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莫敢谁何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莫敢谁何的意思及解释

解释古文

自己找

再四皆不然翻译为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然指燃,点燃的意思。

冉氏烹狗记》清·崔述

原文

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

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而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

“居数曰,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曰:‘曰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曰: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

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驹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行于市,人皆遥避之;怒则吸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土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乏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

译文

本县有家姓冉的人家,养了一只很凶猛的狗。它碰到路过的人,就要追上去咬,常有过路人被它咬伤。遇到有人被它咬伤,狗主人就亲自上门去向被咬伤的人道歉,拿出钱来给人家治伤,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好多次了。那姓冉的为此而很讨厌那只狗,但是因为狗凶猛,不忍杀它,就还是养着它。

刘位东告诉我说:“有一次我夜里走回家,离家门还有一里多路,许多狗围着我汪汪地叫,冉家的狗也叫着迎上前来,我用折下的柳枝向它们横扫过去,许多狗都退回去远远立着,只有冉家那狗竟奔上来要和我搏斗。它冲了好几次,我几乎被它咬伤。我边斗边走,走过冉家门口往东,过了几寸步,那狗才停止了追咬。当时我巳很疲惫,幸而离狗已远了,我才在路旁休息,歇了好久才离开,那

只狗还远远望着我汪汪叫。回家以后,我想:这只狗倒是奸狗,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就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听说姓冉的很讨厌这只狗,早上如果在市集上遇到他,一定劝他不要杀掉这只狗。这样的狗,是千金也难买到的!

“过了几天,冉家的邻居到我家来,我问起那只狗。他说‘已经杀掉烧来吃了。’我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那一夜,盗贼进了冉家。主人发觉了,叫醒两个儿子,一起拿了棍棒去追赶,盗贼害怕了逃跑了。主人心里疑惑:怎么狗不叫呢?呼狗,狗不应;到处找,找不到。回房要上床,听到床下象有喘息的声音,用烛一照,见正是那只狗。它蜷屈了身子蹲伏着,一动也不敢动,低了头,闭了眼,好像唯恐有人听到它的声声的样子。主人说:咳!我过去忍住而不杀它,是因为想它有一天紧急中可以有用处,哪知它追咬过路人是勇敢的,见了盗贼却这样胆小畏缩!就为了这样,第二天把它杀掉烧来吃了。’”

唉!天下与人勇敢搏斗而对盗贼胆小害怕的,难道只是这只狗吗!现在街市上的流氓无赖,平日到处闹事,在本乡本地横行不法。有的在衙门里挂个差役的名,有的在兵营里吃一口粮,他们专欺侮文弱而善良的人,他们走在路上,人们都要远远避开;他们一恕,就叫来一大群同党,手拿凶器围拢来砍人,什么人都不敢惹他们,样子真象个壮士一样。一旦地方上有小批强盗,叫他们拿了兵器,编进宫府,防守地方,人数不下一百几十;马房里的马夜里有点惊扰叫起来,他们就以为强盗来到,两手抖抖索索,拔刀出不了刀鞘,总算跑了出来,身子还在抖,身上的东西碰击出声音来。点燃火器,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听说要出发到防守的地方去,离贼军还有几百里,离家乡仅仅几十里,那就哭哭啼啼和父母妻子告别,象以后永远见不到的样子,他们的激动和惊慌到如此地步!所以我说:为私而斗很勇敢,为公而战就胆怯的人也有的是,又何必责怪那只狗而杀了它呢?咳,这不太过分吗?

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养猫的,是要猫捕鼠;养狗的,是要狗防盗。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种狗,岂可以留下来?石勒要杀掉石虎,他母亲说:“跑得快的牛小时候,总会弄破车子,你还是稍稍容忍他吧。”到后来石勒的后代,到底灭绝在石虎之手。只贪图牛能跑得快,不管车子会撞破,尚且不对;何况只撞破车子的牛实际跑不快呢?然而那种女人的仁慈心肠,古今都一样;从此说来,那姓冉的所有的才智,超过了一般人多得多了。

历史上和珅的结局是什么?

被赐自杀。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zhidao,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令和珅总理丧事;正月十三日,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

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正月十八日,廷议凌迟,不过,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内臣,应改赐和珅狱中自尽。

最后赐和珅在自己家用白绫自杀。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政治

和珅在清朝的外交事务担任重要职位,英特使马戛尔尼对和珅的外交十分赞赏。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政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容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2、文学

和珅一生读书甚多,清史载和珅喜读《三国演义》和《春秋》,精通四书五经,他早年对朱熹的理念十分认同。虽然后来信奉现实主义,不过闲时亦爱与文人墨客一聚。而且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也是因为和珅才保留了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珅

http://chinaneast.xinhuanet.com/2005-01/04/content_3504674.htm

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挂了后,嘉庆马上就抄了和珅的家,死于狱中。

1799年,这一年正月初三,太上皇死了,乾隆爷去世了。

正月初三,他这一去世,轮到嘉庆首先出手。

正月初四,嘉庆皇帝下旨,免去和珅本兼各职,命和珅运送乾隆灵柩,回清东陵了,您不是跟太上皇好吗?您押送太上皇的灵柩回去吧。这是初四。

正月初五,昨天的圣旨作废,今儿换一个圣旨,什么呢?将您和珅逮捕下狱。初三太上皇死的,初五和珅就进了监狱了。和珅在监狱里头想,我第四招你先出手的,对吧,你厉害,我给你来个拖,你查得着我什么?我没犯什么错,我人正不怕影子歪,咬着牙坚持,我就是没罪。你还能敢杀了我,您可记着,乾隆刚死这两天,大丧期间你就敢杀人,太不吉利了。我只要坚持过去这几天,将来我就能东山再起,他想得还挺美,想东山再起。嘉庆一看,不行啊这家伙,您牙还咬得挺紧。

初八下令,搜查和珅的家,抄,抄家。一抄和珅家,二抄福长安家,两家一抄,搜出了相当于清廷20年的国民收入的家产。这回您和珅没话说了吧。20年的家产,你也太贪婪了,嘉庆一看,见到20年清廷收入的家产都在这两个人手里,又惊又喜,惊的是和珅怎么能够贪污这么多。喜的是,这会我当朝放心了,有钱花了,我自己也有钱花了。这就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他吃饱了,老百姓因为和珅死,免去了什么税收?没有,该交多少还交多少,换汤不换药,和珅死了跟自己没关系。

正月十八,嘉庆皇帝的最后圣旨下来了,两个太监,一个太监手捧着圣旨,一个太监拿着三丈白练,丝绸,白色的,纯白的,圣旨让他自己在自己的房梁上拴一个扣,用这个白练自己吊死,和珅没有办法,自己站一会儿,从房梁上将白练扔下来,系一个死扣,自己钻进之前,口占一绝,做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么写的:“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什么意思呢?我给您翻译翻译,我和珅活了50年,跟做梦似的,这回我可要死了,真要死了,诸位,不要为我的死难过,我还会转世回来的,但是我将来再出生一定能够做到以下这一点,所有的皇帝是我手中的玩物。诸位可认清楚了,将来谁是我的后代。看和珅,都临死了,还在惦记着报仇。

和珅死了,和珅死了以后,他活着时候就给自己修好一个陵,和珅,他给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墓,那个陵墓占地好几十亩地,比乾隆的陵墓不小啊,所以人家管和珅的墓地叫和陵,你看,中国人传统上,陵是皇帝的坟墓叫陵,人家管和珅的坟头叫和陵,修得非常庞大。结果他一死,人家嘉庆就下令,把坟头平了,把地上所有建筑拆除,拆,和珅还埋在地下,那是你们家坟头,埋那里头,和珅就这样被埋在了他修建的坟头里。坟头在哪儿呢?坟头还真在,现在不好找了,诸位,想瞧太困难了,为什么呢?解放以后,天津蓟县人民修建于桥水库把和珅的陵给淹了,和珅的那个坟就在于桥水库正中间,您要想瞧还挺难,不过非得瞧瞧,这陵的东西还有,还能够找到,天津蓟县不是有一个独乐寺吗?独乐寺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和陵墓前的两个石狮,原来是和珅的陵墓前面的两个石狮,后来修建于桥水库的时候把这两个石狮子搬到了这个独乐寺门前,这是他们家的。

http://chinaneast.xinhuanet.com/2005-01/04/content_3504674.htm

乾隆年间,少年和珅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百学,通晓满汉文,子史经籍亦广泛涉猎。曾进京参加公开选拔考试,无奈竞争激烈度,学识又欠火候,未能考取功名,只得作罢。二十来岁时,托了祖上是开国功臣的福祉,应诏进京,授了闲差,做了三等侍知卫,生活开始略有好转。

和珅长相俊美,记性又好,干起活来任劳任怨,对交办的差事常常道完成得很体面,深得上司欢心内,遂安排在驾前从事服务工作。一次外出途中,正巧皇上看一篇奏章,读到地方官员失职之事,十分气恼,随口引用了一句《论语》中的话,加以责备。随侍人员茫容然不解,和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市井之语流传了二百年。从官史稗乘到文学艺术,和珅这个清代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也被人不断评说演绎了二百年。然而,历史上和珅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纷杂难辨了。

少年得志

--------------------------------------------------------------------------------

和珅(1750—1799),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前曾一度被抬入上三旗的正黄旗,获罪后其家属又降回正红旗。

很多记载都称和珅出身“贫贱”、“低微”,这并不可靠。和珅的祖上是英额峪(今辽宁清源县境内)的大姓,清初从龙入关,被安置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虽未得显达,但也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的父亲叫常保,曾担任过福建的副都统,也算

是一位高级将领了。显然,和珅家世虽不显赫,却也是一个武官世家,他本人则是典型的八旗子弟。

《清史稿》本传中称和珅“少贫无籍,为文生员”。他童年时家境并不富裕,这也是清朝中叶以后许多旗民面临的共同境遇。据说,和珅年龄稍长一些,就经常让家人刘全驾车带着他到处去借贷以度日。即便如此,和珅与弟弟和琳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读过几年私塾后,十余岁即被挑选到咸安宫官学读书。咸安宫官学坐落于皇宫西华门内,主要招取内务府及八旗官员的俊秀子弟,可以说是一所重点学校。和珅在这里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蒙、汉文字的教育。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受到了老师吴省兰、李光云等人的好评。

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八岁的和珅娶了内务府大臣英廉的孙女冯氏为妻。两年后,因父亲故去,和珅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作为长兄,二十岁不到的和珅便开始独立支撑门户了。

三十五年(1770),和珅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但没有考中举人。此后,他可能再也没有应试。不过,没有科名的和珅,后来多次成为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以致他在咸安宫官学读书时的老师吴省钦、吴省兰中进士时都出自其门下,反而称他为老师。

三十七年(1772)十一月,和珅被授为三等侍卫,属于武职正五品,挑补在黏杆处(又称上虞备用处),负责皇帝出行的仪仗事宜,俗称打执事。这是一种比较清闲的差事,因为皇帝并不是天天外出。但是,这一职事却使和珅有机会接近乾隆,获得了非同寻常的际遇。

在众多的侍卫中,和珅因何得到乾隆的赏识,正史与档案中均无记载,而野史与笔记中说法却很多,有的说法很离奇。据薛福成《庸庵笔记》称,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之间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惊惧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职掌此事的人难辞其咎。”乾隆一见,和珅仪度俊雅,声音清亮,于是马上将其提升。另有一说,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朱注,偶然忘了下文,和珅在旁背了出来,于是受知。如此等等。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在文化程度不高的八旗子弟组成的侍卫中显得出类拔萃,可能由于某一偶然的机遇引起了乾隆的关注赏识,从此便飞黄腾达。

四十年(1775)闰十月,二十六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次年正月,授户部右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授国史馆副总裁。十二月,兼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内骑马,旗籍抬入正黄旗。在极短的时间内,年轻的和珅平步青云,从一名普通的侍卫,如同坐直升飞机一般升入到权力高层,成为乾隆的亲信重臣,这种升迁速度是极为罕见的。

此后,和珅更是年年加官,岁岁进爵,而且分管的多是肥缺要职,一旦驶入了权力的快车道,就一路加速狂奔。在中枢、部院中,和珅长期担任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先后担任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任理藩院尚书,以大学士分管刑部、户部事务等。在经济方面,和珅担任崇文门税务监督长达八年(按规定一般为一年一换)、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等。在军事方面,和珅先后担任正蓝旗、镶黄旗、镶蓝旗、正白旗满洲副都统、都统,兼步军统领等。在文化教育方面,和珅先后担任《四库全书》馆、方略馆、国史馆、清字经馆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三次担任殿试读卷官、教习庶吉士,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其爵位,由三等轻车都尉,封一等男爵,晋三等忠襄伯,再晋一等忠襄公。以上仅略举大端,已可概见和珅所受恩遇之隆。

乾隆一生雄才大略,自视甚高,其倚重之人亦非泛泛之辈,如傅恒、刘统勋、于敏中、福康安、阿桂等,均可谓才智过人。和珅能够得到乾隆如此宠任,当然也不会像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身无长技,仅靠精于拍马、熟谙溜须而已。相反,和珅虽无科名战功,却是很有才干的。

和珅记忆力惊人,过目成诵,聪明决断,办事干练,就连嘉庆也肯定他“精明敏捷”,这些正是晚年的乾隆所需要的。乾隆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曾特别提到和珅“于清文、汉文、蒙古、西番(藏文)颇通大意,”“去岁(乾隆五十六年,1791)用兵之际,所有指示机宜,每兼用清、汉文,此分颁给达赖喇嘛及传谕廓尔喀敕书,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和珅为了迎合乾隆,在诗、书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他的诗收在《嘉乐堂诗集》中,有不少都写出了真实情感。和珅的书法颇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摹仿的,所以乾隆后期的一些诗匾等就交给和珅代笔。总之,出众的才学与能力,应是和珅受知的重要条件。

另一方面,和珅长期伴驾左右,对乾隆揣摩很透,想乾隆之所想,思乾隆之所思,总能设法满足乾隆的奢望与虚骄心理。在生活上,更是对年老的皇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据朝鲜使臣记述,他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若有咳唾之时,和珅以溺器进之”。这在其他大臣当然是做不到的。

也许,这些因素都不重要。从根本上说,“和珅现象”是由晚年的乾隆一手制造出来的

权倾朝野的“二皇帝”

--------------------------------------------------------------------------------

和珅一步登天,朝野内外有不少人是不服气的。如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出身名门,精明干练,史称“短小精敏,过目成诵,见僚属,数语即辨其才否。拥几高坐,语所治肥瘠利害,或及其阴事,若亲见,人皆悚惧。”因此,深受乾隆信任,历任要职。他本人也颇为自傲,以“年老位高,平日儿畜和珅”,根本不把和珅当回事。和珅本来就是小人,为人“阴毒,少有嫌隙,必致中伤”,李侍尧既然主动去得罪他,他就一定要伺机报复。机会很快来了,当前任贵州按察使海宁改任奉天府尹入京谢恩时,和珅打听到李侍尧有贪纵营私情状

,就鼓动他奏参。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和珅领命与刑部侍郎喀宁阿前往云南查办该案。和珅把这个案子办得很漂亮,一到云南,即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很快就迫使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奉旨逮送京师议处。随后,和珅又奏陈云南吏治废弛,州县多有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得到乾隆赞许,本欲即任其为云贵总督,但考虑到该案是他查办的,有些不便,遂改用另一亲信重臣福康安接任。三月,和珅在回京复命的途中即被提升为户部尚书。通过查办李侍尧一案,和珅不仅出了一口恶气,而且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突显了权势地位,可谓一举多得。

这年六月,乾隆御赐和珅六岁的儿子名丰绅殷德,并将自己最为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于他,待年成婚。于是,三十一岁的和珅与七十岁的乾隆皇帝这对君臣主仆又成了儿女亲家,关系更为密切,和珅的地位更加巩固,这门亲事为和珅带来的政治与经济上的利益都是显而易见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十一月,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成婚时,乾隆皇帝给了女儿、女婿极为丰厚的赏赐,而且文武百官拜辞于公主轿前,致贺于和珅府中,使和珅风光无限。

乾隆不断为和珅提供各种出头露面的机会,而且无功受赏,有过不罚。四十六年(1781),甘肃苏四十三起义,进逼兰州。乾隆谕命在河南黄河工次的大学士阿桂就近前往甘肃办理,又命和珅带钦差大臣关防同往督师,并指示等阿桂到兰州三日后,和珅就交印回京。乾隆为了让和珅在军前建功,就以阿桂有疮疾所累,有意拖延他的行程,忽而让他“缓行暂住”,忽而让他“不必前往,著即回京”。不料和珅一到军中,就指挥失当,打了败仗,使军威大挫,而他却指责是将领不听调遣所致。数日后,阿桂赶到兰州,指挥布置,井井有条,局势马上改观。这时,和珅觉得丢了面子,又迟迟不肯回去。乾隆终于认识到和珅未历戎行,于军事不行,在阿桂的奏片上朱批道,前此所发谕旨“系因和珅迟到而又饰过而发,今既到彼,汝一人足矣,应即令和珅速

回。……阿桂宜在彼料理,和珅宜速来,早有旨矣,何须汝二人皆在彼乎?看此竟似和珅欲在彼,又错了。若再固执,更不成事体矣。”和珅拖了半个月,才灰溜溜地启程回京。乾隆派和珅这趟差事意味深长,却被和珅弄巧成拙。虽然乾隆在谕旨中也多次批评和珅,但却未给予任何处分。而同年十一月,又让和珅兼任了兵部尚书。

自乾隆四十四年(1780)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后,武英殿大学士阿桂就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但乾隆知道和珅与阿桂关系不睦,所以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河塘工程,办理各种案件,于是军机处的实权就落在了和珅的手中,他俨然就成了军机处的领班。同时,和珅在朝中又极力打击异己,拉帮结派,不断膨胀其权力。和珅打击异己手腕高明,因其“柄政久,善伺高宗意,因以弄窃作威福。不附己者,伺隙激上怒陷之”,也就是借皇帝旨意以利其奸,自己往往不着痕迹。如大学士松筠“不为屈,遂久留边地”,不让他回京供职。和珅当朝,政以贿成,京外许多大小官吏皆出自和门,他培植心腹亲信也有数人。他的弟弟和琳,在其扶植下,数年之内由吏科给事中升至四川总督。军机大臣福长安,本是乾隆孝贤皇后之侄,家族显赫,被和珅拉拢过去,惟命是从,成为其最大的帮凶。其他如山东巡抚伊江阿只会巴结拍马,大学士苏凌阿老迈昏聩,只因对和珅忠心都被委以显爵要职。

当和珅势焰薰天的时候,朝中虽有人敢于碰硬,但根本撼不动他。早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御史曹锡宝就想以参劾和珅的家人刘全奢侈招摇入手,以期打开缺口,攻一攻和珅。但曹锡宝做事不密,将折稿拿给老乡吴省钦过目,希望他帮助润色。不料吴省钦正是和珅的亲信,连夜派人赶赴热河向在那里扈驾的和珅告密,使和珅预先采取了对策。结果,曹锡宝反而受到皇帝的诘难,有口难辩,最终落得个革职留任的处分。数年后,内阁学士尹壮图针对和珅创立议罪银的危害,上书建言,请求永停此例。和珅以其折中“商民半皆蹙额兴叹”一语激怒乾隆,抓住不放,让尹壮图到山西、直隶、山东、江苏各省去查验仓库,并与各督抚对质所交议罪银是否取自下属?结果可想而知,什么也查不出来,尹壮图只得自认虚诳,下刑部论罪,差点丢了性命。从此,别人也就敢怒而不敢言了。

民间流传着很多刘墉(即“刘罗锅”)、纪昀(晓岚)等智斗和珅的故事。其实,刘墉(比和珅大三十岁)、纪昀(比和珅大二十六岁)两人在朝中虽居高位,但一直没有担任过军机大臣进入中枢,而且乾隆还批评刘墉遇事模棱圆滑、纪昀读书不明事理,他们都不可能与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档案和正史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和珅遇到的真正对手是其在军机处的几位同僚。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阿桂(比和珅大三十三岁),出将入相,德高望重,对和珅总是不理不睬,一同上朝时则远离和珅站立。和珅一直嫉恨他,但因乾隆对阿桂信任倚重,搬不倒他。于是,有时就有意上前套近乎,阿桂也不买帐。大学士王杰(比和珅大二十五岁),为乾隆二十六年状元,学问优长,刚直清廉,遇事坚持原则,始终与和珅保持着一定距离。一天,王杰下朝后回到值房,正在独坐沉思,和珅走了进来,拉着王杰的手,对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前辈开了一句玩笑:“你的手怎么这么柔软呀?”王杰马上抽回手,正色回敬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搂钱!”和珅一下臊了个大红脸。从此,对王杰恨之入骨。但因乾隆对王杰知之甚深,“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尚书董诰(比和珅大九岁),书、画俱为乾隆赏识,正直敢言,有古大臣之风,“与王杰扌耆柱其间”,和珅也排挤不动。正邪不两立,最终在军机处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局面,每天上班,军机处大臣五人竟然不在一起办公,只有阿桂一个人在隆宗门内军机处值房,王杰与董诰在南书房,福长安在内务府造办处,和珅或在内右门内房间,或在隆宗门外靠近造办处的房间,即使随皇上在圆明园,仍不在一处办公。为此,御史钱沣曾专门上折奏请恢复旧规,让军机处大臣们集中在一处办公,遇事好商量,也免得司员们来回奔走请示,实际上矛头就是冲着和珅的。乾隆虽然朱批“所奏是”,但也不了了之。和珅嫌钱沣多事,此后“凡遇劳苦事多委之”,没多久就把钱沣累死了。

和珅为了防范未然,又采取了一些措施,变更制度,加强对言路的控制。例如,他规定内外章奏必须同时备送一份副本给军机处,以后御史缺出只能用六十岁以上的老臣担任,等等,把皇上的耳目变成了自己的耳目。

权力没有了监督,没有了制约,和珅真正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专擅朝政,为所欲为。由于其权势太大,当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到“

许多中国人私下称之为二皇帝”。

和珅深受乾隆宠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和珅是个敛财的好手。乾隆晚年自以为国运昌隆,文治武功,超迈古今,自号“十全老人”,志得意满,于是大兴土木,奢华自奉,如为自己建造准备禅位后居住的宁寿宫,举行万寿大典、千叟宴等,这些都需要大量银子。和珅绝不会像那些“迂儒”的官员那样提醒皇上要居安思危,导奢入俭,他反而会主动迎合乾隆的意图,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手段从各级官员和商人手中搜刮大量金银和珍宝,去满足乾隆的这些奢靡需费。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皇帝八旬万寿,和珅总管其事,他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员俱要进献,在京各部院堂官要捐出薪俸,而两淮盐商更要捐银四百万两。和珅还创立了一种议罪银制度,即让有过失的官员交纳罚银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多则数万、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不像官员罚俸一样交到国库,除少数作为河工海塘经费或解充军需外,都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帐户。为此,和珅还设立了专门办理此事的“密记处”,建有专档——《密记档》。许多督抚大员等都受到这种类似敲诈的处罚,而他们又把损失层层摊派下去,最后加倍落到了老百姓头上。

当然,和珅绝不仅限于为乾隆创收谋财,更善于为自己聚敛经营。首先,和珅利用权势,广收贿赂,京外“大僚恃为奥援,剥削其下以供所欲”。他不仅对盐政、河工这些肥差征求无厌,而且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的许多将帅也都看和珅的眼色,玩兵糜饷,自肥身家,自然也少不了向和珅贡献。其次,和珅长期把持崇文门税关,苛索商民和官员士子,在分管户部三库、内务府等衙门时大肆贪污。他打着皇上的旗号勒令地方官员不断供奉金银珍宝,而这些财宝怎样进献皇上、进献多少,都由他说了算,事实上大量的财宝都被他截留贪污了,以致于他家中的珍珠手串比皇宫的还多还大。再次,和珅不顾官体,与民争利,搞多种经营,广开财路,如倚仗权势巧取豪夺,大量兼并土地,在京城及近畿各县广开当铺银号,放高利贷,出租房屋,开设粮店,在京西房山一带开挖煤窑,甚至还搞运输等。和家的营生资本雄厚,又有强大的权力背景,自然非一般商贾可比,利润丰厚,日进斗金。和珅用手中的权力来经营他的家业,真可谓得心应手,迅速聚敛了巨额的财富,甚至其家人奴仆都拥资巨万。

有了权,有了钱,和珅再也不是当年的穷学生了,便过起了帝王般奢华的生活。他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畔建起了豪华的府邸(即后来的恭王府),甚至仿宁寿宫违制建盖了楠木房屋(今恭王府内锡晋斋),在圆明园附近建有宏大秀美的淑春园(今北京大学未名湖一带),在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外、北京北长街会计司胡同等处都建有住所。他不仅整日享受着妻妾成群、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梦想着死后也一样风光气派,于是在蓟州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坟墓,规制超过了亲王,并派有禁军看守,民间称之为“和陵”。

和珅富可敌国,当时是尽人皆知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朝鲜使臣回国后曾向国王报告说,和珅“用事日甚,擅作威福,大开赂门,豪奢富丽,拟于皇室,有口皆言,举世侧目”。以致有些皇子自知皇位无望,以将来能得到和珅的府第与家财为愿。

获罪真相与真实家产

--------------------------------------------------------------------------------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他极力限制嘉庆培植、任用自己的人。嘉庆即位后,他的老师时任广东巡抚的朱珪进颂册,本来很正常,和珅却在乾隆面前告了朱珪一状,大加指摘,乾隆未予理睬。不久,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和珅感到这是对

自己的极大威胁。当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时,和珅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向乾隆告嘉庆的状,诬称“嗣皇帝欲市恩于师傅”。这一次,乾隆生气了,问身旁的军机大臣董诰:“这在法律上属于什么行为?”幸亏董诰跪谏:“圣主无过言”,乾隆才作罢。但是,朱珪内召升用一事终于寝命未发,而且和珅随即又找了个借口鼓动乾隆把已任两广总督的朱珪降调为安徽巡抚。后来,朱珪先后升授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本应回京供职,但和珅始终不简放新任安徽巡抚,使朱珪只得继续署任,不能交卸。同时,和珅又将其老师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嘉庆整理诗稿,实则监视嘉庆的言行。

嘉庆皇帝城府很深,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还活着,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于己不利,所以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实际上就是容忍和珅继续专权,只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动声色。当有人向他说和珅不好时,他反而批评说,我正要依靠和珅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要反对他呢?甚至有事要奏明乾隆,嘉庆也有意托和珅代奏,表示对和珅充分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嘉庆终于将和珅麻痹了。

嘉庆二年(1797),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顺理成章地成了领班军机大臣。这时,大学士王杰因看不惯和珅已称病告退,董诰丁忧回了老家,和珅在军机处说一不二,可以任意呼风唤雨了。加之,乾隆日益老迈,记忆力下降,“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和珅出纳帝命,口衔天宪,颐指气使,为所欲为,“封擅甚于前日,人皆侧目,莫敢谁何”。

但是,盛极而衰,和珅的好运已经到头了。一进入嘉庆朝,和珅就接二连三地遭受家庭的不幸。嘉庆元年七月,被和珅视若掌上明珠的次子才两岁就夭折了。一个月后,其情同手足的弟弟和琳在贵州军营染受瘴气身亡,使和珅如失臂膀,打击很大。次年,和珅又添新痛,他唯一的孙子又夭折了。到了嘉庆三年二月,结发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和珅虽姬妾如云,但与冯氏感情很深,他曾写下多首诗悼念亡妻,其中有“今日我哭伊,他年谁送我”之句。斯言如谶,在连续三年家中死去四个亲人后,和珅本人的死期也不远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嘉庆已经无所顾忌了。但是,嘉庆没有马上对和珅动手,当天还任命和珅与睿亲王淳颖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不过,也就在同一天,嘉庆在悲痛忙乱之中仍不忘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即速回京,就已经发出信号了。

初四日,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矛头已直指后台的和珅。当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珅、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二人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情状,这可能是经嘉庆特别授意的。

初八日,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成亲王永、仪亲王永璇、额附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董诰,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

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君罔上、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并通报各省督抚,命其讨论定罪,也就是要他们都表个态。嘉庆在上谕中处处谴责和珅获罪于先皇乾隆,那么在大丧期间处置这位先皇的宠臣也就名正言顺了。

正月十六日,直隶总督胡季堂议覆奏折首先上达,折中称“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一无耻小人”,请皇上“特颁谕旨,立将和珅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嘉庆御批:“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不同意见,“自行封奏亦可”。实际上,就是以此折定下了基调。同时,嘉庆又发布了一道上谕,重申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并有所补充。

正月十八日(1799年2月22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珅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福长安照朋党拟斩,请即行正法。”嘉庆表示,和珅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国体起见,于万无可贷之中引入议亲议贵之条,免其肆市,加恩赐令自尽。福长安改为斩监候,但要让他在牢房里跪视和珅自尽。就这样,刚刚亲政的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和珅这位盘踞庙堂数十年的先朝宠臣收拾掉了。

首恶既除,嘉庆马上收兵。除和珅的亲信伊江阿、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嘉庆下令对其余由和珅保举升迁或曾对和珅贿赂奉迎者均不予追究株连,免兴大狱,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处决和珅以后,各地督抚议覆的奏折才陆续到达。这些督抚大员不论平日与和珅关系亲疏,都知道和珅已难逃一死,因此除两广总督吉庆、云南巡抚江兰稍涉含混外,其余都称和

珅罪大恶极,应立正典刑。嘉庆在对这些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自己处置和珅乃迫不得已,“朕不得已之苦衷,天下臣民当共知耳”,“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嘉庆感到,和珅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就只有毫不留情地铲除他。

但是,和珅贪名太甚,后世谈论更多的则是他的财富。那么,和珅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呢?对此传说不一。有人说其抄没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此说影响最大,甚至被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清稗类钞》竟称“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即八亿两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和珅再贪,也不可能在二十余年里聚敛到相当于全国十几年财政收入总和的财富。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珅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百余万两(折合库平银二百八十三万余两),金三万二千余两,各处土地一千余顷即十余万亩,各处收租房屋一千余间,当铺、银号多处,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家产总值约近一千万两。这与上谕所讲基本吻合,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嘉庆指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但也不可能有多少遗漏。

和珅能够长期把持朝政,权倾中外,千方百计地聚敛起巨额家产,富甲天下,靠的是乾隆非同寻常的恩宠。一旦失去了乾隆这一靠山和寄主,不可一世的和珅也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

当和珅待罪狱中,对着窗外元宵之夜的明月,曾感悔赋诗“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但到底是谁误了他呢?

据说和珅性格诙谐,爱开玩笑,不料最终他和自己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其绝命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一场梦而已。

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挂了后,嘉庆马上就抄了和珅的家,死于狱中。

1799年,这一年正月初三,太上皇死了,乾隆爷去世了。

正月初三,他这一去世,轮到嘉庆首先出手。

正月初四,嘉庆皇帝下旨,免去和珅本兼各职,命和珅运送乾隆灵柩,回清东陵了,您不是跟太上皇好吗?您押送太上皇的灵柩回去吧。这是初四。

正月初五,昨天的圣旨作废,今儿换一个圣旨,什么呢?将您和珅逮捕下狱。初三太上皇死的,初五和珅就进了监狱了。和珅在监狱里头想,我第四招你先出手的,对吧,你厉害,我给你来个拖,你查得着我什么?我没犯什么错,我人正不怕影子歪,咬着牙坚持,我就是没罪。你还能敢杀了我,您可记着,乾隆刚死这两天,大丧期间你就敢杀人,太不吉利了。我只要坚持过去这几天,将来我就能东山再起,他想得还挺美,想东山再起。嘉庆一看,不行啊这家伙,您牙还咬得挺紧。

初八下令,搜查和珅的家,抄,抄家。一抄和珅家,二抄福长安家,两家一抄,搜出了相当于清廷20年的国民收入的家产。这回您和珅没话说了吧。20年的家产,你也太贪婪了,嘉庆一看,见到20年清廷收入的家产都在这两个人手里,又惊又喜,惊的是和珅怎么能够贪污这么多。喜的是,这会我当朝放心了,有钱花了,我自己也有钱花了。这就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他吃饱了,老百姓因为和珅死,免去了什么税收?没有,该交多少还交多少,换汤不换药,和珅死了跟自己没关系。

正月十八,嘉庆皇帝的最后圣旨下来了,两个太监,一个太监手捧着圣旨,一个太监拿着三丈白练,丝绸,白色的,纯白的,圣旨让他自己在自己的房梁上拴一个扣,用这个白练自己吊死,和珅没有办法,自己站一会儿,从房梁上将白练扔下来,系一个死扣,自己钻进之前,口占一绝,做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么写的:“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什么意思呢?我给您翻译翻译,我和珅活了50年,跟做梦似的,这回我可要死了,真要死了,诸位,不要为我的死难过,我还会转世回来的,但是我将来再出生一定能够做到以下这一点,所有的皇帝是我手中的玩物。诸位可认清楚了,将来谁是我的后代。看和珅,都临死了,还在惦记着报仇。

和珅死了,和珅死了以后,他活着时候就给自己修好一个陵,和珅,他给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墓,那个陵墓占地好几十亩地,比乾隆的陵墓不小啊,所以人家管和珅的墓地叫和陵,你看,中国人传统上,陵是皇帝的坟墓叫陵,人家管和珅的坟头叫和陵,修得非常庞大。结果他一死,人家嘉庆就下令,把坟头平了,把地上所有建筑拆除,拆,和珅还埋在地下,那是你们家坟头,埋那里头,和珅就这样被埋在了他修建的坟头里。坟头在哪儿呢?坟头还真在,现在不好找了,诸位,想瞧太困难了,为什么呢?解放以后,天津蓟县人民修建于桥水库把和珅的陵给淹了,和珅的那个坟就在于桥水库正中间,您要想瞧还挺难,不过非得瞧瞧,这陵的东西还有,还能够找到,天津蓟县不是有一个独乐寺吗?独乐寺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和陵墓前的两个石狮,原来是和珅的陵墓前面的两个石狮,后来修建于桥水库的时候把这两个石狮子搬到了这个独乐寺门前,这是他们家的。

"谁"这个字普通话到底怎么读?shei还是shui?在古诗里读什么?

谁字的读音为:shuí、?shéi,古诗里读音为:shuí

谁部首:讠,笔画数:10,郑码:SNI,仓颉:IVOG,四角:30715,五笔:YWYG

笔顺:丶、フ、ノ、丨、、丶一、一、一、丨、一,笔顺编号:4532411121

释义:

[shuí]

1.“谁”shéi的又音。

2.姓。

[shéi]

1.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我的书不知道被~拿走了。今天没有~来过。

2.任指,表示任何人。

a)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这件事~也不知道。大家比着干,~都不肯落后。

b)主语和宾语都用“谁”,指不同的人,表示彼此一样:他们俩~也说不服~。

c)两个“谁”字前后照应,指相同的人:大家看~合适,就选~当代表。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谁肯[shuíkěn]

哪里会。

2.谁寻[shuíxún]

何处寻求。

3.谁逻[shuíluó]

皇帝警卫。

4.伊谁[yīshuí]

谁,何人。

5.兀谁[wùshuí]

兀,前缀。犹言谁。

6.谁数[shuíshù]

哪里数得上。

7.谁生[shuíshēng]

什么。生,后缀。

8.何谁[héshuí]

何人,谁人。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莫敢谁何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