是一个许多国家地区的联合体,由其中的一个政权统治。中国就是皇帝在诸侯之上,的确这样说得通道。但是中国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比任何一个西方帝国的各行省或属国的联系都密切得多。我们认为自己都是中国人

我们从词源的角度看一下:emperor来自拉丁文的imperator,是元首、专将军的意思,罗马帝国的最高军事统帅,最早是一个军事意味的词,后来演变成了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意思。欧洲后来的那些皇帝都有号称继承罗马人传统的意味,包括属德文的Kaiser也是由Caesar而来。

国王rex更多是自然产生的世袭君主,比imperator要低。

你的理解没问题!

是王国还是帝国,那是翻译的问题,在西方emperor来自于拉丁文,我们比照中国古代翻译为皇来帝,实际上指古罗马帝国的皇帝,后来罗马帝国分裂,实际上争的是罗马帝国的正统,东罗马奉东正教为正统故称皇帝,后东罗马帝国灭亡,俄罗源斯自认为继承正统,称沙皇。

西边西罗马帝国灭亡,查理曼大帝得到教皇加冕,称皇帝,这也就揭示了神圣罗马帝国为什么既不神圣,也不罗马,几个领主换着玩百,但只要到罗马一加冕就是继承罗马正统,就是帝度国,之后拿破仑加冕,大家都知道了。

最后那些非洲等其他小国自以为了不起自己加冕,那就真的是闹着玩的了。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圣帝明王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