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陵谷变迁的意思及解释
陵于墓的区别
陵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大土山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肴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又
循陵而走。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引申指帝王陵墓[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山,山头[mountain;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墓
mù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grave;tomb]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墓地[graveyard]。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墓志[gravemarker]。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宏伟的陵墓[mausoleum]。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
●陵
língㄌㄧㄥˊ
◎大土山:山~。丘知~。~谷迁变(简作“陵谷”)。
◎高大的坟墓:~园。~道墓。~寝。
◎古同“凌”,侵犯,欺侮。内
●墓
mùㄇㄨˋ
◎埋葬死人的地方:~穴。~地。~园。~道。~碑。坟~。~志铭。
~~~~~~~~陵和墓的区别在于陵比墓高大,嘎嘎。。陵在容古代只指皇家的墓穴,在现代还有对国家贡献比较大的人去世后墓园的称呼
墓只是指墓穴
历史最大地震
伤亡最大的地震是华县地震
军民因压、溺、饥、疫、焚而死者不可胜计,其奏报有名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
http://baike.baidu.com/view/144706.html?wtp=tt
●发震时刻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
●震中位置
中国陕西省华县地区(北纬34.5度,东经109.7度)
●震级
8.0-8.25级
地震范围
[编辑本段]
1556年1月23日夜,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的一次巨大地震。是中国人口稠密地区影响广泛和损失惨重的著名历史地震之一,估计震级为8级。据史书记载,以陕西渭南、华县、华阴和山西永济四县的震灾最重,故称为华县地震。101个县遭受了地震的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约2700平方公里。陕西、山西、河南三省97州遭受破坏。余震月动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载,五年渐轻方止。
古籍记述
[编辑本段]
《中国地震目录》归纳史书记载对此震的描述是:“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声如万雷,川原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五岳动摇,寰宇震殆遍。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井泉涸废,新泉涌流,喷高丈余。山移河徙四五里,涌沙、陷没亘数千里。华山诸峪水北潴沃野,渭河涨壅数日。华县、渭南、华阴及朝邑、蒲州等处尤甚。郡城邑镇皆陷没,塔崩、桥毁、碑折断,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一望丘墟,人烟几绝两千里;四处起火,数日火烟未灭;民天寒露处,抢掠大起。军民因压、溺、饥、疫、焚而死者不可胜计,其奏报有名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
曾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代官吏秦可大在《地震记》中写道:“受祸人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地震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附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
《明史》对这次地震记载为:“(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明)李可久《华州志》也记载了地震时地裂缝的概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顺治《渭南县志》记载:“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子夜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公私庐舍城垣尽圮。死者数万人。地裂数十处,水涌……”
(明)张瀚《松窗梦语》记载:“嘉靖乙卯冬地震渭南、华州等处,余自出陕,经渭南县,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万历《华阳县志》卷七记载,“民惊溃走,垣屋尽倾,知县陈希元等罹变,人畜压死不可胜计,地裂水涌,人多坠于穴,自乙卯至己末震渐方止,自古灾伤无此惨也”。
米登岳《华阳县续志》记载,“地裂数丈,水涌数尺,殿宇为之倾倒,隆庆六年三月曾重修”。
(明)赵时春《赵浚谷文集》卷八曾记载,“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水从坼窦涌沙,没麦败田,圮屋覆灶”。
万历《白水县志》记载:“且走山裂石,涌水泛河,变异之大,’古今所未有也”。
(明)宗臣《宗子相文集》记载:“地颤山愁千万里,奇峰片片下沉水,黄河直上峰头座,忽散人家室屋里。往往屋上游赤鲤,千门万户半作鬼,广厦高宫尽成土,白日不闻父老哭”。
万历《同官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大饥,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同漆二河水涨,坏公私庐舍以百计”。
嘉靖《耀州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关中地大震,河水涨,井泉水溢。人死者耀州三干余人,同官二干五百余人,富平三万余人;三处坏公私庐舍以数万计。始将军山比宝鉴山高,是后二山等高,他处陵谷变迁,人死者益多”。
地震后果
[编辑本段]
●人员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如此惨重,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坏而造成的。其中,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别突出,滑坡曾堵塞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因黄土崩塌造成巨大伤亡。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这个地区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午夜,人们难有防备,大多压死在家中;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当时陕西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自救和恢复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原因。
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报上名字的就有约83万人。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地形
在上述极震区内,地表大规模形变,山崩、滑坡、裂缝、地陷、地隆等现象随处可见。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地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毁削无存。距县城东南9公里的张岑滑坡,长、宽、高各1公里以上,滑坡体所过之处“原移路凸”。县东张家岭滑坡体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000米,体积约1000多万立方米。郭家沟滑坡体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550米,体相约300多万立方米。华阴县城西驻马桥石桥摧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甫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提,“下钉柏桩,上垒条石,中贯铁锭”,十分坚固,,地震后“提岸尽崩”。永济至临潼之间出现近东西向长100多公里的地震断裂带,断裂带以北大面积下降,以南大面积上升,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5米,其华县地盘下降5~10米,赤水镇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华阴下降2~3米。
地震启示
[编辑本段]
有关专家认为,这次地震损失惨重的原因,除了地震发生在深夜、震区人口稠密等因素外,还有当时的抗震救灾体系不健全,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应当引以为戒。
频发地带
[编辑本段]
陕西省是地震活跃的地区之一,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共发生有感地震400余次,破坏性地震60余次。目前陕西已建立了由国家基准台、省级区域台网、地方台、流动监测等构成的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地震速报水平、预报水平不断提高,西安地区可以监测到1级以上地震,全省绝大多数地区可监测2级以上地震,并组建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伤亡解释
[编辑本段]
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地震当时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报上名字的就有约83万人。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是世界上死亡人员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此次地震灾害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致灾因素:
1.震中区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性能较差;
2.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地震前又没有明显的地震前兆,人们没有丝毫的精神准备;
3.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
4.社会治安混乱,谣言四起,灾民惶惶不可终日;
5.当时的陕西经常干旱,发荒粮歉,人民饥饿,无居,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加上人们有听天由命的思想,缺少防震救灾知识以及突发性地震事的应变能力;
6.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
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南美知智利的地震,震级达到8.9级,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道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浪高达回30米。海浪以每小时600-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抵达日本时仍高达3-4米,结果使答得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0000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级达到8.9级,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浪高达30米。海浪以每小时600-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抵达日本时仍高达3-4米,结果使得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0000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古籍记述
[编辑本段]
《中国地震目录》归纳史书记载对此震的描述是:“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声如万雷,川原坼裂,郊墟迁移,道路改观,树木倒置,阡陌更反。五岳动摇,寰宇震殆遍。陵谷变迁,起者成阜,下者成壑,或岗阜陷入平地,或平地突起山阜,涌者成泉,裂者成涧,地裂纵横如画,裂之大者水火并出。井泉涸废,新泉涌流,喷高丈余。山移河徙四五里,涌沙、陷没亘数千里。华山诸峪水北潴沃野,渭河涨壅数日。华县、渭南、华阴及朝邑、蒲州等处尤甚。郡城邑镇皆陷没,塔崩、桥毁、碑折断,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一望丘墟,人烟几绝两千里;四处起火,数日火烟未灭;民天寒露处,抢掠大起。军民因压、溺、饥、疫、焚而死者不可胜计,其奏报有名83万有奇,不知名者复不可数。”
曾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代官吏秦可大在《地震记》中写道:“受祸人数,潼、蒲之死者什七,同、华之死者什六,渭南之死者什五,临潼之死者什四,省城之死者什三,而其它州县。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地震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附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
《明史》对这次地震记载为:“(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明)李可久《华州志》也记载了地震时地裂缝的概况以及人员伤亡情况。顺治《渭南县志》记载:“嘉靖乙卯季冬十二日子夜大震,声如轰雷,势如簸荡,一时公私庐舍城垣尽圮。死者数万人。地裂数十处,水涌……”
(明)张瀚《松窗梦语》记载:“嘉靖乙卯冬地震渭南、华州等处,余自出陕,经渭南县,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万历《华阳县志》卷七记载,“民惊溃走,垣屋尽倾,知县陈希元等罹变,人畜压死不可胜计,地裂水涌,人多坠于穴,自乙卯至己末震渐方止,自古灾伤无此惨也”。
米登岳《华阳县续志》记载,“地裂数丈,水涌数尺,殿宇为之倾倒,隆庆六年三月曾重修”。
(明)赵时春《赵浚谷文集》卷八曾记载,“山多崩断,潼关道壅,河逆流,清三日,水从坼窦涌沙,没麦败田,圮屋覆灶”。
万历《白水县志》记载:“且走山裂石,涌水泛河,变异之大,’古今所未有也”。
(明)宗臣《宗子相文集》记载:“地颤山愁千万里,奇峰片片下沉水,黄河直上峰头座,忽散人家室屋里。往往屋上游赤鲤,千门万户半作鬼,广厦高宫尽成土,白日不闻父老哭”。
万历《同官县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大饥,十二月十二日夜地震有声,同漆二河水涨,坏公私庐舍以百计”。
嘉靖《耀州志》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夜,关中地大震,河水涨,井泉水溢。人死者耀州三干余人,同官二干五百余人,富平三万余人;三处坏公私庐舍以数万计。始将军山比宝鉴山高,是后二山等高,他处陵谷变迁,人死者益多”。
地震后果
[编辑本段]
●人员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如此惨重,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坏而造成的。其中,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别突出,滑坡曾堵塞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因黄土崩塌造成巨大伤亡。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这个地区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午夜,人们难有防备,大多压死在家中;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当时陕西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自救和恢复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原因。
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地震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报上名字的就有约83万人。据史料记载,死亡人口上万的县,西起径阳,东至安邑;死亡人口上千的县,西起平凉,北至庆阳,东至降县。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如山崩、滑坡、地裂缝、地陷、地隆、喷水、冒砂等。历史文献记载“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皆在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入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面下尽(改)故迹。后计压伤者数万人”。
●地形
在上述极震区内,地表大规模形变,山崩、滑坡、裂缝、地陷、地隆等现象随处可见。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地裂缝“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毁削无存。距县城东南9公里的张岑滑坡,长、宽、高各1公里以上,滑坡体所过之处“原移路凸”。县东张家岭滑坡体南北长2100米,东西宽1000米,体积约1000多万立方米。郭家沟滑坡体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550米,体相约300多万立方米。华阴县城西驻马桥石桥摧裂,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水涌数尺。大荔县甫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提,“下钉柏桩,上垒条石,中贯铁锭”,十分坚固,,地震后“提岸尽崩”。永济至临潼之间出现近东西向长100多公里的地震断裂带,断裂带以北大面积下降,以南大面积上升,断裂的垂直断距超过5米,其华县地盘下降5~10米,赤水镇下降4米,渭南下降2.5~4米,华阴下降2~3米。
地震启示
[编辑本段]
有关专家认为,这次地震损失惨重的原因,除了地震发生在深夜、震区人口稠密等因素外,还有当时的抗震救灾体系不健全,民众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应当引以为戒。
频发地带
[编辑本段]
陕西省是地震活跃的地区之一,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共发生有感地震400余次,破坏性地震60余次。目前陕西已建立了由国家基准台、省级区域台网、地方台、流动监测等构成的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地震速报水平、预报水平不断提高,西安地区可以监测到1级以上地震,全省绝大多数地区可监测2级以上地震,并组建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伤亡解释
[编辑本段]
这次地震之后又引起了饥荒和瘟疫,造成了空前巨大的人员伤亡。地震当时即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光报上名字的就有约83万人。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是世界上死亡人员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据有关专家分析,造成此次地震灾害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致灾因素:
1.震中区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性能较差;
2.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地震前又没有明显的地震前兆,人们没有丝毫的精神准备;
3.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
4.社会治安混乱,谣言四起,灾民惶惶不可终日;
5.当时的陕西经常干旱,发荒粮歉,人民饥饿,无居,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加上人们有听天由命的思想,缺少防震救灾知识以及突发性地震事的应变能力;
6.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松散沉积物厚,地下水位高,地基失效,黄土窑洞极易倒塌。
一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发生在百南美智利的地震,震级达到8.9级,是世界度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结果使得1000多所住知宅被冲走,20000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二道世界上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陕西大地震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专1556年。死伤人数保守估计为83万。
我不知道你要哪个啦!你自己可以挑。
(*^属__^*)嘻嘻……
陵谷变迁 是什么意思
陵谷变迁
发音línggǔbiànqiān
释义陵:大土山;谷:两山之间的夹道。丘陵变zd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
出处《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示例内后来“陵谷变迁”,这附近的地势抬高,河流改道,就成了一道干涸的川谷。(姚雪垠容《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五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陵在古代什么意思?
参考http://dict.baidu.com/s?wd=??
1.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highmound]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肴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3.
又
循陵而走。
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
引申指帝王陵墓[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7.
山,山头[mountain;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8.
姓。如:陵尹(复姓)
〈动〉
1.
升,登[ascend]
陵重巘。——张衡《西京赋》
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3.
超越,逾越[surpass]
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5.
欺侮;欺压[bully]
在上位,不陵下。——《礼记》
为巡缴所陵。——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
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
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7.
日渐衰微[decline]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
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9.
凌驾[override]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
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墓和陵各是什么意思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知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墓字从莫回,莫字意为日在草丛之中,时当黄昏,太阳下山,死者此时下葬,与太阳一起隐没,故墓葬不垒坟包。结论:坟者有土包耸起,表示死者有冤屈,心中不平,如周武王克商,命令加高殷王子比干之坟,答即表示比干死得冤;墓者地表平平,表示墓主系正常死亡,没有冤屈)。
古有入土为安只说,这也是为什么“墓”“坟”“陵”的文字中均含有“土”
此“土”喻人。
墓之土居下,意copy为人过世后埋葬之地以地平面以下为主要zhidao部分,挖穴而葬;
陵之土居上,意为人过世后埋葬之地以地平面以上为主要部分,一般是指在地面上建造建筑物用于置放棺等。
陵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大土山
陵,大阜也。——说文》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肴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又
循陵而走。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引申指帝王陵墓[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山,山头[mountain;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墓
mù
(形声。从土,莫声。本义: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堆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同本义。后不加区别,统称作墓[grave;tomb]
墓,丘也。——《说文》
墓,冢也。——《广雅》
墓,土也。——《论衡·讥日》
冢茔之地。——《周礼·墓大夫》注
适墓不登垄。——《礼记·曲礼》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注:“墓谓兆域,今之封茔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且立石于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墓庐(墓旁的房屋);墓隧(墓前或墓室前的甬道);墓堂(坟墓前的祭堂);墓庭(坟墓周围的庭院)
墓地[graveyard]。如:墓厉(茔地周围界域的标志);墓工(旧指以看风水择墓地为职业的人);墓邻(相邻墓地的墓主);墓亭(墓地上的碑亭)
墓志[gravemarker]。如:墓石(墓志;墓碑);墓文(墓志);墓铭(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墓刻(指墓碑上的刻文)
宏伟的陵墓[mausoleum]。如:烈士墓;墓阙(陵墓前的石建筑,通常左右各
陵苑是什么意思?
1.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
2.高大的坟墓:~园。~墓。~寝。
3.古同“凌”,侵犯,欺侮。[2]
详细释义
〈名〉
(1)(形声。字从阜(fù),从夌(líng),夌亦声。“夌”意为“四边形的平面”。“阜”指“土堆”。“阜”与“夌”联合起来表示“从天上往下看,平面为四边形的土堆”。本义: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
(2)同本义[highmound]。
陵,大阜也。——《说文解字》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肴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陵阜陆墐。——《国语·齐语》
鸿渐于陵。——《易·渐卦》
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2]
(3)又
循陵而走。
(4)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5)引申指帝王陵墓[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李朝威《柳毅传》
(6)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7)山,山头[mountain;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
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8)姓。如:陵尹(复姓)。[2]
〈动〉
(1)升,登[ascend]。
陵重巘。——张衡《西京赋》
(2)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3)超越,逾越[surpass]。
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
(4)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5)欺侮;欺压[bully]。
在上位,不陵下。——《礼记》
为巡缴所陵。——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
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
史官有诗讥祭足云:丈夫宠辱不能惊,国相如何受胁陵,若是忠臣拚一死,宋人未必敢相轻。——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6)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7)日渐衰微[decline]。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
(8)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9)凌驾[override]。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
(10)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1][2]
苑
1.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鹿~。御~。~囿。
2.学术、文艺荟萃之处:文~。艺~。学~。
3.姓。
详细解释
【名】
1.(形声。从艸,夗(yuàn),夗亦声。“夗”意为“敞开的”、“敞口的”。“艸”与“夗”联合起来表示“敞开式植物园”、“没有篱笆门禁的苑囿”、“动物的自然栖息保留地”。本义:养禽兽植树木的地方。后来多指帝王游乐打猎的地方)
2.同本义[gardens]
苑,所以养禽兽囿也。——《说文》
养牛马林木曰苑。——《三苍》
有垣曰苑。——《字林》
值林为苑。——左思《吴都赋》。刘注:“有木曰苑。”
3.泛指园林,花园
会幸苑中。——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4.又如:苑囿兵(禁兵);苑马(苑囿和马厩;亦指苑囿中的马)
5.[学术、文艺]荟萃之处[centre(ofartandliterature,etc.)]。如:文苑;艺苑
6.姓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