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病势尪羸的意思及解释_0

形容成语病势尪羸的意思及解释

病势尪羸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病势尪羸:病势严重,身体瘦弱。尪羸:瘦弱。尪,读作:wāng,基本字义是跛、脊背抄骨骼弯曲的意思百。羸,读作léi,字义也是瘦弱的意思。古人句中有用到,如,杜甫《雨》诗:"穷荒益自卑,飘泊欲谁诉;尫羸愁应接,俄顷恐违迕。"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世有尩羸而寿考,亦有盛壮而暴亡。"

造句:想到爷度爷病势尪羸,他不由得黯然流泪。

形容瘦弱的成语

【敝车羸马】:敝:破;羸:瘦弱。破车劣马。比百喻清廉俭朴。

【敝裘羸马】:敝裘:破旧的皮衣;羸马:瘦弱的马。穿着破皮衣,骑着瘦弱的马。比喻行路的辛苦。

【弊车羸马】: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病骨支离】:支离:度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问。

【病势尪羸】:尪羸:瘦弱。病势严重,身体瘦弱。

【鹄面鸟形】:鹄:天鹅。形容面容憔悴,身体瘦弱。

【枯瘦如柴】: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

【羸形垢面】:羸:瘦弱;形:身体;垢:答肮脏。瘦弱的身体,肮脏的外表。形容穷苦不堪的样子。

【眇小丈夫】:眇:微小。指身材矮小瘦弱的男人。也指见识短浅的男人。

【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内,暗示相思之深。

【如不胜衣】:胜:容能承受,能承担。身体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形容身体瘦弱。也形容谦退的样子。

【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

【瘦骨零丁】:形容人瘦弱孤单的样子。

关于“三国”的成语

三国成语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卓绝的军事和政治谋略,摇曳多姿的人物风采,而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

三顾茅庐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敦请他辅佐自己打江山,求贤心切,三次拜访隐居在隆中草屋里的卧龙诸葛孔明。后用次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或访问。

初出茅庐诸葛亮看到天下战乱不息,百姓苦难深重,答应出山,就和刘备同回新野。此时,曹操派大军攻陷了刘表次子驻守的荆州,又来攻打刘备。刘备兵单将寡,形势危急,诸葛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当时人们以诗赞颂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舌战群雄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魏军见诸葛亮尚在,弃甲逃命,溃不成军。两日后,司马懿方知车上是木人。此成语形容诸葛亮的装束,也形容谋士镇定自若的潇洒风度。

鼎足三分赤壁一战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五三方激烈斗争,最后却“权归司马”结束了三国纷争局面。所以,《三国演义》的结尾两句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射是以鼎的三足比喻三方分立相持的局面。

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等成语,就不多说了~~~~

桃园三结义

捉放曹操

温酒斩华雄

小霸王孙策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赤壁大战

大意失荆州

火烧连营

三国归晋

桃园三结义

捉放曹

温酒斩华雄

割须断袍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大意失荆州

火烧连营

三国归晋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白骨露野〗成语典故: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

〖闭门思愆〗成语典故:《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

〖兵贵神速〗成语典故:兵之情主速。《孙子·九地》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步罡踏斗〗成语典故:[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白圭无玷〗成语典故:如彼白圭,质无尘玷。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别鹤孤鸾〗成语典故:王昭、楚妃,千里别鹤。三国魏·稽康《琴赋》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晋·陶潜《拟古》诗

〖不遑宁息〗成语典故: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三国志·吴书·韦曜传》

〖变化如神〗成语典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变化如神。裴松之注引《魏书》

〖变化无方〗成语典故: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小,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不护细行〗成语典故: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语出《书·旅獒》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不毁之制〗成语典故:而未著不毁之制,惧论报德之义,万世或阙焉,非所以昭考示后世也。《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纪》

〖百举百捷〗成语典故: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百举百全〗成语典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兵精粮足〗成语典故: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比肩齐声〗成语典故: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三国志·吴书·吾粲传》

〖比居同势〗成语典故:树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三国·蜀·诸葛亮《兵要》

〖比肩相亲〗成语典故: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三国时,吴国海盐有个叫陆东的人,娶妻朱氏,夫妻互助互爱,同心同意,人称“比肩人”。

〖不急之务〗成语典故: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三国志·吴书·孙和传》

〖不可造次〗成语典故: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

〖闭门思过〗成语典故: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汉书·韩延寿传》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

〖半面之旧〗成语典故: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晋·袁彦伯《三国名人序赞》

〖半面之交〗成语典故: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晋·袁彦伯《三国名人序赞》

〖百里才〗成语典故: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髀里肉生〗成语典故:《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

〖表里受敌〗成语典故: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

〖避李嫌瓜〗成语典故: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三国·魏·曹植《君子行》

〖百里之才〗成语典故: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三国志·蜀志·蒋琬传》

〖兵疲意阻〗成语典故: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不求闻达〗成语典故:不求闻达于诸候。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并驱争先〗成语典故: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髀肉复生〗成语典故:《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

〖背若芒刺〗成语典故: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兵刃相接〗成语典故: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臣所止,惧兵刃相接。《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

〖拔十失五〗成语典故: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冰散瓦解〗成语典故:《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嘏对曰”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战略》

〖病势尪羸〗成语典故: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

〖不世之略〗成语典故: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变生肘腋〗成语典故: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成语典故: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按兵束甲〗成语典故: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案兵束甲〗成语典故: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安堵乐业〗成语典故: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三国·魏·钟会《檄蜀文》

〖哀感顽艳〗成语典故: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

〖懊悔无及〗成语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傲慢少礼〗成语典故: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

〖傲慢无礼〗成语典故:视人君相忤,是乃祀所谓傲慢;傲慢则无礼,无礼则不臣,不臣则犯罪,犯罪则陷不测矣。《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裴松之注引孙皓侍中李仁之言

〖傲睨得志〗成语典故: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昂然而入〗成语典故:须臾,李恢昂然而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

〖爱人好士〗成语典故: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爱日惜力〗成语典故:且志士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昂然直入〗成语典故:何进昂然直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安世默识〗成语典故: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诫不足怪。三国·魏·孔融《荐祢衡表》

〖安身为乐〗成语典故:安身为乐,无忧为福。《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安身之处〗成语典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安身之地〗成语典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

〖安危与共〗成语典故: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

〖哀喜交并〗成语典故:哀喜交并,不知所措。《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傲贤慢士〗成语典故: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背本就末〗成语典故: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三国志·蜀志·吕凯传》

〖不避艰险〗成语典故: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步步为营〗成语典故: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

〖败不旋踵〗成语典故: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唐·卢照邻《三国论》

〖败兵折将〗成语典故:袁本初败兵折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

〖不辨真伪〗成语典故:馋言三至,慈母不亲;愤愤俗差别,不辨真伪。三国·魏·曹植《当墙欲高行》

〖不测风云〗成语典故: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包藏奸心〗成语典故: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半筹莫展〗成语典故: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

〖弊车羸马〗成语典故:繇伯父宠为汉太尉。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刘繇传》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

〖不成体统〗成语典故: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不测之祸〗成语典故:何以专为佞邪,秽尘天听?宜自改厉。不然,方见卿有不测之祸矣。《三国志·魏志·陆凯传》

〖悲从中来〗成语典故: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不此之图〗成语典故: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

〖不次之图〗成语典故: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不臣之心〗成语典故:是时术阴有不臣之心,不利国家有长主,外托公义以答拒之。《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晋书·周处传》

〖博采众议〗成语典故: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不得不尔〗成语典故: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

〖宝刀不老〗成语典故: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

〖不待蓍蔡〗成语典故:公达潜朗,思同筮蔡。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挑灯夜战,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走麦城,水淹七军,桃园结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女博士2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47.竖子成名70.斗酒只鸡

2.清尘浊水25.釜中之鱼48.掩目捕雀71.冢中枯骨

3.平视获罪26.升堂拜母49.龙骧虎步72.捉刀人

4.煮豆燃萁27.少女风50.阔步高谈73.太丘道广

5.才高八斗28.生子当如孙仲谋51.五字客74.难兄难弟

6.司马昭之心29.中圣人52.坐谈客75.同恶相济

7.去梯之言3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53.坐不窥堂76.蓝田生玉

8.穷鸟入怀31.梁上君子54.坐不安席77.木奴

9.扇火止沸32.求田问舍55.作奸犯科78.枕石漱流

10.哭竹生笋33.百里才56.乐不思蜀79.十鼠同穴

11.青白眼34.长林丰草57.弊车赢马80.巾帼

12.穷途之哭35.池中物58.吴下阿蒙81.心膂爪牙

13.青蝇吊客36.倒屣59.髀肉复生82.开门揖盗

14.引咎责躬37.浮瓜沉季60.闻雷失箸83.方寸

15.引虎自卫38.覆巢之下岂有完卵61.望梅止渴84.不谋而同

16.牵裾而谏39.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62.相斫书85.车载斗量

17.迅风振秋叶40.官渡柳63.神伤86.双珠

18.言过其实41.怀橘64.荀令香87.日月入怀

19.轻财好施42.枯树生华65.悬棒88.形影相吊

20.青蝇染白43.还鮓66.云中白鹤89.秉烛夜游

21.穷兵黩武44.老牛舐犊67.的卢马90.留犊

22.三马同槽45.捋虎须68.玉山倾倒

23.三余46.虱处裈中69.衣绣昼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梦中杀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计.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才兼文武,独步一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知遇之恩,投桃报李.隆中对策,审时度势.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舌战群儒,力排众议.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空城妙计,化险为夷.七擒七纵,有胆有识.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苦心经营,不遗余力.事必躬亲,日理万机.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继无人,此恨何及.武圣关羽,义薄云天.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同生共死,披肝沥胆.身在曹营,忠心在汉.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知恩图报,仰不愧天.刮骨疗毒,处之泰然.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水淹七军,智勇双全.位高权重,志得意满.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败走麦城,虎落平川.三强会战,临军对阵.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刀枪林立,剑戟森森.风猛火烈,流急水深.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血海尸山,触目惊心.曹军败北,豕突狼奔.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案兵束甲安堵乐业哀感顽艳懊悔无及傲慢少礼

傲慢无礼傲睨得志傲睨自若爱人好士爱日惜力

昂然直入安身为乐安身之地安危与共傲贤慢士

背本就末不避艰险败不旋踵包藏奸心弊车羸马

半筹莫展不成体统不测之祸悲从中来博采众议

不得不尔宝刀不老倍道而进白骨露野闭门思愆

兵贵神速步罡踏斗别鹤孤鸾不遑宁息变化如神

不护细行百举百捷百举百全兵精粮足比肩齐声

不急之务髀里肉生表里受敌避李嫌瓜百里之才

不谋而合不谋而同闭门思过半面之交半面之旧

不求闻达并驱争先髀肉复生背若芒刺拔十得五

班师回朝拔十失五冰散瓦解变生肘腋波涛汹涌

兵无常形并威偶势半信不信半信半疑抱薪救焚

不习水土把薪助火饱学之士拨云雾见青天抱玉握珠

不置褒贬秉烛待旦不足介意别作良图不知所措

不知所云不知所言不足为虑炳烛夜游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伯仲之间残暴不仁成败得失成败利钝

赤膊上阵崇本抑末才薄智浅踌躇不决长才广度

尺寸可取初出茅庐出处殊途唇齿相依唇齿之邦

车殆马烦乘肥衣轻重规迭矩操翰成章沧海横流

形容人生病以后的成语

病病殃殃[bìngbìngyāngyāng]

基本释义

形容病了很久,身抄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也说病殃殃、病病歪袭歪

病势尪羸[bìngshìwāngléi]

基本释义

尪羸:瘦弱。病势严重,身体瘦弱。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

弱如扶病知[ruòrúfúbìng]

基本释义

扶病:支持病体。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形道容身体非常虚弱。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红若施脂,弱如扶病,近乎闺阁风度,故以女命名。”

含病的三字词语,ABB式的,也形容人没活力,病是第一个字。拜托各位了

中文名zhidao称

病恹恹

外文名称

weakwithsickness

拼音

bìngyānyān

出处

[开花的课桌]

bìngyānyān

.weakwithsickness;sicklyinappearance;sicklycomplexion

解释:?1.亦作"病厌厌"。2.病弱精神不振。

造句:1.他看起来病恹恹的,专而感觉甚至更不好。

2.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属丝春天的踪迹?--王连明[开花的课桌]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草船借箭(周瑜诸葛亮)

三顾百茅庐(刘关张诸葛亮)

路人皆知(司度马昭)

鞠躬尽瘁(诸葛亮)问

舌战群儒(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答周瑜刘备孙权赵云)

羽扇纶巾(诸葛亮)

鼎足三分(魏蜀吴)

纸上谈兵(马谡)

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

白帝托孤(刘备诸葛亮)

一亲芳泽(曹植版)

七步成诗(曹植)

不由分说(郭汜)

不知所云(刘表)

不容偏废(魏延)

趁虚而入(袁绍)

五内如焚(蔡琰)等等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969889.html?fr=qrl&cid=218&index=2

这个网站有权一些

〖懊悔无及〗成语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傲睨得志〗成语典故: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昂然而入〗成语典故:须臾,李恢昂然而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

〖昂然直入〗成语典故:何进昂然直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安身之处〗成语典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安身之地〗成语典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

〖傲贤慢士〗成语典故: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步步为营〗成语典故: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

〖败兵折将〗成语典故:袁本初败兵折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

〖不测风云〗成语典故: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回“李定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半筹莫展〗成语典故: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

〖不成体统〗成语典故: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不此之图〗成语典故: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

〖不次之图〗成语典故: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宝刀不老〗成语典故: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

〖步罡踏斗〗成语典故:[孔明]日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兵精粮足〗成语典故: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不可造次〗成语典故: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

〖兵疲意阻〗成语典故:诸公不知兵法,备乃世之枭雄,更多智谋,其兵始集,法度精专,今守之久矣,不得我便,兵疲意阻,取之正在今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病势尪羸〗成语典故:此正如病势尪羸已极之时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

〖不世之略〗成语典故: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避凶就吉〗成语典故: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轻举妄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6回

〖避嫌守义〗成语典故: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

〖把薪助火〗成语典故: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

〖饱学之士〗成语典故: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胜事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拨云雾见青天〗成语典故: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不置褒贬〗成语典故: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别作良图〗成语典故: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出榜安民〗成语典故:请后主还宫,出榜安民,交割仓库。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

〖赤膊上阵〗成语典故: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才薄智浅〗成语典故: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

〖踌躇不定〗成语典故: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踌躇不决〗成语典故: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草船借箭〗成语典故: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

〖尺寸可取〗成语典故: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

〖初出茅庐〗成语典故: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唇齿之戏〗成语典故:足下深知安邦定国之道,何在唇齿之戏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乘其不备〗成语典故: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赤身裸体〗成语典故: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

〖赤身露体〗成语典故: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初生之犊不惧虎〗成语典故: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三国演义》第七四回

〖才疏智浅〗成语典故: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尘头大起〗成语典故:山后尘头大起,必有伏兵。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

〖赤体上阵〗成语典故: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

〖才望兼隆〗成语典故:今卿亦须荐一才望高隆者,代卿为妙。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残贤害善〗成语典故: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

〖村野匹夫〗成语典故: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

〖东冲西突〗成语典故: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三国演义》第七一回

〖得而复失〗成语典故: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大获全胜〗成语典故:玄德大获全胜,引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大吉大利〗成语典故:孔明曰:‘来意亮已知道了。适间卜《易》,得一大吉大利之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

〖大计小用〗成语典故:孔明连夜驱兵,真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兵,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丁宁告戒〗成语典故: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

〖刀枪剑戟〗成语典故: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大仁大义〗成语典故: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也大仁大义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

〖胆丧心惊〗成语典故: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低头丧气〗成语典故: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等闲人物〗成语典故:操还营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于是有退兵之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1回

〖等闲视之〗成语典故: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等闲之辈〗成语典故: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等闲之人〗成语典故: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五回

〖大雨滂沱〗成语典故: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行装尽湿。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

〖大言欺人〗成语典故:军败于当阳,詈穷于夏口,亘亘求救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地远山险〗成语典故: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明日复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蠹政病民〗成语典故:时皓〔孙皓〕居武昌,扬州百姓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陆凯上疏谏曰:‘……又左右皆非其人,群党相挟,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抵足而眠〗成语典故: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

〖抵足而卧〗成语典故:一日,众官皆散,权(孙权)留鲁肃共饮,至晚同榻抵足而卧。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

〖灯烛辉煌〗成语典故: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大展经纶〗成语典故: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成语典故: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

〖恩荣并济〗成语典故: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恩怨分明〗成语典故: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反败为胜〗成语典故: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

〖法不徇情〗成语典故: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纷纷穰穰〗成语典故:孔明端坐于帐上,只见蛮兵纷纷穰穰,解到无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

〖反覆无常〗成语典故:操曰:‘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三国演义》第三三回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语典故: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封金挂印〗成语典故:[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三国演义》第二七回

〖反客为主〗成语典故: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凤毛鸡胆〗成语典故: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

〖繁礼多仪〗成语典故: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费力劳心〗成语典故: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

〖放龙入海〗成语典故: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成语典故: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0回

〖奋武扬威〗成语典故:[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三国演义》第一一○回

〖拂袖而起〗成语典故: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

〖放鱼入海〗成语典故: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滚鞍下马〗成语典故:良久,见一员小将,白袍银铠,滚鞍下马。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各霸一方〗成语典故: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

〖骨颤肉惊〗成语典故: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深奥血污……不知主何吉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

〖盖地而来〗成语典故: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写‘天公将军’。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

〖割恩断义〗成语典故: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股肱心腹〗成语典故: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

〖葛巾布袍〗成语典故: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

〖国家大计〗成语典故: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病势尪羸的意思及解释_0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