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以容取人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以容取人的意思及解释,形容成语以容取人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以容取人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大全,第1张

以什么取什么的成语

以貌取人

【拼音zhidao】:yǐmàoqǔrén

【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辞取人

【拼音】:版yǐcíqǔrén

【释义】: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同“以言取人”。

【出处】:《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以言取人

【拼音】:yǐyánqǔrén

【释义】: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以容取人

【拼音】:yǐróngqǔrén

【释义】: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出处】:《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权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取长补短qǔ chá百ng bǔ duǎn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语出]《吕氏春秋·用众》:“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正音]长;不度能读作“zhǎnɡ”。

[辨形]短;不能写作“矮”。

[近义]扬长避短

[反义]故步自封

[用法]用作褒内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联合式。

[辨析]~和“扬长避短”;都含有“取长处;避短处”的意思。但~偏重在“补”;指用长处弥补短处;强调“吸取别人的长处”的意思;“扬长避短”偏重在“避容”;指避免短处;对“长处”还有“发扬”的意思。

古文中虚词的解释?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表顺承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今译为:以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今译为:

1>什么例释: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谁、哪一个例释:①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②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时吉”?何时凶?《左传》

3>何处、哪里例释:①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②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

(2)疑问副词(作状语)今译为:1>怎么、怎么样例释: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

2>何故、为什么例释: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3>多么例释:①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②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3)附动词(通“呵”)今译为:喝斥、谴责

例释:(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新唐书·王琚传》

3、乎

(1)语气词

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

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

5>表商榷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

6>表呼告今译为:啊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

7>表肯定今译为:也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

(2)助词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战国策》

(3)介词相当“于”今译为:在、对例释:①生乎吾前,其文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们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今译为:仅仅、只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

(3)连词

1>表顺承今译为:于是、便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今译为:至于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无义不译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它)、他们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今译为:他的、他们的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3>表其中的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今译为:我的、自己的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估计今译为:大概、或许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今译为:可要、当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今译为:岂、难道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今译为:将、将要例释: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

(3)连词

1>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吕氏春秋》

2>表选择今译为:或者、还是例释: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让步今译为:尚且例释:天其弗识,人胡能觉?《列子·力命》

(4)助词附在代词“彼”“何”后不译例释:①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世家》②何其毒也

6且

(1)副词作状语今译为:

1>将要例释:①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战国策》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姑且、暂且例释:①民劳,未可,且待之。《伍子胥列传》②吾今且报府,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3>几、近例释: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后汉书·刘玄传》

4>只、但例释: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

(2)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又、与、及例释:①河水清且涟漪《诗经》②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边…一边③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淮阴侯列传》

2>表递进今译为:而且、况且例释: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表选择今译为:还是例释: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史记·魏世家》

4>表让步今译为:尚且、还例释: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即使、纵然②狂风横雨且相饶,又恐有彩云迎去。《杜安世·胡捣练》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例释:且静郭君听辨(人名)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吕氏春秋》

6>表转折今译为:却例释:王公直虽无杀人之事,且有坑蚕之咎,法或可恕,情在难容,《王公直》

(3)助词用在句首同“夫”,不译。例释: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史记·魏世家》

《韩非子。显学》翻译

原文: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而不能定儒、墨之真,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故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愚诬之学,杂反之行,明主弗受也。

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宋荣子之议,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世主以为宽而礼之。夫是漆雕之廉,将非宋荣之恕也;是宋荣之宽,将非漆雕之暴也。今宽廉、恕暴俱在二子,人主兼而礼之。自愚诬之学、杂反之辞争,而人主俱听之,故海内之士,言无定术,行无常议。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今兼听杂学缪行同异之辞,安得无乱乎?听行如此,其于治人又必然矣。

译文——————————

显学,就是影响广泛、地位显赫的学问,这里指当时阵容强大、声名远播的儒、墨两家,韩非以功利主义的刑名参验为手段,以法度为立场,直斥取舍不同的儒、墨后学是“愚诬之学,杂反之行”,而尤以对儒学的攻击最力。与此同时,他希望人君利用权势禁止学术讨论,对异己的思想者“宜去其身而息其端”;认为民智“不足师用”,反对儒、墨提出的“得民之心”。世上最出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自从孔子死后,有子张儒学,有子思儒学,有颜氏儒学,有孟氏儒学,有漆雕氏儒学,有仲良氏儒学,有孙氏儒学,有乐正氏儒学。自从墨子死后,有相里氏墨学,有相夫氏墨学,有邓陵氏墨学。所以孔子、墨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墨家分为三派,他们对孔、墨学说的取舍相互矛盾,各有不同,却都称是得了孔、墨的真传,孔、墨两人不能复活,叫谁来判断社会上这些学派的真假呢?孔子、墨子全都称道尧、舜,但他们的取舍又大不相同,却都自称得到了真正的尧舜之道。尧和舜不能复活,该叫谁来判定儒、墨两家的真假呢?自儒家所称道的殷周之际到现在七百多年,自墨家所推祟的虞夏之际到现在两干多年,就已经不能判断儒、墨所讲的是否真实了;现在还要去考察三千多年前尧舜的思想,想来更是无法确定的吧!不用事实加以检验就对事物作出判断,那就是愚蠢;不能正确判断就引为根据,那就是欺骗。所以,公开宣称依据先王之道,武断地肯定尧舜的一切,不是愚蠢,就是欺骗。对于这种愚蠢欺骗的学说,杂乱矛盾的行为,明君是不能接受的。

墨家的葬礼主张,冬天死就穿冬天的衣服,夏天死就穿夏天的衣服;只要三寸厚的桐木棺材,守丧三个月就行了,当今君主认为这是节俭,很尊崇他们。儒家主张倾家荡产地大办葬礼,守丧需经三年,要悲痛到身体受损伤、扶杖而行的程度,当今君主认为这是尽孝,很尊崇他们。要是赞成墨子的节俭,那就应该反对孔子的奢侈;要是赞成孔子的尽孝,那就应该反对墨子的暴戾。现在是尽孝和暴戾、奢侈和节俭同时存在于儒、墨两家的学说之中,而君主却都要加以尊礼。漆雕氏的主张是脸上不露出屈服顺从的表情,眼里不显出怯懦逃避的神色;自己错了,即使对奴仆也要避让;自己做得对,即使对于诸侯也敢于抗争。当今君主认为这是为人耿直而加以尊礼。宋荣子的主张则是完全不要斗争,绝对不要报仇,坐进监狱不感羞愧,被人欺侮不觉耻辱。当今君主认为这是为人能宽恕而加以尊崇。要是赞成漆雕氏的为人耿直,那就应该反对宋荣子的为人随和;要是赞成宋荣子的宽容,那就应该反对漆雕氏的凶暴。现在是宽容与耿直、随和与凶暴同时存在于这两个人的主张中,而君主对他们都要加以尊礼。显然属于愚蠢骗人的学说、杂乱相反的论争,而君主却都要听信不疑;结果世上的人,说话没有一定标准,办事没有固定主张。要知道,冰和炭是不能长久放在同一个器皿中,寒冷和暑热不能同时到来,杂乱相反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而治理好国家。现在君主对于那种杂乱、荒谬和矛盾百出的言行全都听信,怎么能不造成混乱呢?听话、行事这个样子,君主在治理民众方面也就必然如此了。

原文:

今世之学士语治者多曰:『与贫穷地以实无资。』今夫与人相若也,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若也,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墯也。侈而墯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墯也。而欲索民之疾作而节用,不可得也。

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世主必从而礼之,贵其智而高其行,以为轻物重生之士也。夫上所以陈良田大宅、设爵禄,所以易民死命也,今上尊贵轻物重生之士、而索民之出死而重殉上事,不可得也。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世主必从而礼之,曰:『敬贤士,先王之道也。』夫吏之所税,耕者也;而上之所养,学士也。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可得也。立节参民,执操不侵,怨言过于耳必随之以剑,世主必从而礼之,以为自好之士。夫斩首之劳不赏,而家斗之勇尊显,而索民之疾战距敌而无私斗,不可得也。国平则养儒侠,难至则用介士,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乱也。且夫人主于听学也,若是其言、宜布之官而用其身,若非其言、宜去其身而息其端。今以为是也而弗布于官,以为非也而不息其端,是而不用,非而不息,乱亡之道也。

译文——————————

如今的学者一谈起国家治理问题。总是说:“给贫穷的人一些土地,以充实他们匮乏的资财。”现在情况是,和别人的条件差不多,没有碰上丰年,没有额外收入的利益,但有的人独能做到自给自足;这不是由于勤劳,就是由于节俭的缘故。和别人的条件差不多,不存在荒年、大病、横祸、犯罪等问题,却独有他陷入贫穷;这不是由于奢侈,就是由于懒惰的缘故。奢侈和懒惰的人会贫穷,而勤劳和节俭的人能富足。现在君主向富足的人家征收财物去散给贫穷的人家,这是夺来勤俭节约者的财物而送给奢侈懒惰的人;这样还想督促民众努力耕作,省吃俭用,就根本办不到了。

假定这里有个人,坚决不进入危险地区,不参军打仗,不愿拿天下的大利来换自己小腿上的一根毫毛;当代君主一定会进而优待他,看重他的见识,赞扬他的行为,认为是轻视财物爱惜生命的人。君主所以把良田和宽大的住宅拿出来作为赏赐,设置官爵和俸禄,为的就是换取民众去拼死效命;现在君主既然尊重那些轻视财物爱惜生命的人,再想要求民众出生入死为国事作出牺牲,就根本不可能了。收藏书册,讲究辩说,聚徒讲学,从事文章学术事业来高谈阔论进行游说;对于这些人,当代君主一定会进而优待他。说什么“尊敬贤士是先王的制度”。官吏们征税的对象是种田的人,而君主供养的却是那些著书立说的学士。对于种田的人征收重税,对于学士却给予厚赏,这样,再想督责民众努力耕作而少说空话,是根本不可能的。讲求气节,标榜高明,坚持操守而不容侵犯,听到怨恨自己的话,马上拔剑而起;对于这样的人。当代君主一定会礼遇他,以为这是爱惜自我的人。对战场广杀敌意功的人不予奖赏,对那些逞勇报私仇的人反要使之尊贵,这样要想求得民众奋勇杀敌而不去私斗,是根本不可能的。国家太平时供养儒生和侠客,危难到来时用战士打仗。所供养的人不是所要用的人,所要用的人不是所供养的人,这就是发生祸乱的原因。再说,君主在听取一种学说的时候,如果认为是对的,就应该正式向官府公布,并任用倡导的人。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就应该驱逐他们,并制止他们的言论。现在是。认为正确的,却不在官府予以公布;认为错误的,又不从根本上加以禁止。对的不采纳,错的不禁止,这是导致国家混乱和灭亡的做法。

原文:

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盘石千里,不可谓富;象人百万,不可谓强。石非不大,数非不众也,而不可谓富强者,盘不生粟,象人不可使距敌也。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是地不垦与盘石一贯也。儒侠毋军劳、显而荣者则民不使,与象人同事也。夫祸知盘石象人,而不知祸商官儒侠为不垦之地、不使之民,不知事类者也。

故敌国之君王虽说吾义,吾弗入贡而臣;关内之侯虽非吾行,吾必使执禽而朝。是故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无矢;恃自圜之木,千世无轮矣。自直之箭、自圜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圜之木,良工弗贵也,何则?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适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译文——————————

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信以为真君子,就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非常文雅,孔子相信他是真文雅。就收他为徒5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于羽身上行不通;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也还有看人失实的结论。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眩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花言巧语,结果带来了华阳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能说会道的人而铸成了大错。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欧冶也不能断定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到水上砍死鸽雁,在陆上劈杀驹马,那么,就是减获也不会把剑的利钝搞错。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马究竟能跑多远。就是减获也不会把马的优劣搞错。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断定这个人能力怎样;可是在官职上一试验,用办事成效一考察,就是庸人也不会怀疑他是愚蠢还是聪明了。所以,明着手下的官吏。宰相‘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个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能办事。高官厚禄,公务大治,是称王天下的正道。

拥有巨石千里,不能算富有;拥有俑人百万,不能算强大。石头不是不大,俑人数目也不是不多,但不能说是富强的原凶:在丁巨石上不能生产粮食,而佣人不能用来抗击敌人。现在经商谋官和凭技艺牟利的人都是不靠种田吃饭的,这样土地得不到耕种。和巨石毫无二致。儒生和游侠没有军功,却得以显贵和出名,那就是使不动的人,和俑人的作用一样。现在只知道把巨石和俑人看成祸害。却不知道经商谋官和儒生游侠也是有地不垦、不能使用,同样是个祸害,那就是不懂得据事类推的人了。

因此,实力抗衡的别国君主尽管喜欢我们的仁义,我们却并不能叫他进贡称臣;关内侯虽然反对我们的行为,我们却肯定能让他拿着礼物来朝拜。可见力量大就有人来朝拜。力量小就得去朝拜别人,所以明君务求发展实力。在严厉的家庭中不会有强悍不驯的奴仆。在慈母的娇惯下却会出败家子。我由此得知威严和权势能够禁暴,而道德再好也不足以制止混乱。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原文:

今或谓人曰:『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所学于人也,而以人之所不能为说人,此世之所以谓之为狂也。谓之不能,然则是谕也。夫谕、性也。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也,有度之主弗受也。故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故明主急其助而缓其颂,故不道仁义。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儒者饰辞曰:『听吾言则可以霸王。』此说者之巫祝,有度之主不受也。故明主举实事,去无用;不道仁义者故,不听学者之言。

今不知治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为治,则是伊尹、管仲无所用也,将听民而已矣。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夫婴儿不剔首则腹痛,不揊痤则寖益,剔首、揊痤必一人抱之,慈母治之,然犹啼呼不止,婴儿子不知犯其所小苦致其所大利也。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而以上为酷;修刑重罚以为禁邪也,而以上为严;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而以上为贪;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斗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此四者所以治安也,而民不知悦也。夫求圣通之士者,为民知之不足师用。昔禹决江浚河而民聚瓦石,子产开亩树桑郑人谤訾。禹利天下,子产存郑,皆以受谤,夫民智之不足用亦明矣。故举士而求贤智,为政而期适民,皆乱之端,未可与为治也。

译文——————————

如果对别人说:“我让你一定又聪明又长寿。”那么。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说谎骗人。因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先天造成的;一个人的寿限,是命里注定的。这种天性和命定的东西,不是能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用人家不能做到的事去讨好人家。所以大家才说他说谎骗人。向人家说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这便是奉承,而奉承是一种本性。用仁义教人,就跟用智力和寿命取悦别人一样,实行法治的君主是不能接受的。光是称赞毛啬、西施的美丽,并不能使自己变得好看;用脂泽粉黛化妆—番,就能比原来漂亮几倍。空谈先王的仁义,对于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彰明自己国家的法度,在国内坚决实行赏罚,也就如同能使国家富强起来的脂泽粉黛。所以明君急切地追求有效的手段,而不去理睬虚妄的颂扬,所以不讲什么仁义道德。

如今的巫祝为人祈祷时总是说:“愿你长生千秋,万寿无疆!”这种千秋万岁的声音在耳边喋喋不休,可是使人多活一天的应验也没有;这就是人们看不起巫视的原因。现在世上的儒家游说君主时,不谈现在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反而说一些过去治理国家取得的功绩;不去考察官府法令这样的事务,不了解奸诈邪恶的实情,却都去称道上古流传的美谈和先王就的功业。儒家侈谈什么:“要是听从我的主张,就可以称王称霸。”这就是游说者中的巫视,实行法治的君主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明君办实事,去无用,不空谈什么仁义道德,也不听信学者的言论。

现在,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会说:“要得民心。”如果得民心就可以治理好国家,那么伊尹、管仲就没有用处了,只要听任民众就一了百了了。民众的认识就像婴儿的心智一样,是不能信从的。婴儿不剃头就会肚痛,不剖疮就逐渐加重;而要给婴儿剃头和剖疮,必须由一个人抱着,由慈母给他处理;即使这样他还会哭喊不止,因为婴儿并不知道给他吃点小苦会带来大的好处。如今君主加紧督促开荒种田,为的是增加民众的收入,却被认为太残酷;制定刑法,加重惩罚,为的是禁止奸邪,却被认为太严厉;征收钱粮的赋税,为的是把它们用于救济灾荒、供养军队,却被认为太贪婪;使国内民众必须知道披甲上阵,而不准私自免除兵役,为的是征服敌人,却被认为太凶狠。上述四项措施,本是为了治国安民,可是民众却不欢迎。君主所以要寻求圣明通达的人,就是因为民众的认识是不能信从和作为标准。当初大禹疏通江河。而民众却用瓦石去填塞;子产提倡开荒种桑,而郑国民众却要责骂。大禹使天下人获得利益,子产使郑国得以保全,但都受到人们的诽谤,可见民众的认识显然是靠不住的。所以选拔人才时希图得到贤人智士,治理国家时指望顺应民众心理,都是造成混乱的根源,是不可能用来治理好国家的。

显学,就是影响广泛、地位显赫的学问,这里指当时阵容强大、声名远播的儒、墨两家,韩非以功利主义的刑名参验为手段,以法度为立场,直斥取舍不同的儒、墨后学是“愚诬之学,杂反之行”,而尤以对儒学的攻击最力。与此同时,他希望人君利用权势禁止学术讨论,对异己的思想者“宜去其身而息其端”;认为民智“不足师用”,反对儒、墨提出的“得民之心”。世上最出名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丘,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自从孔子死后,有子张儒学,有子思儒学,有颜氏儒学,有孟氏儒学,有漆雕氏儒学,有仲良氏儒学,有孙氏儒学,有乐正氏儒学。自从墨子死后,有相里氏墨学,有相夫氏墨学,有邓陵氏墨学。所以孔子、墨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墨家分为三派,他们对孔、墨学说的取舍相互矛盾,各有不同,却都称是得了孔、墨的真传,孔、墨两人不能复活,叫谁来判断社会上这些学派的真假呢?孔子、墨子全都称道尧、舜,但他们的取舍又大不相同,却都自称得到了真正的尧舜之道。尧和舜不能复活,该叫谁来判定儒、墨两家的真假呢?自儒家所称道的殷周之际到现在七百多年,自墨家所推祟的虞夏之际到现在两干多年,就已经不能判断儒、墨所讲的是否真实了;现在还要去考察三千多年前尧舜的思想,想来更是无法确定的吧!不用事实加以检验就对事物作出判断,那就是愚蠢;不能正确判断就引为根据,那就是欺骗。所以,公开宣称依据先王之道,武断地肯定尧舜的一切,不是愚蠢,就是欺骗。对于这种愚蠢欺骗的学说,杂乱矛盾的行为,明君是不能接受的。

墨家的葬礼主张,冬天死就穿冬天的衣服,夏天死就穿夏天的衣服;只要三寸厚的桐木棺材,守丧三个月就行了,当今君主认为这是节俭,很尊崇他们。儒家主张倾家荡产地大办葬礼,守丧需经三年,要悲痛到身体受损伤、扶杖而行的程度,当今君主认为这是尽孝,很尊崇他们。要是赞成墨子的节俭,那就应该反对孔子的奢侈;要是赞成孔子的尽孝,那就应该反对墨子的暴戾。现在是尽孝和暴戾、奢侈和节俭同时存在于儒、墨两家的学说之中,而君主却都要加以尊礼。漆雕氏的主张是脸上不露出屈服顺从的表情,眼里不显出怯懦逃避的神色;自己错了,即使对奴仆也要避让;自己做得对,即使对于诸侯也敢于抗争。当今君主认为这是为人耿直而加以尊礼。宋荣子的主张则是完全不要斗争,绝对不要报仇,坐进监狱不感羞愧,被人欺侮不觉耻辱。当今君主认为这是为人能宽恕而加以尊崇。要是赞成漆雕氏的为人耿直,那就应该反对宋荣子的为人随和;要是赞成宋荣子的宽容,那就应该反对漆雕氏的凶暴。现在是宽容与耿直、随和与凶暴同时存在于这两个人的主张中,而君主对他们都要加以尊礼。显然属于愚蠢骗人的学说、杂乱相反的论争,而君主却都要听信不疑;结果世上的人,说话没有一定标准,办事没有固定主张。要知道,冰和炭是不能长久放在同一个器皿中,寒冷和暑热不能同时到来,杂乱相反的学说不能兼收并蓄而治理好国家。现在君主对于那种杂乱、荒谬和矛盾百出的言行全都听信,怎么能不造成混乱呢?听话、行事这个样子,君主在治理民众方面也就必然如此了。

澹台子羽有着君子的仪表,孔子信以为真君子,就收他为徒;同他相处时间长了,却发现他的品行和他的容貌很不相称。宰予说起话来非常文雅,孔子相信他是真文雅。就收他为徒5同他相处时间一长,却发现他的智力远不及他的口才。因此孔子说:“按照容貌取人吧,在于羽身上行不通;按照言谈取人吧,在宰予身上行不通。”看来,即使凭借孔子那样的聪明,也还有看人失实的结论。现在流行起来的巧辩大大超过了宰予,而当代君主听起话来又比孔子还要眩惑;因为喜欢他的言论,就去任用他这个人,这怎么能不出差错呢?因此,魏国听信孟卯的花言巧语,结果带来了华阳之战的惨败;赵国听信赵括的纸上谈兵,结果造成了长平之战的大祸。这两件事,都是任用能说会道的人而铸成了大错。如果炼铜造剑时只看所掺的锡和火色,就是欧冶也不能断定剑的好坏;可是用这把剑到水上砍死鸽雁,在陆上劈杀驹马,那么,就是减获也不会把剑的利钝搞错。如果只是打开马口看牙齿,以及观察外形,就是伯乐也不能判断马的好坏;可是让马套上车,看马究竟能跑多远。就是减获也不会把马的优劣搞错。如果只看一个人的相貌、服饰。只听他说话议论,就是孔子也不能断定这个人能力怎样;可是在官职上一试验,用办事成效一考察,就是庸人也不会怀疑他是愚蠢还是聪明了。所以,明着手下的官吏。宰相‘定是从地方官中选拔上来的,猛将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个挑选出来的。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他们就越受鼓励;不断地升官晋级,那么。官职越高他们就越能办事。高官厚禄,公务大治,是称王天下的正道。

拥有巨石千里,不能算富有;拥有俑人百万,不能算强大。石头不是不大,俑人数目也不是不多,但不能说是富强的原凶:在丁巨石上不能生产粮食,而佣人不能用来抗击敌人。现在经商谋官和凭技艺牟利的人都是不靠种田吃饭的,这样土地得不到耕种。和巨石毫无二致。儒生和游侠没有军功,却得以显贵和出名,那就是使不动的人,和俑人的作用一样。现在只知道把巨石和俑人看成祸害。却不知道经商谋官和儒生游侠也是有地不垦、不能使用,同样是个祸害,那就是不懂得据事类推的人了。

因此,实力抗衡的别国君主尽管喜欢我们的仁义,我们却并不能叫他进贡称臣;关内侯虽然反对我们的行为,我们却肯定能让他拿着礼物来朝拜。可见力量大就有人来朝拜。力量小就得去朝拜别人,所以明君务求发展实力。在严厉的家庭中不会有强悍不驯的奴仆。在慈母的娇惯下却会出败家子。我由此得知威严和权势能够禁暴,而道德再好也不足以制止混乱。

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定要依靠自然挺直的箭杆。几千年也造不出箭来;定要依靠自然长成的圆木,几万年也造不成车轮。自然长成的直杆和圆木,既然千年万载也没有一个,那为什么大家还都能有车坐、还都能射箭打猎呢?因为应用了加上木材的工具和方法。虽然也有不经过加工就自然合用的直杆和圆木,但好工匠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要坐车的不是一个人,射箭打猎也不是只发一箭。虽然也有不靠赏罚就能自行去做好事的人,但明君是不看重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法不可丧失,而所要统治的也不是一个人。所以有办法的君主,不随和偶然的天生善行,而推行必然的政治措施。

如果对别人说:“我让你一定又聪明又长寿。”那么。大家肯定会认为这是说谎骗人。因为一个人的智力,是先天造成的;一个人的寿限,是命里注定的。这种天性和命定的东西,不是能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用人家不能做到的事去讨好人家。所以大家才说他说谎骗人。向人家说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这便是奉承,而奉承是一种本性。用仁义教人,就跟用智力和寿命取悦别人一样,实行法治的君主是不能接受的。光是称赞毛啬、西施的美丽,并不能使自己变得好看;用脂泽粉黛化妆—番,就能比原来漂亮几倍。空谈先王的仁义,对于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彰明自己国家的法度,在国内坚决实行赏罚,也就如同能使国家富强起来的脂泽粉黛。所以明君急切地追求有效的手段,而不去理睬虚妄的颂扬,所以不讲什么仁义道德。

如今的巫祝为人祈祷时总是说:“愿你长生千秋,万寿无疆!”这种千秋万岁的声音在耳边喋喋不休,可是使人多活一天的应验也没有;这就是人们看不起巫视的原因。现在世上的儒家游说君主时,不谈现在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反而说一些过去治理国家取得的功绩;不去考察官府法令这样的事务,不了解奸诈邪恶的实情,却都去称道上古流传的美谈和先王就的功业。儒家侈谈什么:“要是听从我的主张,就可以称王称霸。”这就是游说者中的巫视,实行法治的君主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明君办实事,去无用,不空谈什么仁义道德,也不听信学者的言论。

现在,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一定会说:“要得民心。”如果得民心就可以治理好国家,那么伊尹、管仲就没有用处了,只要听任民众就一了百了了。民众的认识就像婴儿的心智一样,是不能信从的。婴儿不剃头就会肚痛,不剖疮就逐渐加重;而要给婴儿剃头和剖疮,必须由一个人抱着,由慈母给他处理;即使这样他还会哭喊不止,因为婴儿并不知道给他吃点小苦会带来大的好处。如今君主加紧督促开荒种田,为的是增加民众的收入,却被认为太残酷;制定刑法,加重惩罚,为的是禁止奸邪,却被认为太严厉;征收钱粮的赋税,为的是把它们用于救济灾荒、供养军队,却被认为太贪婪;使国内民众必须知道披甲上阵,而不准私自免除兵役,为的是征服敌人,却被认为太凶狠。上述四项措施,本是为了治国安民,可是民众却不欢迎。君主所以要寻求圣明通达的人,就是因为民众的认识是不能信从和作为标准。当初大禹疏通江河。而民众却用瓦石去填塞;子产提倡开荒种桑,而郑国民众却要责骂。大禹使天下人获得利益,子产使郑国得以保全,但都受到人们的诽谤,可见民众的认识显然是靠不住的。所以选拔人才时希图得到贤人智士,治理国家时指望顺应民众心理,都是造成混乱的根源,是不可能用来治理好国家的。

以容取人的作文范本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这句话里那个“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不过他可不是武侠迷们熟悉的《萍踪侠影录》中的那个武将,他这个真实的澹台比那个虚构的澹台足足要早1900多年呢。

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一说在今山东武城)人,比大圣人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

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对孔夫

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恐龙男”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即言偃)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

他:“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用现代话说,就是“做事

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但固执的孔子依然不为所动。

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

澹台灭明虽相貌丑陋,却胸怀宽广,他并没有因为在孔门受到冷遇而对孔子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他不但像孔子那样释《春秋》,

习“六艺”,教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态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风气,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方法等等。

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在几十年内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好学生,他的名气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幡然悔悟,不胜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

澹台灭明后来在他聚徒讲学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当地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纪念缅怀这位积极传播儒家文化的先贤——南昌城内有进贤门,东南有进贤县,进贤县有栖贤山,都是因澹台灭明而得名的。

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之”的用法

看这样理解行不行,希望对您有帮助。

全句理解为

孔子说:“凭样貌取人的话,就会错过子羽,如只凭口才取人的话,又会落下宰予。”

之:应是代词,指代“以容取人”“以言取人”这件事。“之”后面应该是省略了“于”

文言文中“乎”的意思

乎在文言文百中的意思如下:

1、文言助词,表示疑问。

2、文言叹词。

3、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4、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乎拼音:度hū,注音:ㄏㄨ,部首:丿部,部外笔知画:4画,总笔画:5画

五笔86:TUHK,五笔98:TUFK,仓颉:HFD,郑码:MUA

笔顺:ノ丶ノ一丨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断乎[duànhū]

副词。绝对(只?用于否定式)。

2、合道乎[héhū]

符合;合于。

3、嗟乎[jiē版hū]

亦作“嗟呼”。权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4、何乎[héhū]

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5、乎来[hūlái]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2)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

(3)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

(4)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

(5)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

(6)古同“呼”,呜呼。

〈语〉

(1)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2)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3)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4)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5)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7)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8)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9)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介〉

(1)于;在[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于;从[from]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

(3)于;在[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

(4)于;从[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突乎南北。

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

(5)于;因为;由于;在于[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

(6)于;按照;根据[according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

(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to]

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后缀〉

(1)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

(2)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

(3)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

昂昂乎庙堂之器。

巍巍乎可畏。

赫赫乎可象。

参考

乎hū【动】(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同本义〖exhale〗“呼”的古字。呼唤;召唤〖call〗。如:乎号乎hū【语】表示疑问或反诘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远者凉乎。汝多知乎。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断斯织乎。不亦精乎。相当于“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可乎。——《列子·汤问》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学有难易乎。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天乎。——清·袁枚《祭妹文》人乎。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表示推测语气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表示商榷语气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表示肯定语气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乎hū【介】于;在〖in;at〗。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今虽死乎此。——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于;从〖from〗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春秋”何以始乎隐?——《公羊·哀十四年》于;在〖in〗。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吕览·用众》于;从〖from〗。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叫嚣乎东西。——唐·柳宗元《捕蛇者说》隳突乎南北。先率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战国策》于;因为;由于;在于〖because〗。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不动乎众人之非誉。——《荀子》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于;按照;根据〖accordingto〗。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礼记》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to〗吾尝疑乎是。——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乎hū【后缀】单用或叠用在单音或叠音的形容词后面。如:许多新事物,确乎到处可见;我心里热乎乎的;他胖乎乎的用在动词或副词后面,构成新的动词或副词。如:他对这点事却不在乎;几乎人人都称赞他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洸洸乎干城之具。——明·刘基《卖柑者言》昂昂乎庙堂之器。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以容取人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