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白绢斜封的意思及解释

关于书信的成语

【白绢斜封】:古人把信写在白绢上,然后斜封邮寄.指书信.

【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草草不恭】: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

【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付诸洪乔】: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

【鸿断鱼沉】: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鸿雁传书】:鸿雁:大雁.用其指书信往来.

【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

【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雁素鱼笺】:指书信.

【雁足传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雁足留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音问相继】:书信消息来往不断.

【音问杳然】:不通书信与消息.

【鱼肠尺素】:指书信.

【鱼肠雁足】:泛指书信.

这个很多,下面这些都是:

【白绢斜封】:古人把信写在白绢上,然后斜封邮寄.指书信.【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草草不恭】: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付诸洪乔】: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鸿断鱼沉】:书信断绝,音讯全无.【鸿雁传书】:鸿雁:大雁.用其指书信往来.【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雁素鱼笺】:指书信.【雁足传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雁足留书】: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音问相继】:书信消息来往不断.【音问杳然】:不通书信与消息.【鱼肠尺素】:指书信.【鱼肠雁足】:泛指书信.【鱼沉鸿断】: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鱼沉雁静】: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鱼沉雁渺】: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鱼沉雁杳】: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鱼封雁帖】:泛指书信.【鱼笺雁书】:泛指书信.【鱼书雁帛】:泛指书信.【鱼书雁帖】:泛指书信.【鱼书雁信】:泛指书信.【鱼书雁足】:鱼书、雁足:古代传说指书信的传递者.后多用以指书信.【鱼信雁书】:鱼信、雁书:古代指书信.后多用以指书信.【鱼雁沉杳】:杳:远得不见踪影.比喻书信断绝.【织锦回文】: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指情诗或书信.【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望采纳!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堆案盈几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付诸洪乔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河鱼天雁”借指传送书信者。鸿断鱼沉书信断绝,音讯全无。寄雁传书谓传递书信。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雁素鱼笺指书信。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鱼肠尺素指书信。鱼肠雁足泛指书信。鱼沉雁杳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鱼封雁帖泛指书信。鱼笺雁书泛指书信。鱼书雁帖泛指书信。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蜂媒蝶使〖解释〗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关于信件的成语

【白绢斜封】:古人把信写在白绢上,然后斜封邮寄.指书信.

【拜手稽首】:拜手:作揖;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用于书信向对方表示敬意.

【苞苴竿牍】:苞苴:蒲包,指赠送的礼物,引申为贿赂;竿牍:竹简为书,指书信,这里特指请托信.指携着礼物带着书信,去探访人.指行贿请托.

【草草不恭】:草草:杂乱不整齐的样子;恭:恭敬.草率而不恭敬.常用作书信中的自谦之辞.

【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蜂媒蝶使】: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付诸洪乔】:洪乔:晋朝人,姓殷名羡,字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河鱼天雁】: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

【鸿断鱼沉】: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鸿雁传书】:鸿雁:大雁.用其指书信往来.

【黄耳寄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寄雁传书】:指传递书信.

【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冒昧陈辞,有辱清听】: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

【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

【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青鸟使者】: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指语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确切地表达思想内容.

【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雁去鱼来】: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饮茶之风 盛行 朝代

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原产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国云、贵、川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而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成风

到汉代时,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更有晋代文人杜育专门歌颂茶叶的《荈赋》,涉及茶之性灵、生长情况及采摘、取水、择器、观汤色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唐代——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唐朝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因此,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已基本确立。

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很多名茶,各地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精益求精。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很大。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饮茶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盛行。和尚坐禅,通夜不寐,只靠喝茶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了善男信女争相饮茶。由于饮茶与禅宗关系密切,文人雅士又在品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茶禅一味”之说。

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茶经》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用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羽首倡品饮艺术,他融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活动为一体,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典范。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唐代是诗的朝代,许多著名诗人都与茶有缘。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多首茶诗。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名句。李白、杜牧、刘禹锡都有佳作流传。尤以卢仝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名闻遐迩,诗中传神地描述了饮茶时的身心体验,成为历代传唱不衰的诗词佳作。全诗由得到贡茶阳羡茶的惊喜、饮茶过程及体验和感慨苍生三部分组成。另外与白居易世称“元白”的元稹,所作的宝塔形诗《一字至七字诗茶》也颇为独特。

附: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里,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龙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坠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

一字至七字诗茶

元稹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封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贡茶工艺的发展及皇室和上层社会的嗜茶成风,使饮茶之风更为盛行。与唐代饼茶不同,宋代贡茶——龙凤团茶是由刻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压模而成。采制技术也更为精致讲究。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成茶叶专著《大观茶论》一书,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也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宋徽宗做作《文会图》是公认的描绘茶宴的佳作。

宋代的文人们将琴棋书画融进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许多大文豪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都乐此不疲,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佳作。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团饼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叶生产上有许多发明创造,绿茶生产上改进了蒸青技术并产生了炒青技术。花茶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花茶。此外还出现了乌龙茶和红茶。

明代“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尤以吴中四杰为最。四杰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都是怀才不遇的大文人,多才多艺又嗜茶,开创了“文士茶”的新局面。他们更加强调品茶时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氛围的营造,使品茶成为一种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高雅活动。这在他们的传世佳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到了晚明,文士们对品饮之境的追求又有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全身心地融入品茶活动中,并更进一步达到超凡脱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出茶道之说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散茶被钦定为贡茶,简便自然的饮用方法广受人们喜爱。明代茶学兴起,茶著极多,促进了散茶外形与内质的改善与提高。散形叶茶中的许多名品,也渐显雏形。如龙井、碧螺春等。

茶馆,古称茶肆、茶坊、茶楼。萌发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对此有所描绘,明清茶楼发展得更为典型,尤以清代茶馆最为鼎盛,遍布城乡,数不胜数。并且逐渐发展出来各具当地地方特色的茶饮习惯和文娱活动的茶馆文化形态。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茶饮已融入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由茶宴、茶会、茶道向茶馆的发展,反映了茶事活动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并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形态和生活方式。足见人们对饮茶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并成熟的“工夫茶饮”至今仍是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

工夫茶是适应茶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大约明代形成于浙江一带的都市里,扩展到闽、粤等地,在清代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名称享有盛誉,已成为今天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之一。

清初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中记述了工夫茶艺:工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明清的茶人已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形成了工夫茶的鼎盛时期。

一、饮茶始于西汉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坛,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

(一)先秦说

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经·六之饮》)神农即炎帝,与黄帝同为中国上古都部落首领。然而《神农食经》据今人考证成书在汉代以后饮用始于上古原始社会只是传说,不是信史。

清人顾炎武认为,"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日知录·茶》)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也只是推测,并无直接的证据。先秦饮茶,不是源于传说,就是间接推测,并无可靠材料来证明。

(二)三国说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有"密赐荼荈以代酒",这种能代酒的饮料当为茶饮料,足以证明吴国宫廷已经饮茶。据此,《南窗纪谈》认为中国饮茶始于三国,《集古录》则认为始于魏晋。

三国时代东吴饮茶是确凿无疑,然而东吴之茶当传自巴蜀,巴蜀的饮茶要早于东吴,因此,中国的饮茶一定早于三国时代。

(三)西汉说

清代郝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司马相如凡将篇有荈诧,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郝懿行认为饮茶始于东汉末,而萌芽于西汉。

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一般都认为"买茶"之"茶"为茶,而武阳即今四川彭山县,说明四川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中国的饮茶不晚于公元前一世纪。

我们认为中国的饮茶始于西汉,而饮茶晚于茶的食用、药用,中国人发现茶和用茶则远在西汉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二、饮茶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首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西晋刘琨《与兄子南州刺史演书》有:"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可信致之"。晋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轻诋第二十六》记:"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与茗汁"。又《纰漏第三十四》载:"任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两晋时期,江南一带,"做席竟下饮",文人士大夫间流行饮茶,民间亦有饮茶。

南朝梁萧子显《南方书·武帝本纪》:"我灵慎勿的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后魏杨衡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有"乌程温度,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南北朝时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风较晋更浓。吴兴有御茶园,采茶时节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叶,上贡朝廷。

三、饮茶风俗成于中唐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陆羽《茶经·云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杨华认为茶始兴于玄宗朝,肃宗,代宗时渐多,德宗以后盛行。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

《茶经》、《封氏闻见记》、《膳夫经手录》关于饮茶发展和普及的关带内基本一致。开元以前,饮茶不多,开元以后,特别是建中(公元780)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自邹、齐、泡、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旧唐书·李玉传》:"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茶于人如同米、盐一样不可缺少,对于田间农家,尤其嗜好。

四、饮茶普及于宋代以后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会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太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司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王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买志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还有东担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有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僧道头陀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防。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白绢斜封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