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河汾门下的意思及解释

关于黄河俗语,谚语,以及意思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跳在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不到乌江不尽头】犹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到乌江不肯休】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不到乌江心不死】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担水河头卖】河:黄河。到黄河边卖水。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海宴河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江淮河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山河带砺】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俟:等待。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有如白水】指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中流底柱】中流:河流中央。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来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源”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百,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度的河流。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问,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答河水半碗沙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有什么下的成语

兵临城下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不相上下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谄上欺下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承欢膝下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从天而下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催人泪下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肚里泪下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

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

附上罔下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冠上履下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横行天下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花前月下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黄泉之下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急转直下形容形势或文笔等突然转变,并且很快地顺势发展下去。

寄人篱下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甲冠天下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经纬天下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九泉之下九泉:地下。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

久居人下现指处境或职务长期处于他人之下。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举国上下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泪如雨下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凌上虐下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瞒上欺下蒙骗上级,压迫下属和人民。

每况愈下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名高天下比喻全国闻名。

名满天下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平治天下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欺上瞒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七上八下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屈高就下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扫除天下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声泪俱下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盛:大;副:相称,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世风日下指社会风气一天不如一天。

势倾天下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

双管齐下管:指笔。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头上末下第一次,初次。

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行并下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恶湿居下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相持不下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依人篱下依:依附,依靠;篱:篱笆。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指依靠他人生活。

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统天下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语妙天下形容言语精妙无比。

指日可下表示不久就可以攻下。

自刽以下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

半上半下指两可之间。

半上落下犹半途而废。

包打天下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

不差上下不分高下,差不多。

不知高下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谄上傲下对上讨好,对下傲慢。

谄上骄下谄:讨好,奉承。对上谄媚讨好,对下骄横无理。

谄上抑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

澄清天下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

朝野上下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承上起下指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耻居人下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

驰名天下驰:传扬。形容名声传播得很远。

怆然涕下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涕泪流洒。

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才德常是很难跟名声相符。指名声常常可能大于实际。用来表示谦虚或自我警戒。

刺上化下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错落高下犹言长短高低。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帝辇之下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蹀躞不下指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丰墙硗下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比喻根基不固。

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

贵贱高下指人的社会地位高低不同。

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怀柔天下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寄人檐下犹言寄人篱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兼善天下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江流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同“江河日下”。

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军临城下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浪迹天下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买上告下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买上嘱下贿赂上司,央告下人。同“买上告下”。

无敌天下天下都没有对手。

赧颜汗下赧:因羞愧而脸红。颜:面容。形容羞愧到极点。

能上能下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

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凄然泪下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泣数行下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墙高基下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权倾天下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赏高罚下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束上起下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损上益下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忐上忑下指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涕泪交下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涕泗交下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天高地下①比喻尊卑有别。②比喻各种情势。

天高听下指天子圣明,虽居朝廷之上而能洞察下情。

通上彻下①指从天到地。②从上到下。指所有的人。

威震天下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心上心下形容心神不安。

星前月下指月夜良宵。亦作“月下星前”。

疑误天下疑:怀疑。令天下迷惑不解。

倚人庐下指依靠别人生活。

誉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正冠李下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正身率下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直上直下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诌上抑下谄:讨好,奉承。讨好上司,压制下级。

自郐而下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自郐以下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纵横天下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樽前月下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对酒赏月的悠闲情境。

按捺不下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天下第一、

兵临城下、

天下无双、

无敌天下、

独步天下、

纵横天下、

不耻下问、

一统天下、

下里巴人、

瓜田李下、

上下其手、

潸然泪下、

横行天下、

落井下石、

吴下阿蒙、

天下为公、抄

上行下效、

天下一家、

七上八下、

桃李满天下、

居高临下、

胯下之辱、

糟糠之妻zd不下堂、

每况愈下、

夕阳西下、

泥沙俱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江河日下、

世风日下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意烦请采纳

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即可,万分感谢!(*^__^*)

末词为“下”的成语共有202个

1)碍上碍下

2)按纳不下

3)按捺不下

4)傲上矜下

5)半上半下

6)半上落下

7)包打天下

8)鞭笞天下

9)兵临城下

10)不差上下

11)不分高下

12)不分上下

13)不欺地下

14)不上不下

15)不相上下

16)不在话下

17)不知高下

18)谄上傲下

19)谄上骄下

20)谄上欺下

21)谄上抑下

22)朝野上下

23)彻上彻下

24)承欢膝下

25)承上启下

26)承上起下

27)澄清天下

28)驰名天下

29)耻居人下

30)怆然泪下

31)怆然涕下

32)刺上化下

33)从天而下

34)催人泪下

35)错落高下

36)帝辇之下

37)蹀躞不下

38)独步天下

39)肚里泪下

40)恶湿居下

41)丰墙硗下

42)丰墙墝下

43)风前月下

44)风斯在下

45)附上罔下

46)富有天下

47)各不相下

48)功盖天下

49)瓜田李下

50)冠上履下

51)贵贱高下

52)汗如雨下

53)河汾门下

54)横行天下

55)花前月下

56)怀柔天下

57)黄泉之下

58)急转直下

59)寄人篱下

60)寄人门下

61)寄人檐下

62)甲冠天下

63)兼善天下

64)江河日下

65)江流日下

66)僵持不下

67)劫制天下

68)经纶天下

69)经纬天下

70)敬上爱下

71)敬上接下

72)九泉之下

73)久居人下

74)居高临下

75)举国上下

76)据高临下

77)军临城下

78)浪迹天下

79)老死牖下

80)雷峰塔下

81)泪如雨下

82)凌上虐下

83)陵上虐下

84)留中不下

85)买上告下

86)买上嘱下

87)瞒上欺下

88)眉高眼下

89)每况愈下

90)名动天下

91)名高天下

92)名满天下

93)名闻天下

94)名显天下

95)名扬天下

96)名重天下

97)鸣谦接下

98)目空天下

99)赧颜汗下

100)能上能下

101)泥沙俱下

102)牛口之下

103)鸥鸟不下

104)平治天下

105)七上八下

106)七行俱下

107)凄然泪下

108)欺上瞒下

109)欺上罔下

110)骑虎难下

111)泣数行下

112)墙高基下

113)屈高就下

114)权倾天下

115)扫除天下

116)山间林下

117)潸然泪下

118)赏高罚下

119)舌挢不下

120)舌桥不下

121)赦不妄下

122)升高自下

123)生上起下

124)声泪俱下

125)声威天下

126)十年窗下

127)十行俱下

128)矢如雨下

129)世风日下

130)势倾天下

131)手援天下

132)束上起下

133)双管齐下

134)顺流而下

135)损上益下

136)忐上忑下

137)涕泪交下

138)涕泗交下

139)天高地下

140)天高听下

141)通上彻下

142)头上末下

143)威振天下

144)威震天下

145)委决不下

146)无敌天下

147)五行并下

148)五行俱下

149)夕阳西下

150)席卷天下

151)相持不下

152)燮和天下

153)心上心下

154)星前月下

155)一鼓而下

156)一匡天下

157)一齐天下

158)一上一下

159)一统天下

160)衣被天下

161)依人篱下

162)疑误天下

163)倚人卢下

164)倚人庐下

165)语妙天下

166)誉满天下

167)誉塞天下

168)云游天下

169)咋舌不下

170)辙环天下

171)正冠李下

172)正身率下

173)直上直下

174)指日可下

175)诌上抑下

176)自刽以下

177)自郐而下

178)自郐以下

179)自上而下

180)纵横天下

181)樽前月下

182)半部论语治天下

183)不出户,知天下

184)达则兼善天下

185)大白于天下

186)东一下西一下

187)家天下

188)降尊临卑,屈高就下

189)落笔妙天下

190)马上得天下

191)瞒上不瞒下

192)谩上不谩下

193)千里始足下

19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5)上不上,下不下

196)桃李遍天下

197)桃李满天下

198)无敌于天下

199)无天于上,无地于下

200)挟天子以令天下

201)言语妙天下

202)有理走遍天下

天下无双、

无敌天下、

独步天下、

纵横天下、

不耻下问、

一统天zd下、

下里巴人、回

瓜田李答下、

上下其手、

潸然泪下、

横行天下、

落井下石、

吴下阿蒙、

天下为公、

上行下效、

天下一家、

七上八下、

桃李满天下、

居高临下、

胯下之辱

什么河边,成语

河边河边俯卧???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是不?

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河奔海聚比喻思路开阔,文辞畅达

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临河羡鱼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被山带河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表里山河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过河卒子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海晏河清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鱼腹疾指腹泻。

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河梁之谊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河落海干比喻一点不剩。

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还我河山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河梁携手河梁:桥。指送别。

河东狮吼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河目海口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江河行地象江河在陆地上奔流一样。比喻确切不可改变。

济河焚舟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锦绣山河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井水不犯河水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涓滴成河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泥船渡河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三豕涉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血流成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笑比河清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香象渡河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悬河泻水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偃鼠饮河比喻所需极有限。

饮河满腹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银河倒泻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河东三箧〖解释〗指亡失的书籍。

半壁河山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山河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辨如悬河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辨若悬河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担雪填河见“担雪塞井”。

倒峡泻河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冯河暴虎犹言暴虎冯河。

负石赴河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河伯为患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河出伏流语出《淮南子·地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后用“河出伏流”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河东狮子旧指妒悍的妇女。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海清宴见“河清海晏”。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河汉无极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报答。

河涸海干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河决鱼烂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河溓海晏见“河溓海夷”。

河溓海夷犹言河清海晏。

河门海口比喻说大话。

河焚门下是什么成语

不是“河焚门下”,而是“河汾门下”。河指黄河,汾是汾水。知用以比喻名师道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隋末大儒王通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内等都是他的门徒,这些人后容来成为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曾巩的《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翻译

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墓志铭:旧籍常用文体,实用文书,墓碑铭文。后人为故先长辈立碑,通常请人代笔,或述及墓主行迹。但体裁限制,以简说功绩德业为务,最后有凝练赞辞。历代碑铭资料丰富,对宏观研究时代社会生活颇有证据价值。

本铭简洁晓畅,今人阅读理解主要障碍于宋代的职官制度。简说一下:

隋唐创建形成三省六部制度,五代沿袭。但晚唐与五代各朝后期都出现了许多“因事而设、事已则罢”的使职。如盐铁使、度支使,原职事官职权旁落而逐渐阶官化;再后使职差遣更加普遍,最后,三省六部与诸寺监大部分或部分职权被夺,渐成请俸禄、叙资考的参照标准系统。宋前期承后周,职事官系统大部分不再实际运行,三省长官,六部尚书、侍郎、郎官、员外郎等正官不再担任原职官名的相应职务,只作为官员的品阶、俸禄、序迁顺序、荫补、封赠的依据,因此称为“阶官”或“寄禄官”,简称“官”。官员以本阶官出入内外,担任朝中地方各种使职差遣。差遣指所任实际职务,称“职事官”,简称“职”。差遣名称前通常加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后常缀使、事。差遣本身没有品级,大多有相应的收入待遇。官、职之间比较灵活,官以年资功过迁转,职根据需要、能力、任期调整。官与差遣之外另有“职名”系统,也略称“职”,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诸殿、诸阁的馆阁官职,如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等,逐渐也成为荣誉名衔,也叫“贴职”,有贴职则升迁、待遇、恩数方面优先。“官”、“职”、“差遣”分离,在官员管理上极为灵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今天教育界学术界差不多)。至神宗朝1082年元丰改制后才重建三省六部制度,恢复官、职名实,当然也另有寄禄官体系。元丰改制前主要的机构序列作用如下:

以下十二机构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一、中书门下:即政事堂,也称“政府”,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下设:

制敕院、舍人院、起居院、礼仪院、太常礼院、审刑院、铨曹四选(流内铨、三班院、审官东院、审官西院)、太常寺、太仆寺、太府寺、宗正寺、大理寺、光禄寺、卫尉寺、鸿胪寺、司农寺、国子监、少府监、都水监、将作监、司天监等九寺五监。各院选基本运行,而九寺五监,多挂名或改隶他属。

二、枢密院(枢府):中央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

院事。下设:承旨司。

三、中书省(挂名):与门下省、尚书省为行政机关,分掌决策、封驳、执行职能。

四、门下省(挂名):三省长官为:尚书、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侍郎

五、尚书省(挂名)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为:尚书、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侍郎、中书舍人、郎中、员外郎

六、三司(计司):几乎实际全面主管中央财税、金融、经济。长官为:使、副使、判官,下辖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但三司在前期分合不定,元丰改制后废。

七、宣徽院

八、秘书省(贴职):典籍、图书、档案管理。职官:判省事、秘书丞、著作郎、著作佐郎、秘书郎、校书郎等。

九、崇文院(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

十、翰林学士院

十一、御史台与谏院

挂名即以作寄禄官系统。

刑部郎中(从六品):即在刑部挂名而为寄禄官职称,并不实际任刑部职。

郎中:尚书令、仆射、丞,各部侍郎、丞、各部诸司郎中(各司事务)、员外郎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也称致事、致政、休致、休退等。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朝廷以厚禄赐予退休官员。宋制,文官满七十,武将延十年,可自愿提前。少数元老不受限。备退官员递呈申请表、札,朝廷批准后,领取致仕告、敕。神宗之前,皆解去原职,神宗起,允许带职致仕。致仕后优待:1、真宗起,致仕皆给半俸,部分立功武官全俸。2、致仕时皆升转一官,之后每遇朝廷推恩,还能转官。3、高级官员可荫补一定数目近亲子弟为官;中级官员如荫补子弟,即不能转官,称“守本官致仕”。4、为子弟乞请“恩例”。5、致仕后,为亲属叙封或封赠、回授官爵。若朝廷特命复出任职,则称“落致仕”。

回授:宋转官规定之一。官员磨勘后原应转官,碍于止法,经奏请,准许授予弟侄、子孙,使之出官或转行,为“回授”。官员的服色,允许回授其父。还允许将官阶回授,用以封赠父母。

止法:官吏升转达到最高限制官阶,须待官职资格或军功,方许升转。

公:先公

君讳逵,字仲达,家晋阳。其谱云:隋文中子通之后,唐季避乱家濮阳,

君:以子口吻。全文所有“君”字,俱指代墓主王逵。

讳:名讳,平辈、晚辈、后人不得直称前人之名,称字避讳。

字:平辈相称用字,字与名多相关。如墓主,《尔雅》:“九达谓之逵”,名逵,字仲达。

家:聚族世居。家,近同今人之家族;室或户,近同今人之家。

晋阳:山西县名,今太原附近。

谱:记录世代祭祀、承继关系的宗谱,亦叫族谱、家谱。

隋:581—619,朝代名。

文中子通:王通,580—617,隋儒,字仲淹。门人私谥文中子。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603年见文帝上《太平十二策》,不见用。曾中秀才,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后弃官归里,著书讲学。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河汾道统”。著述多种,均佚。仅存宋阮逸注《中说》(《文中子》)10卷。在佛教盛行之际,起而力倡儒学。其学生中薛收、温彦博、杜淹、窦威、贾琼、姚义、杜如晦、陈叔达、房乔、魏徵、李靖、薛方士、裴晞、王珪、叔恬、董常、仇璋、程元备,俱为隋唐之交,一时之选。

后:后裔。

唐季:唐,朝代名。季,末期,伯仲叔季。也可反称季唐。

避乱:季世总是战乱频仍。

濮阳pu2:河南县名

故今为濮阳人。曾祖考温。祖考名犯濮王讳。考翰,赠尚书工部侍郎。

故:因由。

今为濮阳人:户籍、籍贯。

曾祖考、祖考、考:年齿高为老,嫡亲长辈死者为考。

名犯濮王讳:宋严讳,所以名不书。濮王,宋亲王。

赠:死后追封。

工部侍郎(从三品):六部长官尚书,副长官侍郎。

君幼学于母史氏,聪警绝人。及长,学于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年及进士第,为广济军司理参军,母丧去。

幼学:童蒙。

母史氏:母亲史氏。

聪警绝人:聪,听觉灵敏;警,心思反应机敏。绝,断、尽,含独特之意。人,其他人,人己、人我相对。

及:达到、到达。

长:青春期。

侍御史:(正七品)监察系统御史台官员,辅助御史中丞处理御史台事物,宋初兼知杂事。

高弁: 字公仪,濮州雷泽人。弱冠,徒步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至道中,以文谒王禹偁,禹偁奇之。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稍复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弛堤防,纵水所之,可省民力,且以扼契丹南向。议寝。知陕州,卒。弁性孝友。所为文章多祖《六经》及《孟子》,喜言仁义。有《帝则》三篇,为世所传。与李迪、贾同、陆参、朱頔、伊淳相友善。石延年、刘潜皆其门人也。

天禧三年:(1019年)真宗赵恒年号,古一朝多年号,至明始一朝一年号。

及进士第:唐宋科举科目繁多,进士科为其一科。举人皆布衣,殿试合格,按五甲等级,授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及进士第,即登一等科。

广济军:地方区划,与府、州同级。由军事辖区演化。广济军在今江西武穴。

司理参军:(从九品)各州司理院,任新及第进士或明经为司理参军,专治刑狱。州级长官下机构官职有幕职官(签厅、都厅):判官、推官、掌书记、支使等,属官:曹官(府院、州院):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主兵官,监当官四类。司理参军又称狱官,偏重刑犯审讯、案情核查、监狱管理。

母丧去:丁忧,官员遇父母丧,普通解职守丧三年(25月以上)。去,解职回家丁忧去。

姜遵知永兴军府事,取君主万年簿。万年令免官,君行令事,大去旧弊。

姜遵:(963--1030),字从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真宗咸平三年(1000)进士,为蓬莱尉。大中祥符中累迁监察御史。仁宗即位,知滑州,充京东路转运使,换京西路。天圣四年(1026),拜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六年,为枢密副使。七年,迁给事中。八年卒,年六十八。

知永兴军府事:湖南东南部。知事:使职差遣,各级官府首要行政长官。

取君主:纳用王逵主持。实任差遣。取,选取;在吏部选人档案里选取并被批准使用。

万年:县名。在今江西西部。

万年令:(从八品),地方官有寄禄官者为京朝管,由皇帝、中书门下及下设机构考核选用;无为选人,由吏部铨选差注。重要县用京朝管为知县事即知县,小县用选人为县令,更小县甚至不设令,主簿代行。知县、县令为县长官,主持县政务,实际即管理一县行政,有戍军则兼领军务。

主簿:(从九品)县级属官,掌出纳官物、销注簿籍。

免官:出问题被上级主管部门(吏部)罢免。

行令事:暂代执行。县长官有知县(县令)、县丞、主薄、县尉,如人少事简,可阙知县、县令、县丞,但不可阙主薄,而由主薄代行。

大去旧弊:赞词,成绩肯定有,不必很大。逵代令之际为宋初上升期,清廉实干风气尚可。

王文康公代遵,与安抚使王,转运使李紘皆荐君宜令万年,诏特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后不得为例。

王文康:曾纂《五代会要》三十卷。景淘年八月癸亥,枢密使王文康公薨。

安抚使:中书门下派出的巡视战乱、灾机地方的官员,相当于高于府州的“路”级官员,为路级军事长官。路级行政为派出机构,各使司管辖地域不尽同,事权亦有重叠,均向中书门下负责。安抚使司又称帅司。

转运使:路地方官员,前期掌财赋,有督查地方官吏;后期兼综边防、治安、钱粮、巡察,为路级主要行政长官。转运使司又称漕司。另有提点刑狱司(宪司、监司)、提举常平司(仓司),与转运使司同为路级民政主管,住地不同,辖区亦不尽同,事务有侧重、有重叠,均有互相监察及监察、举荐州县官员职责。

皆:都。汉字复用偏旁部首点划,字义俱有重复、重叠、共同、同样之意。

荐:推举。

宜:适合;能力具备,超越其他人选。

诏:官府下行文书,五品以上官员使用,由翰林学士院锁院起草,采用四六句文体。

特以为试:例外破格试用。

秘书省校书郎:(从九品)校勘书籍,订正讹误。寄禄官官职级别,以此身份职事差遣地方。从此王逵已由选人升迁为京朝管。

后不得为例:不是改制、变法,所以只是特例。非责难语词。套话。

晏殊为三司使,奏君为三司检法官。李谘代殊,会天圣十年掖庭火,谘任公具材用治宫室,五日而用足。仁宗闻而嘉之,迁秘书省著作佐郎。

晏殊:991—1055,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字同叔。幼以文名,工词。赐同进士出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宰相兼枢密使。贬任宋州(河南商丘南)时,兴学校,延用范仲淹教生徒。

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长官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位亚执政,号计相。

检法官:实职,非寄禄官系列。宋制度法律繁冗,负责向长官检索、提供具体案件适用法条。

奏:向上级书面言事,上书上及中央及皇帝。

李谘:

会:遇到一块。

天圣十年:(1032年)仁宗赵祯年号。

掖庭:宫嫔所居的皇宫中旁舍。掖通腋,两旁。

火:失火。

任:临时使用具体事务工作,非官亦非职事差遣。

具材用治宫室:整备材料修理重建房屋建筑。

用足:所用材料齐备。

仁宗:仁:庙号。(1022—1063任)年号: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闻而嘉之:知道之后予以表扬嘉奖。

迁:调动。本文为寄禄官升转。

著作佐郎:(从八品)寄禄官官职级别,高于校书郎。

王鬷知益州,取君佥书节度判官厅公事,迁秘书丞,通判益州事,迁太常博士。

王鬷:

益州:四川成都。

佥事、佥书公事:判官,州幕职属官,居幕职诸官之首。京朝管充任称签书节度判官或签书某州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协助长官治理郡政,办理司法、户籍版帐、管理属吏等具体事务。佥,通签。

秘书丞(正八品):寄禄官官职级别。

通判:知州,正长官;通判,副长官。

太常博士(从七品):寄禄官官职级别。

新都里胥捕罪人杀之,狱具当死,君求得其情,为奏谳,里胥得不死,蜀人以为德。入为开封府推官,赐绯衣银鱼。府史冯士元家富,善阴谋,广市邸舍女妓,以啗诸贵人,一时多与之亲。

新都

里胥:乡级胥吏。中国自古官、吏分别。官用士人;官主决策、管理、监督,用吏执行具体事务工作。早期吏用役人,服劳役之一类,后因官司事务渐繁且专业,县以上中高级吏改转用招募,吏也形成不同品级、专业、职能。里胥,多为本乡役人。

具狱当死

求得其情:探求获得实际情况。意有冤情。

奏谳

入:京师为中,地方为外,回京师为入。

开封府推官:开封府为四京府之一,地位重要,京府官员高一阶。推官,次于判官的幕职属官,与判官共同协助长官处理州政。

赐绯衣银鱼

府史:府官衙胥吏,较高级有令史、书令史等。府史,具体不详。

冯士元

善阴谋

广市

邸舍女妓

啗:食也,从口,臽声。读与含同。同啖,吃、咬。

诸贵人

一时

与之

会士元有罪系狱,君治之,竟其事,及诸贵人。以其故多得罪去者,或谓君祸始此矣。君笑曰:“吾知去恶人耳。”

系狱

治之

竟其事

以其故

去者

或谓

祸始此矣

恶人

出为湖南路转运使,蛮人归附。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小法。知虔州、池州、福州、扬州、江南西路转运按察使,迁尚书刑部员外郎,按知洪州卞咸抵其罪,改荆湖北路转运使。

湖南路转运使:荆湖南路

蛮人

归附

尚书祠部员外郎:正七品

坐小法

虔州池州福州扬州

江南西路

转运按察使

尚书刑部员外郎(正七品)

知洪州卞咸

抵其罪

荆湖北路

初,谏官李京尝奏君某事,及是,京以言事斥监鄂州税,闻君至,移病不出。君要谕之曰:“前事君职也,于吾何负哉?”卒与之欢甚。京死,又力赒京家,而奏官其子。

谏官

李京

某事

及是

以言事斥

监鄂州税

移病不出

要谕

前事君职也,于吾何负哉

卒:边缘的最基层人员、组织,引申为末端,意近最后、终于。

欢甚

力赒:以财物救济

奏官其子

改河东转运使,赐紫衣金鱼,坐小法,知光州,逾月迁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徐州。是时山东大饥,君所活数万人,收遗骸为十二冢葬之,亦数万。

光州

逾月

兵部员外郎正七品

徐州

是时

山东

大饥

所活数万

收遗骸为十二冢葬之

是时富丞相弼为京东东路安抚使,自为文祭其冢。

富丞相弼

京东东路安抚使

自为文祭其冢

明年,迁尚书工部郎中、淮南转运使。岁饥,又多所全活。

明年

尚书工部省郎中:从六品

淮南转运使

岁饥

多所全活

就加直昭文馆,知越州浙东兵马钤辖,迁尚书刑部郎中,判刑部,加直龙图阁、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兵马钤辖,濬渠为水利,又开新河通漕,公私便之。请知兖州,坐法免。

直昭文馆

越州

浙东兵马钤辖

刑部郎中:从六品

判刑部

直龙图阁

荆南府

荆湖北路

濬:疏通;渠,水利

开新河

通漕

公私便之

兖州

免,坐法免

起知金州,提举兖州景灵宫,知莱州,迁尚书兵部郎中,知西京,留司御史台,提举崇福宫,皆不赴,遂乞致仕。

金州(陕西安康)

提举兖州景灵宫

兵部郎中(从六品)

莱州

西京

留司

御史台

崇福宫

不赴

遂乞致仕

居郓州,熙宁五年四月癸亥终于郓州昭庆坊之私第,享年八十有二。有文集五十卷。

郓州

熙宁:神宗(1067—1085在位)第一个年号1068-1077,第二个元丰1078—1085

癸亥

昭庆坊

私第

享年

八十有二

文集、卷

君娶朱氏、贾氏、高氏。高氏封长安县君,其父弁,君所从学者也。皆先卒。

娶朱氏

封长安县君

所从学

皆先卒

有子五人。子骏,卫尉寺丞。子渊,郓州寿张主簿。子建,河南伊阙尉。子皋、子英,未仕也。女七人,适蕲州黄梅令李纲、尚书职方员外郎马渊、中班殿直侍其珪、进士程行、大理寺丞刘士邵、邓州穰县主簿李毅、进士张伉。

卫尉寺丞

郓州寿张主薄

河南尹阙尉

未仕

女七人

蕲州黄梅令

尚书职方

中班殿直侍

进士

大理寺丞

邓州穰县

君为人志意广博,好智谋奇计,欲以功名自显,不肯碌碌。所至威令大行,远近皆震。

为人

志意广博

智谋奇计

欲以功名

自显

不肯碌碌

所至威令大行

远近皆震

然当是时,天下久平,世方谨绳墨,蹈规矩,故其材不得尽见于事,而以其故,亦多龃龉,至老益穷。然君在撼顿颠疐之中,志气弥厉,未尝有忧戚不堪之色,盖人有所不能及者也。君尤笃于好善,一时与之游者,皆当世豪杰、知名之士。若予者,亦君之所厚。故君之葬,其子来属以铭,而予不得辞也。君葬于其卒之岁某月某甲子,而墓在郓州之某乡某原。铭曰:

维特材,志横出。世拘牵,困羁馽。见事为,万之一。形则潜,名不没。

王公,名逵,字仲达,家住晋阳。王氏家谱上说:他们家族是隋代文中子王通的后人,唐代末年因躲避战乱而移居濮阳,所以现在是濮阳人。

王公年幼时跟从母亲史氏学习,聪明机警,超群出众。等到年长,求学于侍御史高弁。天禧三年考中进士,做广济军司理参军,因母丧离职。姜遵掌管永兴军府事务,选用王公做万年县主簿。万年县令被免官后,王公兼摄县令之职,大除旧弊。王文康(注:王文康,王曙,字晦叔,谥文康)接替王遵(职位),与安抚使王沿、转运使李舷都举荐王公,认为他适合做万年县令,皇帝下诏特地让他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掌管万年县事务,但今后不可以再这样做。晏殊做三司使,向皇帝上奏,让王公做三司检法官。李谘接替晏殊(职位),适逢天圣十年掖庭宫火灾,李谘就任用王公备办材料修建宫室,只用了五天资财就已齐备。仁宗听说这事后嘉奖他,升任他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新都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抓捕有罪者时把他杀了,罪案已定(案件具结),判处死罪,王公得到了这个情况,上报案情,里胥得以不死,蜀人认为他仁德。

入朝任开封府推官,受赐绯衣银鱼。府史冯士元家里富有,善于暗中谋划,买来很多客店歌女,用来利诱显贵之人,一时间很多人与他亲近交往=恰逢冯士元有罪被囚禁于牢狱,王公惩处他,追究这件事,牵扯到这些显贵之人,因为这个缘故,冒犯了显贵,他们大多疏远了王公。有人说他祸患从此开始了,王公笑着说:‘‘我认为远离了恶人。’’出京做湖南路转运使,南方少数民族归顺。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因小错而触犯刑法获罪。主管虔州、池州、福州、扬州江南西路转运按察使事务,后任尚书刑部员外郎,查办洪州知州卞咸使他抵偿其罪,改任荆湖北路转运使。

当初,谏官李京曾经上书陈说王公某事,到这时,李京因为进谏之事被放逐为鄂州税监(督察鄂州税务),听说王公到此,上书称病,闭门不出。王公约请并告诉他说:“以前的事情是出于你的职责,对我有什么对不起的呢?’’终于同他密切交好。李京死后,王公又尽力接济李京一家,并日寒朝廷让李京的子做官。

改任河东转运使,受赐紫衣金鱼,因小错而触犯刑法获罪,主持光州事务,一月后升任尚书兵部员外郎,主持徐州事务。这时山东大饥,王公救活的百姓有几万人;收集遗骸,修建十二座坟墓埋葬起来,也有几万人。升任尚书刑部郎中,疏通沟渠,兴修水利,又开挖新河,开通漕运河道,公家和百姓对此都感觉便利。熙宁五年逝于私第,享年八十二岁。

8条关于黄河的成语+翻译,3条俗语谚语,2条历史传说,1个环保问题

一、成语: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有如白水】指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二、俗语谚语:1、不到黄河心不死;2、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历史传说:1、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有个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和黄荷一般大小。老头将男孩带回家,给他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老头便把美丽贤慧的黄荷嫁给了黄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老头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也吃不进去,急得一家人团团转,又求神,又请医,还是治不好老头的病。这事乐坏了一个对黄荷不怀好意的财主,财主叫人装神弄鬼,说什么,要治地好老头的病,除非用悬崖草,河底沙做药引子,小两口一听便各自去取药引子,黄河去河底取沙,黄荷去悬崖摘草。

谁知黄河一去不复返,淹死在河里,家里人知道后哭的死去活来,不久,黄荷的爹娘相继去世,财主一见时机到了,便千方百计的迫使黄荷嫁给他,黄荷为给爹爹报仇,就假装同意,不过她让财主向黄河取沙的那条河叫三声"爷爷"那天,黄荷全身洁白,站在河边,泪水象断了线的珠子,在财主面对黄河叫"爷爷"的当儿,她乘财主不注意,将他推入河中,然后自己也跳进去,河水马上掀起大浪,浑浊汹涌,气势逼人....

从此,黄河的水再也没有清过,好象日夜向人们诉说着黄荷的不幸遭遇.......

2、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四、环保问题:.黄河如今断流缺水的现状如何?造成的原因有哪些?黄河水污染的现状是怎样的?造成的原因有哪些?答:国家对黄河流域内的水污染应由统一部门监测、管理并发布相关数据,受权的部门应摒弃部门利益。同时,国家对于水环境应加强规划和立法工作,考虑全流域的管理,综合治水,统一监管,统筹协调解决,由区域管理上升到流域管理,解决目前出现的包括部门扯皮、立法分散等在内的问题。

成语:(1)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2)负石赴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3)河不出图。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4)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5)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6)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7)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8)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俗语谚语:(1)跳进黄河也洗不清。(2)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3)黄河的水,长江的浪——源远流长

历史传说:(1).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宽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该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龙。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2).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环保问题:(1)黄河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其形成原因是:通常的河道是河道底要低于其流经的地面的。而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情况差,导致大量的泥沙被带走,而到了下游,流速变缓,于是大量的泥沙就沉积了下去,几千年常此积累,堆积在河床上,致使河床升高,地上河就此形成了。

地上河发生决堤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比一般河流和水库大大增加,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他方面包括:不易于引水灌溉,筑堤防洪工程量和难度逐年增加,不利于水陆交通成网航运不便!

(2)黄河的水污染。这个自己总结吧。

俗语、谚语

【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跳在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跳在黄河也洗不清】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不到乌江不尽头】犹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不到乌江不肯休】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不到乌江心不死】犹不到黄河心不死。同“不到乌江不尽头”。

成语

【长江大河】指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山河】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担水河头卖】河:黄河。到黄河边卖水。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山带砺】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海宴河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江淮河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砺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山河带砺】山:泰山;河:黄河;带:衣带;砺:磨刀石。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俟:等待。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有如白水】指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中流底柱】中流:河流中央。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三、历史传说:1、从前,有个打渔的老头,他有个女儿叫黄荷。有一天,老头在河中捞起一个小男孩,这男孩和黄荷一般大小。老头将男孩带回家,给他起了个名子叫黄河。黄河渐渐长成了一个英俊威武的小伙子,老头便把美丽贤慧的黄荷嫁给了黄河。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老头突然得了一种病,什么也吃不进去,急得一家人团团转,又求神,又请医,还是治不好老头的病。这事乐坏了一个对黄荷不怀好意的财主,财主叫人装神弄鬼,说什么,要治地好老头的病,除非用悬崖草,河底沙做药引子,小两口一听便各自去取药引子,黄河去河底取沙,黄荷去悬崖摘草。

谁知黄河一去不复返,淹死在河里,家里人知道后哭的死去活来,不久,黄荷的爹娘相继去世,财主一见时机到了,便千方百计的迫使黄荷嫁给他,黄荷为给爹爹报仇,就假装同意,不过她让财主向黄河取沙的那条河叫三声"爷爷"那天,黄荷全身洁白,站在河边,泪水象断了线的珠子,在财主面对黄河叫"爷爷"的当儿,她乘财主不注意,将他推入河中,然后自己也跳进去,河水马上掀起大浪,浑浊汹涌,气势逼人....

从此,黄河的水再也没有清过,好象日夜向人们诉说着黄荷的不幸遭遇.......

2、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四、环保问题:.黄河如今断流缺水的现状如何?造成的原因有哪些?黄河水污染的现状是怎样的?造成的原因有哪些?答:国家对黄河流域内的水污染应由统一部门监测、管理并发布相关数据,受权的部门应摒弃部门利益。同时,国家对于水环境应加强规划和立法工作,考虑全流域的管理,综合治水,统一监管,统筹协调解决,由区域管理上升到流域管理,解决目前出现的包括部门扯皮、立法分散等在内的问题。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河汾门下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