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

1935年,毛主席指挥红军翻越了长征中最后一座高山。之后,主席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现代诗《长征谣》。被人改编成歌曲,在军中广为流传。

解放后,这一首歌谣又被改为了《清平乐·六盘山》正式发表。词中有一句名句,叫“不到长城非好汉”。如今,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听说过。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1张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去登山海关长城,拍照留念,人人嘴里都会念叨“不到长城非好汉”。

可是说完后,又马上自我调侃道:为什么登上了长城,还是没觉得自己是好汉呢?其实这是因为,大家根本没有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延续了一贯的艺术创作特色,词中引入了民俗谚语。“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词,就是对民间谚语的巧妙化用。

另外,这首词中除了有佳句,背后还有不少的故事,以及一个涉及300红军生死,“望断南飞雁”的谜团。

一、《清平乐·六盘山》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白话翻译:

巍峨的山峦,天空高阔,云淡风轻。回望来时路,大雁的影子,消失在南方。古语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一算,红军长征已经走了二万里,胜利就在眼前。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2张

站在六盘山最高的山峰上,西风卷起了革命的红旗。如今,我们手上握着捆龙的长绳,什么时候能缚住那一条邪恶的苍龙。

这首词第一句“天高云淡”,是指红军当时已经爬上了六盘山的山顶。六盘山在甘肃固原,这个山主峰海拔2928米。它的山腰上有很多曲折的弯。从山下到山上,一共有34个盘旋。

它为什么叫六盘山,而不叫三十四盘山呢?这是因为,古代的时候,有人上山怕迷路,往往跟着鹿的足迹行走,于是称它为“鹿盘山”,后来取谐音改名为“六盘山”。

翻过了这座山,部队就在毛主席带领下去了吴起镇,进行“瓦窑堡会师”了。

在这之前,毛主席刚刚指挥红军,跟国民党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交火,并取得了胜利。因此他当时的心情也和六盘山上的自然风景,合二为一了。

这第二句,“望断南飞雁”,表达的是对留守后方的人们的挂念。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3张

“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就是我们熟知的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个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为了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侵而修建的。

唐代王昌龄有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古往今来,我们有很多保家卫国的战士,都是在长城边上牺牲的,长城象征着华夏民族打不折的精神脊梁。

“好汉”这个词出自《询刍录》,说的是汉武帝当年征讨匈奴,打了二十年硬仗。卫青、霍去病等名将,更是取得了赫赫战功。

北方的匈奴人对汉兵既畏惧又钦佩,称汉军为“好汉”,后来就变成了对男性的一种美称。

所以不到长城非好汉,在俗语中的本义是:不敢为了保家卫国冲上前线的男儿,绝不是汉族的好男儿!那么,毛主席把它用到这首词里,是什么意思呢?

一度有人认为,这里的“长城”是指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但是毛主席后来做了注释说,这首词主要是针对蒋家王朝来写,那个时候还没有到抗战时期。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4张

所以又有人把这里的“长城”理解为长城在陕西的中段,没有走到这里,就不算好汉。

事实上,这些都不对。毛主席真正想说的是:不敢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的男儿,就绝不是好汉。

红军之所以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为的就是拯救中国。所以这个长城,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长城,而是精神上的长城。与此同时,这个“长城”,也可以是指六盘山这一片地方。

六盘山在古代正处于汉民族、北方游牧民族和中亚各个民族的交通要道上。它三方通达,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小时候看《说岳全传》,书上经常提到,岳家军与金兵大战六盘山。后来看史书,宋朝人说它是中国的“襟带之地”。同时,它也是南宋与蒙古作战的前线。

成吉思汗在1127年7月攻打西夏时,正是死于六盘山的行宫中。可见,六盘山在古代,也曾经是像“长城”一样的边防前线。所以红军到了六盘山,也算是到了拱卫华夏民族的前线了。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5张

词的上半阕,基本上算是对红军长征作了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到了词的下半阕里,毛主席开始展望未来。先写红旗在六盘山的高峰上,迎风招展的样子,然后引出“今日长缨在手”。

这是说,我们长征胜利了,现在轮到我们调过头来打国民党了。以前是他们追着我们跑,今天我们也要追着他们打。什么时候,可以用我们手中的武器捉住这条老苍龙?

很多人在这里把“苍龙”解释成“太岁凶星”。词的前面提到了“长缨”在手,长缨就是长带子、长绳子,这里应当理解成“捆龙绳”。

用一条带子或者绳子,缚住一颗天上的“凶星”,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里,应当把“苍龙”理解成一条恶龙。

苍龙本来指的是青龙,龙在我们的民族文化里面,本来是一尊神,但是它从来都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可以打倒它,推翻它,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特别的地方。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6张

西方人相信上帝,所以他们从不推翻上帝,但是我们中国人不一样。你神仙当得好,我们就拥护你;当得不好,我们不但要推翻你,还要把你送上“剐龙台”。

因此,在这里依旧把“苍龙”理解成一种动物,更能体现作者本身的革命意识。

二、词的创作背景和其他

一般认为,毛主席这首词,最初是以歌谣的形式,在军队中间出现的。有人说它原先是一首现代诗,叫《长征谣》。后来经过毛主席本人8次修改,才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

不过,也有学者持着相反的看法。因为《长征谣》如果去掉一些重复用词的话,剩下来的就是《清平乐·六盘山》的原句

比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一句都不少,只有个别字词的改动。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7张

下面让我们来看1942年8月1号,发表在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上的《长征谣》原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

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

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相信大家很容易看得出来,这首歌谣,是在词作的基础上改编的。只是有人为了让它在军中传播,给原作加进了衬词和重复句式。

毛主席一向对于发表作品,表现得十分谨慎。他的作品还在不断修订中,没想到这边已经配乐唱上了。《清平乐·六盘山》的正式版,直到1949年以后才在报纸上登出来。

另外,不知是否因为这首诗中,有一句“望断南飞雁”引人遐想。于是引出了一则六盘山下耿家镇,300红军一夜亡的奇案。这则故事,曾经在很多正规媒体上发表过。

内容是说1935年10月15号,毛主席带着部队来到了耿家湾镇。红军在这个地方过了一夜,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发现镇外有三百多名红军,突然意外死亡。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8张

当时以为是敌人下毒,但是调查了很久,都没有找到真凶。到了解放后,有专家去调查,才发现是当地的水质有问题。

因为当地产石油,所以地下的钾离子的含量,是正常含量的6倍左右。所以当地下水溢出地表的时候,经过地面的构造层,产生了有毒物质。

不过在1997年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到了出事地点去调查。他自称翻阅了当时县档案馆的存档,发现并没有记录这一次死亡事件,所以这件事从此成了一个悬案。

结语

《清平乐·六盘山》创作的时间和《沁园春·雪》差不多是同一时期。这首词用典自然,语言通俗,几乎看不出雕琢痕迹。

其中“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学者田秉锷认为是出自“俗语”。“好汉”的来历,已经在前文中提到了。至于田秉锷认为是出自俗语,现在查不到。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第9张

以“苍龙”喻蒋家王朝,用“长缨”缚之。表现出了长征胜利后,红军改天换日的勇气,也是全词中的一大亮点。

后来,“长缨在手”一句也非常有名。印象当中,二十年前还有人拿它当名字,拍了一部电视剧。剧情没有印象了,歌词也写得不好。唯有“长缨在手”一句特别响亮,很好听。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语文瑞雪兆丰年的下一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后,写下一首《清平乐》,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