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选好基层党支部书记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页面为范文参考网发布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选拔基层党支部书记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觉得很有用,就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范文参考网。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整体实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整个农村的领导核心,承担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责任。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其个人素质和能力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如何选拔和匹配基层党支部书记,已成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带着这个命题,笔者深入梁紫乡进行了调查,走访了数百位农民,并对1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感受是:一个素质高、能力强的支部书记,必然带出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一个发展水平高的村,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支书站着。选拔配备基层党支部书记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时期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条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个人素质和驾驭农村经济的能力。范文百强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新时期基层党支部书记除了党性强、信念坚定、组织观念强、大局意识强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处事公正,不偏袒亲友,努力修行,率先垂范,先吃苦后享受。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和意见,用实践感染群众,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

第二,要有很强的带头致富能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你不仅要有敏锐的头脑,还要有敏捷的经济头脑。我们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措施。要有致富能力,发展经济的时候,要先带好头,先上项目;要有市场意识,立足现实,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要有学习的习惯,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业余时间广泛涉猎农业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培养过硬的技能;要有共同富裕的观念,时刻为群众着想。我们致富了,也不要忘记群众,要支持和帮助群众致富。

第三,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发展能力。强烈的民主意识。善于立足本单位,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地方经济发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科学民主决策。整体规划意识强。最全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善于整合社会资源,随时调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班子团结,充分发挥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法制观念强。能够依法管理村务。

第四是要有健康的身心和旺盛的精力。直接和农村群众打交道,复杂,事情零零碎碎,很重。没有健康的身体和清晰的思维,你是不能胜任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职的。

二,选拔基层党支部书记应坚持的原则

认真实行“两推一选”,即由群众和党员推荐候选人,然后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选举,让一批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基础扎实的村干部走上支部书记岗位。2004年,梁紫乡实行合并村,村级建制由原来的37个合并到15个。一个村庄的面积和人口是原来的两三倍,重量和难度也变成了以前的几倍。在2005年初的村支部委员会选举中,我们实行了“两推一选”,15个村成功地选出了合适的支部书记,其中13个村成功地完成了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任务。经验告诉我们,在匹配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是选党支部书记的立足点。选一个群众认可的党支部书记,才能在以后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更好的开展。如果一个候选人一开始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他一定在某些方面有群众不认可的地方,可能存在不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目的的落后思想,所以他不能考虑群众的利益,他不符合当党支部书记甚至党员的标准。

第二,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要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整个选拔过程,把拟定选拔、规定岗位条件、宣传发动、资格审查、组织推荐、正式选举、审批结果等各个环节都纳入党委的统一组织领导之下,把党委意志和群众意志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发扬民主,又有利于保证组织意图。

第三,坚持德才兼备、能力优先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选拔基层党支部书记时,既要注重他们的良好品德,又要注重他们的实际能力,尽量向能力强、能力富的人倾斜,扩大人才选拔的视野。可以培养发展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致富能人加入党组织,列入后备干部。可以鼓励高校有才华的学生下基层;在外打工的能人,可以带回村里当干部;可以吸收一批从企业下岗到农村的优秀分子,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力量,作为党支部书记候选人重点培养,尽快转变思维方式,更好地适应农村。


四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在农村中影响程度,也是广大群众利益得到更好保证的阵地。要维护其权威和威严,范文写作决不允许在选配支部书记时出现拉帮结派、拉选贿选、暗箱操作等有违群众意愿的黑幕发生,那样势必削弱党在基层组织中的基础地位。因此,选配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选举程序,严格监督选举过程,严格保证选举结果按正常秩序产生。

三、选拔基层党支部书记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让群众认识到选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性,避免出现群众无动于衷、随意填候选人、不充分表达意愿的情况;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的战略意义,避免出现下一次换届选举,候选人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情况。

二要严格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关闭公共注册。通过公告,广泛宣传选举的基本原则,使党员和群众明确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的职务和任职资格,组织党员和思想报告专题的人员按照选举职务以组织推荐、个人推荐、群众推荐三种形式公开报名。同时,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发* * * * * *告知其回乡参选,并动员符合条件的党员积极报名参选,真正做到宣传到位。我们应该通过资格考试。成立专门的资格审查组,严格按照任职基本条件,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候选人进行全面考核和审查,公布符合竞选条件的人员名单。党委批准好。对公开报名的候选人进行严格审查后,确定初步人选。各村组织党员群众召开公开会议,按职务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经乡镇党委批准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公布,提交党员大会。村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由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最后由乡党委根据选举情况讨论通过。

三是解决部分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问题。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多、发展党员难度大、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学历低、能力弱、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管理薄弱等主客观原因,部分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存在候选人范围窄、难以选出合适的村党支部书记等问题。尤其是一些偏远贫困村、落后村,更是缺乏带头人。一些老党员思想陈旧,观念保守,有的支部书记甚至怕丢了饭碗,不愿意发展党员。

四。完善基层党支部书记选拔机制的思考

一是建立发现机制。按照* * * *坚定、事迹典型、群众公认的原则,由乡党委组织驻村调研走访,听取群众对人选的评价,特别是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然后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认真研究,择优提出人选。

二是建立培训机制。按照设立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对发现的农村优秀人才和致富能手分巩固提高、重点培养、后备对象三个层次进行培养。培养可以采取两种形式。集中培训,设置重点培训课程,培训一段时间后,进行考试,选拔优秀人选;预选锻炼,预选者会被安排到所属村担任副支书或副主任,考察一段时间。有能力的人将被委以组织的责任,并被列为支部书记的候选人。不称职的留在村支部或村委会,继续培养,担任后备干部。

三是建立配套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对于那些致富能力强、市场意识强的经济人才,组织上可以给予重点扶持。支援也可以采取两种形式:实行支援领导,实行优秀乡镇干部特别是联合干部,帮助他们跟风。集中支持,充分发挥党校先进思想理论阵地的作用,把这些人才集中到党校学习,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干部和党支部书记的人选。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公文选好基层党支部书记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