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论语》孔子思想精华:“由,诲女知之乎!到底是什么含义?

“由”是一个人的名字,姓仲,名由,字子路。他是孔门当中除了颜回、曾参以外,最了不起的学生之一,也是最得夫子欢喜的。在《论语》当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子路跟子贡两人与夫子的对白。

语文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论语》孔子思想精华:“由,诲女知之乎!到底是什么含义?,第1张

  孔老夫子对子路说:“由啊!诲女知之乎!”“诲”就是教诲,现在要教你一些道理,你知道吗?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正确的知。

  平常我们一般的状态都是安于现状,不知道世间的真相,而且连自己是“不知道”也不明白,所以也生不起求知的心。因此,《广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要有无明病想,仔细去观察的话,我们的确是一无所知,这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认识。一般人平常可能有两种状态:有一种人个性比较畏缩的,虽然知道了,还是不敢表达出来;

还有一种人,就像子路那样,不知道的他也觉得自己知道,然后横冲直撞。这两个都不对,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追求知识就应该是这样,过与不及两者都不对。其实这个内涵是对一切人都适用的,我们必须从这个基础上面,透过不断地学习慢慢扩大增长。

  因为子路是一个好勇的人,也可以说很莽撞,所以孔老夫子特别告诉他这几句话。论语后面有一段故事,我现在提前先跟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卫君请孔老夫子到卫国去,子路就问他:现在卫国的国君“待子为政”,想请您去做官帮忙他,那么您觉得最需要从哪里下手呢?孔老夫子回答他:“必也正名乎”,先要正名。换句话说,我们要做事情,名份先要确定。子路就说:“啊,你这个老夫子,真是迂呀!你要做就做嘛,何必正名呢?”

平常我们说这个人很不合时代,或着是不切实际叫“迂”。以我们来说,要做什么事马上就去做了;可是孔老夫子不是这样,要先停在那里,预先作一些安排,乃至讨论名份的问题。以子路的习惯,他做事情总是横冲直撞,打个比方说:大家要去吃饭,肚子饿得要命,这时候有什么东西拿来就吃嘛,还要什么排场,那不是很麻烦!

但是有人说:“不行,要先好好计划一下。在家里是长辈应该坐在上头,在这里就是老师应该坐在上头,大家要按辈份安排好位次,然后才能开始吃饭。”子路认为夫子“迂”,但是孔老夫子告诉子路:“野哉,由也!”你这个人好野啊!对于所不知道的事情,你不要轻下断言;这个正名有它非常重要的理由在。然后就详细地告诉他种种的理由。

  虽然子路平常就是这副样子,但我们不要小看他,不要因为听见了这个故事,就觉得好像子路不足取。其实一般人如果能够做到像子路那样的话,就已经太了不起了。子路有个非常大的长处──“闻过则喜”,人家指出他的错误,他很欢喜,觉得这样才能不断改善自己。

反观我们对于自己的过失,不知道已经是很糟糕了,知道了不但不肯改,还要保护它,这是我们最严重的毛病。子路不但闻过则喜,而且会很努力去做,还没有做到以前,就怕再听到更多的教诫,惟恐自己做不好。我们现在是听的时候多多益善,行为还是依然故我。所以子路这个人有他非常大的长处在。

  这一段是孔老夫子特别教诫子路:何谓真正的知,说明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应该采取怎样的学习态度。真正传孔门心法的颜渊早死,后来是曾子,此外在一般的弟子当中,子路也是很杰出的一位,所以被列入所谓的四配十哲或十二哲中。

换句话说,孔老夫子门下三千人,真正深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个人,而七十二个人当中最精采的,现在在孔庙当中供奉的有十二位。四配就是比孔老夫子差一点点的四位──复圣颜子,等于是圣人再来;宗圣曾子,能够把圣人的心法继承下来;还有亚圣孟子以及述圣子思。十哲则是──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路也是十哲当中的一位,可想而知,他是何等了不起的人。

  子路的特性是冲劲很大,也就是所谓的狂者。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如果不能得到最好的人,“必也狂狷乎”,那么其次的也得狂、狷。因为狂的人至少进取心非常地强,但是往往问题不一定把握的很准;狷的人是反过来,非常耿介,非常地仔细和固执,不轻易动摇。

所以异端固然不可学,应该学的是圣人的中道,但中道很不容易学,有很多偏差的行相必须要了解。这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把尺,对我们的学习也会有所影响,所以接着提出孔老夫子教诫子路“知之为知之”的这一段,这就是这几则大概的次第。

语文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论语》孔子思想精华:“由,诲女知之乎!到底是什么含义?,第2张

  “为政”这一篇从前面第十二则一路过来,孔老夫子都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君子之德。君子是儒家心目当中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要想达到它,就必须经过“学”,不但要学,还要“思”。“学”是学习他人的经验,从理论上先了解净化自己的基本原则;

“思”是要把所听见、所学来的东西,透过实践的过程中去思惟、观察。这个“思”不是坐在那里就可以思得起来的,特别是真正的儒家,乃至于佛法,它们都有一个中心思想,儒家讲的是“仁”,佛法则更高明──菩提心,这都是对境的时候,反照自己内心状态的准则。我们想要认识这个,知道怎么样是对自他有害,怎么样才能转变成对自他都真正有利,那就必须要学、思。“思”必须去实践,这个中心大家要把握住,如果不实际上去做的话,只讲道理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内涵,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我们现在学习《论语》始终要把握一个原则,虽然我们可以说是瞎子摸象,但是依稀仿佛地,也能够多少体会到圣人要告诉我们真正的精要所在。我们就从这个地方慢慢地去摸索,从完全不知道到能够知道一点,乃至于渐次地深入。

  人之所以在一切有情当中最珍贵,就是在于人有思惟、抉择善恶的能力,以及净化自己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要靠教育的力量来启发。所以孔老夫子就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好好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们想要了解真正的知识,内心就要很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们平常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依稀仿佛、含糊笼统,不一定知道,或者是碰到一点点,就自以为知道。这一则就告诉我们应该要避免这种情况,这一点相当重要。

  在《论语》上一些公案中,子路讲话常常很莽撞地冲口而出,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很狂放、鲁莽,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实际上远不及他。不过最主要的是要知过能改,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晓得了却不改,那才是真正严重的过失。所以我们要懂得反观自己的错误在哪里,最糟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更糟糕的是知道了还执着不肯改,这一点对我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真正好学的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有时我们以为知道,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知道,自己要能够观察得到这一点。

  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前几天我们搭了一个帐棚,后来要把帐棚拆下来的时候,有人就说过两天再拆,也有人说可以慢慢地每天拆一点,各有各的道理。但因为再下一个礼拜天又有活动,需要使用一些场地,可是来得人不多,所以有人就建议,把前面的帐棚拆掉,后面的保留起来,因为搭了那个帐棚光线很暗,但若不搭,白天太阳大时,地下室会很闷热,如果太阳直晒在帐棚上面,而不是晒在地面上,地下室就会比较荫凉。

但据我所了解并非如此,因为地下室上方是很厚的水泥层,导热性不强,所以太阳晒在上面对下面的影响不那么大,如果是钢铁的,就比较热。但是有位同学很坚持,因为曾经有过一次活动,在地下室很闷热,那个时候上面就是没有搭帐棚。我想他既然这样提出来,总有他的所见,所以我当时没说话。

  过了两、三天,有一部分的帐棚拆掉了,晒了一个早上之后,我就下去观察,发现上面帐棚拆掉或不拆掉地下室都差不多。我就请他自己来感觉一下,他说:“的确差不多,那为什么上一次这里这么热呢?”我就根据我所了解的解释给他听:譬如在这个房间里,外面也没有大太阳,一个人在这里,跟有上百人挤在这里,热度会不会有差别呀?

应该是人越多就越热,所以这个热的来源,主要不是来自于太阳晒,而是由于人多的关系。但是我们用错误的概念就下判断,看得不周全,往往会产生错误。我们不要说这个同学错了,这只是随举一例,让我们了解自己看不见自己的错误。其实我的错误跟他是一样的,只是自己都不会注意到罢了!但愿各位同学能藉此策励自己。

  所以古来圣人有一个美德,就像子路能“闻过则喜”,这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他如此莽撞,孔老夫子却很欢喜他,而且后来能够成为“四配十哲”当中的一员,他凭的就是这个。人家告诉他:“某人你错了!”他就好高兴。

语文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论语》孔子思想精华:“由,诲女知之乎!到底是什么含义?,第3张

因为做人的价值,就是在能够真正改善自己的错误。有什么错误自己不知道,人家指出来了,就应努力去改,这样才是一个进取的人。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掩饰自己的错误,想尽种种办法把自己的错误遮盖起来,错误都是别人的,这是我们堕落的根本原因。现在知道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错误,有别人肯告诉我,心情应该是:“啊!好高兴我有机会改善我自己。”这是子路所以成功的地方。

  从这地方看看我们学会些什么?真正要想得到真实的知识及智能,并不那么容易;要精益求精,层层深入,这就是孔老夫子要教诫子路的,实际上我们要学佛,也应该这样渐次深入,在师友间互相切磋琢磨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语文知之为知之的下一句,《论语》孔子思想精华:“由,诲女知之乎!到底是什么含义?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