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间四月芳菲尽的下一句,白居易的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富有情趣,惹人喜爱
在古典诗词中,以春季物候、景象、情事等为吟咏对象的诗词数不胜数,其中又以“伤春”、“惜春”、“怨春”等情感意蕴最为突出。如杜甫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欧阳修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辛弃疾的“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等,皆是表达此类情感意蕴的杰出作品。
而为了能够留住春天、春意,诗人们往往又都各显神通,如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再如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是白居易被贬江州(九江)司马期间,游览庐山大林寺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我们都知道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就随之而降,植物的生长也就越慢。
因此,当“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只要我们前往庐山大林寺这样的去处,便能留住春天、春意了。当然,真要说起来,春天是无法留住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照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罢了。但从诗歌来说,正是有了这层留住春天的意蕴,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才显得富有情趣,惹人喜爱,而不至于内容和语言显得平淡。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首先,诗的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即到了四月里,人间就是百花凋零的现状了。从这句诗的意思来看,我们可知白居易游览庐山的时间是在初夏,以及它所内含着的“伤春”、“惜春”、“怨春”的情感意蕴。如果再加上此前白居易因直谏不讳,冒犯了权贵,受朝廷排斥,被贬为江州司马的失意经历来看,此时的白居易可以说是心情非常的不好。
所以当白居易在庐山大林寺看到这一片春意盎然的桃花时,其惊异和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这也就是诗的第二句“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表达的内容。当然,结合诗的前两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看,它还具有一定的科普意义。即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生长的植物种类和时间也是不同的。
然后,诗的三四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便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它的意思是说,我常常会因为自己的惜春去怨恨春的无情,但没有想到我错怪了她,原来春并不是离我而去,而是偷偷躲到了这里。由此可见,白居易不仅用桃花代替了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还运用拟人手法,把春光写得就像一个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
当然,这首诗中春天的天真可爱,也离不开它的作者白居易的一片童心,以及对春天的无限留恋和热爱之情。所以即使这首诗本来就是白居易游览庐山大林寺的一个纪述,但通过白居易如此描写,显然变得富有情趣了起来,也更惹人喜爱。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