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溺爱不明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溺爱不明的意思及解释

溺爱是怎样毁掉一个人的

古语说,“慈母多败儿”。联想到我们身边的许多案例,就会发现,这句话还真的有几分道理。

《后汉书。仇览传》中,有一个“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故事,讲的就是古代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一直受到母亲的娇惯,但他由撒娇而顶嘴,由顶嘴而骂母亲,最后竟发展为打母亲。一天他见一只母牛的奶子鲜血淋淋,原来是被小牛犄角触伤了,听见别人说“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连畜生都不如。”发现大伙是在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才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红楼梦》中的薛蟠,由于他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从而导致他游手好闲,成为败家子。

这些,都说明了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巨大危害。那么,什么是溺爱呢?

所谓溺爱,即不管对错,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一味惯着孩子。那么,有哪些行为比较明显地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呢?

首先,包办负责孩子所有事情。这里的包办负责,主要表现为:父母把孩子的衣食住行完全安排好,不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同时,完全阻断孩子的选择权,由父母决定孩子的去向意愿。

第二,对孩子袒护过度,也是溺爱孩子的表现。父母呵护孩子,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错误是孩子自身造成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应该由孩子自己来负责,但有好多父母偏偏不这样。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强奸案,梦鸽女士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袒护孩子的表现。

另外,溺爱孩子还体现在孩子的特殊待遇上。不管什么好吃的,首先都给孩子吃;家里有好玩的,也是先给孩子玩。长期下来,会让孩子习以为常,从而养成自我中心的坏毛病。

溺爱有毒,溺爱不是有形的物质,为何说它有毒呢?其实指的就是溺爱这种行为如同毒品一般,给孩子带来的只有无穷尽的坏处而没有好处。而美国父母,在宠爱孩子上,就有自己的原则。

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在踢足球的过程中不小心摔倒了,划破了皮。一位中国妈妈走过来心疼地说:“孩子我们回家,妈妈给你敷药,这个足球,把宝贝弄伤了,真是个坏足球!”孩子乖巧地点了点头。而旁边的美国妈妈,则表示不同意中国妈妈的看法,她告诉中国妈妈说:“应该关心他并且告诉他防守的方法,让他下回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是责怪足球!”很显然,美国妈妈的做法更加科学;而中国妈妈的做法,将孩子自己的过错,怪罪到足球的身上,显然属于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这样只会让孩子形成不正确的责任观。

溺爱最突出的危害,可以说是造成了孩子们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从小就在父母庇护中成长的孩子,尝到的永远是生活中的甜,而不知道生活中的苦。受伤了,有父母的悉心呵护;犯错了,有父母的不责怪;想要某样物品,父母立刻满足,最终导致的就是他们期望不劳而获的想法。

日复一日,只会造成孩子们浓厚的自我中心观念,凡是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愿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往往容易走向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极端。

溺爱的另一种危害,是导致孩子的能力低下。学习知识是为了用于生活上。父母一味的溺爱,其实不是对孩子的关怀,更多的是阻碍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发展能力。当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而被淘汰。

溺爱的危害如此之大,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过分的关心。家长可以参考以下的一些做法:

1、不有求必应

围绕孩子转,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这样只会让孩子进尺得寸。当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时,父母一定要慎重考虑,合理的就满足,不合理的要硬起心肠拒绝他。

2、不过分保护

孩子只有脱离了大人的庇护,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勇敢的探索。在《爸爸去哪儿》中,我们会发现,当爸爸们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就会依赖爸爸,很多能够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去做,相反,当他们离开了爸爸的庇护,反而变得飞信那个勇敢好学,Cindy前后的转变就是最好的明证。

因此,家长要勇于把孩子推出去,让他们走出家门,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尤其是夏令营之类的,能够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意志。同时,父母应该鼓励宝宝自由地探索和研究,比如在家里为宝宝单独开辟一块场地,里面有安全标号的柜橱和抽屉,可以让宝宝随意去探索。

3、不包办代替

父母应该放心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事事都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养成独立的好习惯。

关于溺爱的成语

【溺爱不明】:nìàibùmíng,溺爱:十分宠爱。形容对子孙或晚辈过分宠爱,看百不到他们的缺点。作谓语、宾语;用于长辈对晚辈等。

【爱非其道度】:àifēiqídào,对某人很喜爱,但所用的方法不对头。多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知作宾语;指溺爱。

【娇生惯养】:jiāoshēngguànyǎng,娇:爱怜过甚;惯:纵容,放任。从小就道被溺爱、娇养惯了。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从小就被溺爱。

【孤犊触乳】:gūdúchùrǔ,原意是独生子因溺爱,助长了骄气,父母反专受其害。后比喻无依无靠的人请求别人的援助。作属谓语;比喻无依无靠的人思慕亲人。

为什么溺爱是一种潜在的伤害?

溺爱同溺水一样,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讲,是十分危险的。所不同的是,人们更容易避免溺水,因为水与陆地是有边界的,易于辨认,再说,人还可以学会游泳。多少能在水里坚持一会儿,即使不慎落水,也还可以自救。而溺爱则不同,人们渴望爱,也愿意掉进爱里,真爱和溺爱又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溺爱常常具有更大的诱惑力,像磁石一样吸引你掉进他的陷阱里。一旦有朝一日你意识到了要爬出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天鹅效应

天鹅效应就是溺爱。溺爱是中国人传统的育子弊病,但中国又自古反对溺爱,自古就有“慈母败子”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就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溺爱。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兼有“过分”和“淹没”的意思,过分的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他们。古人云:“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爱之,其实仇之。”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韩非子有句话:“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这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爱子女之情的,但是,只有爱,不一定能教育出好孩子来。

我国自古就有不溺爱孩子的家教之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唐代诗人罗隐有两句赠友诗:“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他推崇的是为国家大计要不惜肝胆涂地。却万万不要为子孙谋家财。林则徐写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留钱给他干什么,他本来就很贤慧和聪明,我把钱和财产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奋斗的意志。子孙不如我,那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留的钱越多,他就越是胡作非为,越是增加其过错。

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喝一口母亲的奶,他母亲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掉,他这样做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无独有偶,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盗窃的少年被当场捉住,反绑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痛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过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不孝,犯了罪还不够。还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第一次偷了同学的写字板回来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我就不至于胆子越来越大,现在要被牵去处死。”

《古今谭概》一书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鸟以后,它很喜欢,生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权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就把小翠鸟掏走了。

巴尔扎克笔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面粉商人高老头十分娇惯女儿,他把大部分财产做了陪嫁,让女儿挤进上流社会,过贵妇人的奢侈生活,为使女儿快活,他替女儿的情人还了债,帮助女儿与人通奸。可是,出嫁的女儿,在榨取了父亲的最后一点养老金后,就把他当榨干的柠檬一样,无情地抛弃了。

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呵护有加,爱护过度成了家庭教育的主流,这就是溺爱型教育。溺爱就是非理性的过度宠爱、迁就、姑息孩子的态度。具体表现为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过度保护,视为家庭的中心人物;对孩子的人性、骄横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生活上让孩子吃独食,包办代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护短”等。

家长一定要吸取前车之鉴,客观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孩子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父母要能客观对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不能为孩子掩丑护短。有的父母对孩子的错误百般庇护,缺点百般掩饰,结果孩子的小错酿成了大错,小缺点变成了大毛病。正确的爱应是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能防微杜渐,禁于未发之时。

其实溺爱是一种剥夺,又是一种罪孽,它可能制造无能或残疾而留下生命的遗憾,殊不知智力与能力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

溺爱带来无能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们中国的一些孩子受家庭的传统式教育而显得畸形发展。孩子是爹娘的一块心头肉,可以说孩子从他(她)降临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深深地系在爹娘的心里。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能够发展到溺爱的程度。比如说。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肯定要急忙跑过去把(他)(她)扶起来,还要用甜蜜的语言抚慰一下孩子跌倒的心灵。于是乎,传统的家庭溺爱式教育开始付诸实行。孩子吃饭,爹娘给他(她)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爹娘给他(她)被子铺下,尽管这些孩子已八九岁有余。

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伴随了多半生或者一生。而我们看看美国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往往是不同于我们中国的。

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上前扶他(她)。从这点根本上反映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本来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这种疼爱如果一旦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常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而成就一个孩子。但我们中国的有些家长常常是孰视无睹。这不但害了孩子,而且害了父母。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A、家庭B、学校C、社会,而A选项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人来到世上首先见到的就是父母。难怪我们从小首先开始学的称呼就是“妈”或者“爸”,其次才是“叔”“伯”“舅”等等,至于以后的老师朋友之类更是很远。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已经抹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能力。诚如这样一个故事:说中国科学院有位博士生,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但因他不知如何吃饭而被该院开除。看过可能有点不信。但这是真实事例。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人有其他非人而不同于人的东西代替他所做的一切,人绝对不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我们想用机器人代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可以足够的享受人间安逸的乐趣。可惜这种幻想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天生是存在惰性的。只不过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显的突出,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略显甚微。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她)绝对不会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

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情况农村中出现的比例要略高于城市一些。城市毕竟聚集了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中、高产阶级。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还不是过于溺爱。可农村就大不相同。有的家长好不容易生了个能够“传宗接代”的男丁。这下可好了。溺爱到形影不离的地步。连名字都叫的异常可爱:南方叫“阿猫”“阿狗”,北方叫“猫猫”“驴驴”“狗狗”“牛牛”甚至“猪猪”之类。以表溺爱。但我们不排除城市中一些家长出现的溺爱现象。总之,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溺爱是普遍存在。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

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照料,搞全程包办服务。这实际是在“软化”孩子的心灵,暗示孩子无能。剥夺了孩子活动和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实践证明,这样的父母养育的孩子往往懦弱无能、思想幼稚。为了让孩子将来能经受生活的磨难和社会的风浪,必须让孩子从小就会对困难和挫折有所尝试和体验,学会以平静的心情与合理的方式对待困难和挫折。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爹娘的心头肉充满希望,为了祖国的花朵充满美好的未来,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

“吝啬”你们的一份关爱,就等于挽救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不想听“救救孩子”的呼声,就做一名践行者吧!

当心孩子指控我们

人们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更是经常带着三分骄傲、三分崇高、三分委屈,外加一分遗憾地这样对孩子说。然而,虽说如此。但还是心甘情愿地、一日复一日、一代复一代地这样“可怜”地爱。前几年,有些严肃的社会学家曾说过,继古代的母权社会和父权社会后,人类是否步入“儿权”社会?不管这样说理论上是否成立,但无法掩饰这样一个事实:家长对子女的爱投入越多。对子女的期待值失落感越重。我们不得不问:父母们,我们是不是爱过头了?

现在的孩子是“百亩地里一棵苗”,加上生活水平比过去高了,社会和家庭都有能力来“浇”这棵“苗”。我们又自信是最富亲情的民族,也早就把西方家庭父母对子女的“苛刻”看成是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事,尽量大人做;好吃的,净让着给孩子吃;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同时明里暗里又把过高过重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少家长从“胎教”起就为孩子设计了上重点大学这座“独木桥”。由于“设计”不现实。往往激起孩子的“反弹”。“光宗耀祖”常常是我们一些父母爱孩子的弱点,我们要特别警惕这种传统的酵母使我们的爱变味。

生活好了,要谨防“富贵病”,这是大夫提出的忠告,社会学家也同样敲响了警钟。在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由于生活好了从小娇惯不能吃苦,新一代变得无力气;生活养尊处优,导致精神空虚,悲观厌世,对前途不关心:由此引起对社会无责任感,出现了被称为“三无族”——无力气、无关心、无责任心的青年一代。这种“病”会不会传染给我们?其实,这种“三无族”的病状在我们一些青少年中已出现,令我们的家长深为苦恼。球王贝利在巴西足球队第三次捧回世界杯时,恰逢喜得贵子,人们祝福他:“这孩子今后会成为你这样的明星。”贝利却摇头:“他绝不会有他父亲这样的成就。”“为什么?”贝利这样解释:“他的家现在很富有,不像我过去那样贫穷,因而他将缺乏‘力’的竞争能力。”应该说,贝利教子方面的“忧患”意识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巴尔扎克讲得好:“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母亲手里。”而孩子身上的毛病,几乎都是我们苦心积虑地“爱”的结果,同时,又是由于传统社会积淀下来,由成人社会制造出来的东西。审视我们的爱是不是过了头,首先要看我们爱的动机和形式对不对。否则,去指责孩子就欠公正了。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不但要为孩子的生理健康负责,同样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负责;不但要想到孩子的今天,更要想到孩子的明天,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要有意识地去磨炼孩子,让他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学会宽容、忍耐、理解,同时要树立竞争意识、拼博意识、自强意识、风险意识。爱,也要讲科学,讲理智,讲效益,不能溺爱,更不能错爱。

一个24岁的美国青年,上法庭控告他双亲,理由是父母在他年幼的时候,不严加教养,以致使他成人后无法立足社会,要求父母赔偿“损失费”35万美元。

今日的父母勿重蹈旧辙,别让我们的孩子在21世纪的法庭上也出庭指控我们!

父母偏溺爱甘为子女牛

家庭本应成为子女的第一大课堂,子女的勤劳、孝顺和责任感都应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向他们传输的。而中国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也正是“啃老族”的主要组成人员,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中期的这些年轻人。从小在“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的“五着”下成长起来,养成了事事由家长做。处处有家长呵护,任性,不能完全独立,缺乏责任感的性格。

当他们步入社会后,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关系上碰到哪怕是一点困难和挫折,很多人都会表现出不适应。从而退回到家长的“翅膀”之下。这时。家长并不是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或加以正确引导,而是一味地袒护、心疼孩子。当孩子养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时,经济上难以独立时,做父母的才开始担心:“我们不在了,孩子怎么生活?”但又不忍心把孩子“放归大自然”,“让他们受那份罪”。于是便演绎出一出出为子女做牛做马、任劳任怨,“俯首甘为子女牛”的悲剧来。

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认为整个世界都应当为他们服务,孩子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操纵别人满足自己的需要,逃避应负的责任上,缺乏责任心与自理能力。这是儿童心理学家给家长的忠告。

现在许多家长热衷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质上是对孩子积极性的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家长是在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不相信你的能力。爱德华的爸爸去世了。妈妈就倍加疼爱他。他4岁了妈妈还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爱德华去幼儿园,老师告诉他的妈妈,爱德华不会自己系衣服扣子,也不会穿鞋……老师告诉爱德华的妈妈,应该让他自己去做这些其他4岁的孩子应该学会的事情。可他妈妈却说:“我喜欢我唯一的儿子,他现在是我的一切,我宁愿为他做出最大的牺牲。”

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爱是对儿子的可怜。她自认为是一个好妈妈,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儿子。可这种超常式过分的爱引起的负效应是很多的。首先,儿子会在心中感到妈妈会理所当然帮他做所有的事情,为他服务:他可以不干任何事情。而有一天妈妈不再这样照顾他,他便会有沉重的失落感。这种类型的妈妈。这样的无私行为实际是自私的。因为他忽略了孩子本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倘若等孩子长大之后上了学,妈妈还是一如既往,还是不断地替他做事情,爱德华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那么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将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毫无准备。

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拒绝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其结果却是我们不尊重自己的孩子。

溺爱是父母给孩子最坏的礼物

我们百分之百地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爱孩子,这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难的是掌握爱的分寸。”

现在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尤其小学阶段的孩子做任何家务事,有的家长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洗手绢、穿衣服等,即使做家庭作业,家长有的要么是替做,要么是陪做。

常听家长们解释:“孩子还小,替他做做没关系,长大一点就会好了。”是这样吗?据专家们调查,一个孩子如果15岁以前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劳动习惯,就有可能成为终生的“小懒汉”或“懒姑娘”。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这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往往是长期的。

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提出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家长把素质教育的任务单纯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其实,中小学阶段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意志、性格、情感等等,都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教育。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曾总结说,“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确重要,也说明教育孩子要抓紧时机,别期望着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好了”。老师们都有体会,改造一个人比塑造一个人常常要难得多。

社会上屡屡出现父母因溺爱孩子,最终尝受恶果的例子。像有一对教授夫妇,居然被疼爱的独生儿子杀害。这使家长们普遍不理解:为什么对孩子给予爱,孩子反而会变成这样?就好像辛辛苦苦种甜瓜,收获的反而是发涩的苦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对父母权威的看法直接影响其未来对环境、对社会规范的看法。“恶果”通常是这样结出来的:孩子一次次试探、一次次成功地突破父母给设定的规范,比如说本来今天不买玩具,但孩子一闹就给买了。孩子便将父母的纵容看作软弱(至少潜意识这样认为),接着便期望所有的人都像父母那样满足其所有要求,——而这,在社会中又怎么可能呢?父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易产生强烈抵触行为。在外边别人不买孩子的账,孩子回家反过来把这种气加倍给予父母。

目前很多家长仍以孩子学习成绩为关注的焦点。为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一切都愿代劳。实际上。简单的家务劳动等,并不会影响孩子学习。相反它对发挥孩子的特长和创造性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家务活可以让孩子增强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培养孩子成人后的责任意识。像美国家长经常鼓励孩子:“Doityourself(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口号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和独立观念等可贵品质。我们也并非缺乏这种意识,缺乏的只是当今这一代家长们的勇气而已——“现在都只有一个孩子。怎么敢拿自己的孩子做教育试验品?人家给孩子买这买那,我也就得买,不能亏了孩子。”

当然,溺爱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社会各界多感受到,我们过去几代人习以为常的不少价值观念,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却均被猛烈的摇撼着。相当多的父母发自内心地认为,孩子即将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生活环境国际化的社会,有关孩子自我控制的品格、个人能力的形成,家长无以为助,所能做到的,就是以全部的爱,支持孩子。——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承包一切”的爱,除了表达父母的心意外,实在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有益的养料,一位西方教育学家的话值得家长们牢记:过多地迁就子女,对孩子溺爱,将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份最可怕礼物。

有一谜语打一类人群,谜面是“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亲,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座不动,十分无用”。谜底是:啃老族。

但愿我们不要把溺爱这份坏礼送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毫无益处的“啃老族”。

别把孩子培养成了“袋鼠一族”

所谓“袋鼠一族”,就是指那些拥有大专以上文凭,年纪轻轻却不工作,生活费用都来自父母,没有同事,生活圈子里的主要对象就是同学的一群都市年轻人。他们被形容为总躲在年老父母的口袋里。不愿把头露出来的“小袋鼠”。

“袋鼠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法国新闻类周刊《快报》的一篇文章中,它用来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但以薪水少等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据报道,当时法国青年失业者中有80%依赖父母维持生计,于是文章作者就把那种在腹袋中吮奶,生长6个月至一年后才能独立的袋鼠的特点转到了不愿长大的年轻人身上。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家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袋鼠族”。因为择业的“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有的人30岁左右也可能失业在家。也可能不想工作,靠父母供养度日,在父母的“育儿袋”中安享太平。也有报刊称这些人为“啃老族”、“傍老族”。

“啃老族”在我国是个新名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叫“袋鼠族”。最早见于法国的《快报》。比喻大学毕业后,到了就业年龄,却以薪水少等为理由,仍依赖父母的那些年轻人。在中国,“啃老族”是个新失业群体,且不断壮大增加,由此带来很多不和谐的社会问题。

据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人群:一是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比较挑剔,总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占10%左右;三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是频繁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找不到工作,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30%。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上海的一项家庭调查显示,将近85%的不在读未婚子女,仍需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费;湖南失业人群的年轻化也愈演愈烈,30岁以下的失业者占失业总人数的41%:广东新增加的失业青年数量竟超过了下岗人员,他们无稳定收入,大多靠父母的经济支持维持生活。

“袋鼠族”队伍的日益壮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首先,“袋鼠族”成了社会的安全隐患。当前青年犯罪率上升。与“袋鼠袋”有着重要的联系。其次,引发了家庭矛盾。当父母丧失了供养能力,“袋鼠”们出了“育儿袋”难以生存时,有人便恩将仇报,引起家庭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家庭血案。三是导致夫妻感情恶化。青年男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父母的生活。如果组建了家庭,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他们便难以在社会中生存,由此便恶化了夫妻感情。轻则感情不和,争吵斗殴;重则分道扬镳,甚至使矛盾升级,酿成犯罪。

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袋鼠袋”。让年轻一代“总是长不大”呢?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困难。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和变革时期,市场经济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生活成本急剧攀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是他们向父母或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另外,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年轻人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比较困难,加上社会上出现的“35岁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将用人年龄限定在男35岁、女26岁以下;一些“技术门槛”要求不高的职位,如普通业务员、服务员等,年龄稍大的求职者就业困难,出现了“35岁老人”。这些“老人”没有退休金,也享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成为“袋鼠族”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家庭过分溺爱,造成失业。中国父母穷其一生的努力,正是为了子女。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一些能力有限的父母在不能给子女提供经济支持时,还会产生内疚心理。家庭的温情、溺爱,让年轻人以为接受父母的资助是理所当然的。

青年拒绝长大。伸颈待哺。“袋鼠族”中的绝大部分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中,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就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无优势可言,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望而生畏,在有难度的工作面前退避三舍。这样就使一些青少年拒绝或不愿长大,他们更愿意在“育儿袋”中过舒适悠闲、无忧无虑的生活,宁愿伸颈待哺。也不愿自己觅食。这些年轻人共同的致命缺陷是技能低、不求上进、害怕竞争、责任心偏差、勤劳勤俭意识淡漠、加上社会风气中“金钱味重”,让他们心高气傲、价值观错位,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困惑中。呆在父母的“育儿袋”中伸颈待哺,成了他们的生存法则。

在对“袋鼠族”现象追根溯源时,有人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袋鼠族’就像一壶没烧开的水。当社会经济发展之‘柴’不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柴’有缺陷,自身素质之‘柴’又缺乏时。这壶水能烧开才怪呢!”

“袋鼠族”现象是一种病态,是一种典型的寄生生存方式。“袋鼠族”的队伍不能也不该膨胀,这关乎一袋人的成长,更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要让“袋鼠族”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为人父母者,不光要考虑儿女目前的生活,更要为子女的将来着想。不能让子女在“育儿袋”中荒废时光、虚度年华,应该主动为他们“断乳”,并把他们推向社会。中国一句古语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让他们学会为人处世,学会生存之道,学到求生本领,才是真正的爱、负责任的爱。哪怕你是千万富翁,也要把儿女推出“育儿袋”,让他们自己创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

父母越呵护,孩子越逆反

13岁的刘伟要离开家,他不愿意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原因是“爸爸妈妈对我太好了”。他说:“我上学放学爸爸都用车接送,回到家他们连饭都给我盛好了,还给我夹菜。想吃苹果,他们就削好皮,切成小块,插上牙签摆在书桌上。家务活就更不让我动手了。他们就知道让我学习、看书,未来的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在家里就像一个木偶,没有一点发言权。一说点自己的意见,他们就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有点时间好好看书去。”’刘伟说,“物质上的满足是永远不够的,他们越爱管我这管我那,我就越要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为何父母越呵护,孩子越逆反?

☆父母的过分呵护让孩子遇事缺少解决能力。精心照顾、包办代替、过度保护,使孩子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劳动技能低下、环境适应能力差、性格懦弱,使他们不懂得谦让,结果经常遇到挫折,沮丧而又束手无策。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溺爱不明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