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亡国大夫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亡国大夫的意思及解释

王者之国富民,霸者之国富土,仅存之国富大夫,无道之国富国 这句话出自哪里?

出自《荀子·王制》

原文: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故我聚之以亡,敌得之以强。聚敛者,召冠、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故明君不蹈也。

译文:

卫成厚,卫嗣公是搜刮人民的财富,善于计算的君主。子产,获得了民心,但没有达到处理好政事的局面。管仲,在政事上得心应手,但却没能达到完全遵循礼仪的地步。

因此,遵循礼仪者为胜者,善于处理强大的政治的人必定使国强大,取得民心在人必定使国民安定,搜刮民财的人必定使国灭亡。

因此,遵循礼仪的君主让人民富有,善于处理政事的君主让士兵们富有,善于取得民心的君主让自己国家的大夫富有,搜刮民脂民膏的君主只会在自己的箱子里装满钱财,塞满了自己的仓库。他们的箱子已经装满了,仓库也被塞满了,老百姓却很穷,这叫上面的东西,底部也漏水了。

这样的国家,不能在内部防守,外部不能战斗,那么它的倒台和灭亡就为时不久了。于是,我刮掉了人民的财富,灭亡了,敌人就得到了这些财产,从而又富有又强大。刮人民的财富,就是吸引侵略者,使敌人发胖,灭亡国家,危及自己的道路,所以明智的君主不走这条路。

扩展资料:

背景及主张: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兰陵县有荀子墓)。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王制

西伯曰:“愿闻治国之要。”

子牙曰:“一敬天,百二爱民,三亲贤而已。”

西伯曰:“然则治天度下如何?”

对曰:“王者之国问富民,霸者之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无道之国富君廪。是之谓上溢答而下漏,为国大臣不可不知。”

西伯曰:回“答善。”

子牙曰:“宿善不祥,宜行仁政之实。”

-------《周易》

亡国大夫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成语】:亡国大夫

【拼音】:wángguó百dàfū

【解释】: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出处】:《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

【拼音代码】:wgdf

【用法】度: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造句

1、他不仅坚决反对日本内的吞并,后来还自认为是“亡国大夫容”,称病闭门不出。

2、他是虞国人,是个不肯在晋国当官的亡国大夫。

3、亡国大夫谁为传,只饶野史与人看。

4、由此可知,黄宗羲文集中所载叙事之文,旨在备史事之缺,亦即存留明末亡国大夫的历史。

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仓府是什么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说:王copy道的国家让平民充实富裕起来,霸道的国家让士子充实富裕起来;而仅仅能存在的国家,百则是让大夫官僚富起来;走向亡国道路的国家,则是让(国王)自己的仓库充实起来,这就度称为当官的富起来而平民穷了。

在这里,上是指王宫贵族,官僚大夫;下是指平民百姓。

溢是指溢出,富问得流油的意思;漏是指流失,漏财,被剥夺,所以很贫答穷。

总之这段话是在讲平民百姓的重要性的。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形容成语亡国大夫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