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韩康卖药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韩康卖药的意思及解释,形容成语韩康卖药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韩康卖药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大全,第1张

韩琦、韩康、韩非、韩信、韩愈分别出自哪个朝代?有什么典故?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韩康:东汉民间医生。字伯休,一名恬休。亦兆霸陵(今陕西长安)人。常采药名山,销售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因而有“韩康卖药,言不二价”之典故。韩非:也称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禹州市],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着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十万余言。韩信:韩信(?—前196年),汉族,字重言,淮阴(时称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楚州市区留有与胯下之辱相关的“胯下桥”遗址,并在镇淮楼东侧建有韩侯祠纪念。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韩愈;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韩康卖药,不二其价。女子皆知,避名山下。出自何书?

皇甫谧《高士传》

【韩康卖药】

韩康卖药。不二其价。女子皆知。避名山下。

【原文】

汉韩康、字伯休。卖药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买药。康守价不二。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耶。乃来不二价。康叹曰。我本避名。今女子皆知。何用药为。遂隐霸陵山中。屡征不起。桓帝聘之。中道遁去。

口不二价。三十余年。女子皆知其名。其言必信、为何如耶。今之经商者。自夸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独不及女子。若遇佼好妇女。辄选其货以诱之。廉其价以悦之。以视韩伯自休。其亦有愧于中否。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韩单名叫一个康字的。他的表字叫做伯休。在长安地方的市面上卖着药。口里不说两样的价钱。这样地卖了三十几年。有一次、有一个女子向他来买药。韩康守着价值不肯让价。那个女子生了气。说道。你难道是韩伯休吗。为什么不二价呵。韩康听了。叹着一口气说道。我本来因为了要避去名声。所以做着卖药的。现在连女子们也晓得我了。还要做什么卖药的生活呢。就在霸陵山里的地方隐zd下了。朝廷里屡次去征召他。他也不肯出去。桓帝用了礼物去聘请他出来。他到了半路里。竟暗暗地逃走了。

文言文《韩康》、帮忙翻译翻译、作业哎\ 很急得、3Q

译文

韩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药,去长安集市上叫卖,口不二价。三十余年不变。有一次,一位女人向韩康买药,纠缠了大半天,韩康不让分毫。女人发火道:“你莫非就是韩伯休?才口不二价!”韩康见天机泄漏,乃长叹一声道:“我隐匿三十多年,本想逃避现实,不料今日连女人都知道我韩伯休,我何必再卖药!”于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去了。

朝廷得知此事,一连几次派人进山寻访,征召韩康出来做官,韩康死活不肯。后来,汉桓帝亲自准备了一份厚礼,派专员驾着驷马高车,去聘请他。当使者捧着圣旨来到山中草庐时,韩康身不由己,只好答应出山。但是他坚辞不乘官车,自己驾着一辆破牛车,天不亮就先于使者起程。到了一个驿亭,正逢亭长因奉命为朝廷命官韩征君修路架桥,向民间征召壮丁牲口。亭长见韩康布衣方巾,驾牛车而来,不认识他,以为是乡村野老,不召自来,便命手下抢他的牛。韩康也不动声色,卸车缴牛。一会儿,使者大车接踵而至,才知道老头就是韩征君,亭长吓得面如土色。使者请示韩康,要斩杀亭长。韩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给他的,亭长有什么罪过呢?”阻止了使者的淫威。  不过,在进京途中,韩康还是想办法逃入深山老林,以高寿无疾而终。

典故:韩康卖药

后汉书逸民韩康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公车连征不至。桓帝时,乃备玄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以寿终。译文  韩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药,去长安集市上叫卖,口不二价。三十余年不变。有一次,一位女人向韩康买药,纠缠了大半天,韩康不让分毫。女人发火道:“你莫非就是韩伯休?才口不二价!”韩康见天机泄漏,乃长叹一声道:“我隐匿三十多年,本想逃避现实,不料今日连女人都知道我韩伯休,我何必再卖药!”于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去了。  朝廷得知此事,一连几次派人进山寻访,征召韩康出来做官,韩康死活不肯。后来,汉桓帝亲自准备了一份厚礼,派专员驾着驷马高车,去聘请他。当使者捧着圣旨来到山中草庐时,韩康身不由己,只好答应出山。但是他坚辞不乘官车,自己驾着一辆破牛车,天不亮就先于使者起程。到了一个驿亭,正逢亭长因奉命为朝廷命官韩征君修路架桥,向民间征召壮丁牲口。亭长见韩康布衣方巾,驾牛车而来,不认识他,以为是乡村野老,不召自来,便命手下抢他的牛。韩康也不动声色,卸车缴牛。一会儿,使者大车接踵而至,才知道老头就是韩征君,亭长吓得面如土色。使者请示韩康,要斩杀亭长。韩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给他的,亭长有什么罪过呢?”阻止了使者的淫威。  不过,在进京途中,韩康还是想办法逃入深山老林,以高寿无疾而终。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京兆霸陵〕长安东面的一个县,属京兆尹管辖。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口不二价〕卖商品不说谎,不还价。者三十余年。时〔时〕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怒康守价〕不满韩康坚持所定价格。,乃曰:“公〔公〕你。敬称。是韩伯休邪,乃〔乃〕竟然。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我欲避名〕我想不让人知道姓名。,今区区〔区区〕小小的,一般的。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何用药为〕还卖什么药呢??”遂遁〔遁〕逃走。入霸陵山中。

公车〔公车〕传(zhuàn)车,驿站公用的车。汉朝应朝廷征聘的人由公家用车转送。连征不至。桓帝〔桓帝〕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时,乃备玄安车〔玄(xūn)安车〕带着礼品,驾着安车。玄,黑色;,浅绛色:都指丝织品。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安坐,是优待老年人的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奉诏造康〕奉皇帝的命令到韩康那里去。,康不得已,乃佯〔佯(yáng)〕假装。许诺。辞〔辞〕谢绝。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①〔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自己坐着柴车冒着清晨的寒气先出发了。柴车,粗劣的车。。至亭〔亭〕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是最低的地方行政单位。,亭长以韩征君当过〔韩征君当过〕韩康要从这里经过。征君,被皇帝征召的人士。,方发人牛修道桥〔方发人牛修道桥〕正在征调人和牛修理道路和桥梁。,及见康柴车幅巾〔柴车幅巾〕乘坐柴车,只(用绢一幅)束头,不戴冠。,以为田叟〔田叟(sǒu)〕种田的老头儿。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释驾〕卸下牛。释,解下。驾,驾车的牲口。与之。有顷〔有顷〕过了一会儿。,使者至,夺牛翁〔夺牛翁〕被夺去驾牛车的老人。这里句子有省略。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奏杀亭长〕呈报朝廷杀掉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此自老子与之〕这本来是我给他的。自,这里是本来的意思。老子,我老头子,韩康自称。,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康因中路逃遁〕韩康借机会半路逃走。。以寿终〔以寿终〕平平安安地直到老死。。

什么是韩康卖药不二价?

韩康是东汉京兆霸陵(今陕西西安东)人,东汉名医。

韩康生性不爱出名,但医术高明且诚实不欺。他经常上山采药,并在长安的大街旁摆了个摊子,出售各种药品。韩康卖药,实行明码标价,每种药品上都标明了价格,而且还在自己的药摊子旁挂了块布,上面写着“不二价”三个大字!

一天,一个牙痛不止的老太婆前来买药。韩康虽然已经写明了“牙痛药一个钱两包”,然而,购物时总爱精打细算的老太婆,还是忍不住对已经在药摊旁标明“不二价”的韩康讨价还价:“一个钱卖给我三包好吧?”

只见韩康摆了摆手,严肃认真地说:“做生意,靠的是‘信用’。所以,我从不虚报价格占人家的便宜,也从不接受客人的砍价。我的药,全是货真价实的灵药,绝对童叟无欺!”

老太婆见韩康口气这么坚决,知道再讲也砍不下价,就买了一个钱的牙痛药走了。

日复一日,韩康这个药摊“不二价”的消息就渐渐传开了。城里的居民经过仔细打听,才知道摆这个药摊的人,原来就是赫赫有名的韩康!

韩康的诚实,先前在城中就已经出了名。如今,大家既然知道了这个摆摊卖药的人就是韩康,于是,大家一有什么病就都到他这里来买药,而且,再也没有人尝试与他讲价了。

服膺于真实的诚信之道,将会拥有难以抗拒的魅力,从而能为自己实实在在地聚拢人气、创造声誉。因此,众多商家总标榜自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获取顾客们对自己的信任。这个故事表明:只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无论身在何处,总能赢得最多的瞩目。

韩康的典故:韩康卖药

皇甫谧著《高士传》:“韩康字伯休,一名恬休,京兆霸陵人。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时有女子从康买药,康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韩伯休那,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遁入霸陵山中。

公车连征不至。桓帝时,乃备玄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征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征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罪?”乃止。康因中路逃遁。以寿终。

译文

韩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游走于名山大川采药,去长安集市上叫卖,不让还价。三十多年不变。有一次,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韩康坚持价格不改变。女子发火道:“你莫非就是韩伯休?才不让还价!”韩康天长叹一声说:“我本来想要逃避现实,(不料)今日连小女子都知道我韩伯休,我何必再卖药!”于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隐居去了。

朝廷得知此事,一连几次派人进山寻访,征召韩康出来做官,韩康死活不肯。后来,汉桓帝亲自准备了一份厚礼,派专员驾着驷马高车,去聘请他。当使者捧着圣旨来到山中草庐时,韩康身不由己,假装答应出山。但是他坚辞不乘官车,自己驾着一辆破牛车,天不亮就先于使者起程。到了一个驿亭,正逢亭长因奉命为朝廷命官韩征君修路架桥,向民间征召壮丁牲口。亭长见韩康布衣方巾,驾牛车而来,不认识他,以为是乡村野老,不召自来,便命手下抢他的牛。韩康也不动声色,卸车缴牛。一会儿,使者大车接踵而至,才知道老头就是韩征君,亭长吓得面如土色。使者请示韩康,要斩杀亭长。韩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给他的,亭长有什么罪过呢?”使者才停止。韩康乘机在进京途中逃跑(进入深山老林),凭借高寿无疾死去。

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相传东汉时,有一个管理市场的官吏,名叫费长房。一天,他正闲坐在楼上,看见闹市中心,一个老人在卖药,一只壶悬挂在药铺旁边。集市散了以后,只见这老人一跃,跳进了壶中。别人都不知道,唯独费长房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异常惊奇,断定这老人是一个了不起的神奇人物。从那以后,费长房看见老人常常在闹市中出现。

于是,费长房带着老酒和干肉,去拜访了老人。老人知道费长房对他不同凡人已有所发现,便对费说:“你明天再来”。第二天,费长房按时来到。老人带他一起进入了壶中,只见壶内宫殿庄严华丽,满桌美酒佳肴,老人和他饱吃足喝了一顿,然后走了出来。

老人对他说:“你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并说:“我是神仙,因为有过错而罚下凡来卖药,如今事已了结,可以离开尘世了。你能跟我一起去吗?……”费长房决心向老人学习道术,跟从老人进入了深山。久而久之,关于老人的故事就传开了,这位老人被称为“壶公”。“壶公”一词后来也就成为神仙的代名词了。

以上不过是一则神话,但是后来的人们却将行医和卖药称作“悬壶”。元代张昱写的一首诗中说:“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前一句说的是《后汉书》上所载的韩康卖药不讨价还价的故事;后一句指的就是悬壶卖药的壶公。葫芦,古代又写作壶卢、胡卢等。有人说,葫芦原来产于非洲和印度,这种说法并不可靠。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植物遗存中,发现了葫芦的种子,距今已有7千年历史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也已经有壶字。葫芦有好几种,形状各异。有的葫芦可以食用,有的能够做药。中医一般将它的果壳入药,药性平和,药味甘,功能是利水消肿,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腹胀等症。

有一种细腰葫芦,成熟后将它中间挖空晾干,可用来装酒、装丸药。正是葫芦有这种用处,用葫芦装药、卖药,就成为古代的一种现象,加上对医生的不了解,就有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说法。后世沿伸为“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的意思

相传东汉时,有一个管理市场的官吏,名叫费长房。一天,他正闲坐在楼上,看见闹市中心,一个老人在卖药,一只壶悬挂在药铺旁边。集市散了以后,只见这老人一跃,跳进了壶中。别人都不知道,唯独费长房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异常惊奇,断定这老人是一个了不起的神奇人物。从那以后,费长房看见老人常常在闹市中出现。

于是,费长房带着老酒和干肉,去拜访了老人。老人知道费长房对他不同凡人已有所发现,便对费说:“你明天再来”。第二天,费长房按时来到。老人带他一起进入了壶中,只见壶内宫殿庄严华丽,满桌美酒佳肴,老人和他饱吃足喝了一顿,然后走了出来。

老人对他说:“你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并说:“我是神仙,因为有过错而罚下凡来卖药,如今事已了结,可以离开尘世了。你能跟我一起去吗?……”费长房决心向老人学习道术,跟从老人进入了深山。久而久之,关于老人的故事就传开了,这位老人被称为“壶公”。“壶公”一词后来也就成为神仙的代名词了。

以上不过是一则神话,但是后来的人们却将行医和卖药称作“悬壶”。元代张昱写的一首诗中说:“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前一句说的是《后汉书》上所载的韩康卖药不讨价还价的故事;后一句指的就是悬壶卖药的壶公。葫芦,古代又写作壶卢、胡卢等。有人说,葫芦原来产于非洲和印度,这种说法并不可靠。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植物遗存中,发现了葫芦的种子,距今已有7千年历史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也已经有壶字。葫芦有好几种,形状各异。有的葫芦可以食用,有的能够做药。中医一般将它的果壳入药,药性平和,药味甘,功能是利水消肿,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腹胀等症。

有一种细腰葫芦,成熟后将它中间挖空晾干,可用来装酒、装丸药。正是葫芦有这种用处,用葫芦装药、卖药,就成为古代的一种现象,加上对医生的不了解,就有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说法。后世沿伸为“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的意思

相传东汉时,有一个管理市场的官吏,名叫费长房。一天,他正闲坐在楼上,看见闹市中心,一个老人在卖药,一只壶悬挂在药铺旁边。集市散了以后,只见这老人一跃,跳进了壶中。别人都不知道,唯独费长房看得一清二楚,他感到异常惊奇,断定这老人是一个了不起的神奇人物。从那以后,费长房看见老人常常在闹市中出现。

于是,费长房带着老酒和干肉,去拜访了老人。老人知道费长房对他不同凡人已有所发现,便对费说:“你明天再来”。第二天,费长房按时来到。老人带他一起进入了壶中,只见壶内宫殿庄严华丽,满桌美酒佳肴,老人和他饱吃足喝了一顿,然后走了出来。

老人对他说:“你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并说:“我是神仙,因为有过错而罚下凡来卖药,如今事已了结,可以离开尘世了。你能跟我一起去吗?……”费长房决心向老人学习道术,跟从老人进入了深山。久而久之,关于老人的故事就传开了,这位老人被称为“壶公”。“壶公”一词后来也就成为神仙的代名词了。

以上不过是一则神话,但是后来的人们却将行医和卖药称作“悬壶”。元代张昱写的一首诗中说:“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前一句说的是《后汉书》上所载的韩康卖药不讨价还价的故事;后一句指的就是悬壶卖药的壶公。葫芦,古代又写作壶卢、胡卢等。有人说,葫芦原来产于非洲和印度,这种说法并不可靠。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植物遗存中,发现了葫芦的种子,距今已有7千年历史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也已经有壶字。葫芦有好几种,形状各异。有的葫芦可以食用,有的能够做药。中医一般将它的果壳入药,药性平和,药味甘,功能是利水消肿,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腹胀等症。

有一种细腰葫芦,成熟后将它中间挖空晾干,可用来装酒、装丸药。正是葫芦有这种用处,用葫芦装药、卖药,就成为古代的一种现象,加上对医生的不了解,就有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说法。后世沿伸为“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或准备干什么”的意思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韩康卖药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