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挈矩同义词,儒家的絜矩之道和平天下是什么关系?

儒家的絜矩之道和平天下是什么关系?

絜矩之道实为忠恕思想的一部分,言应当以己度人、体贴下属。此言出自《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的段落,所谓“君子有絜矩之道”的“君子”,当释为贵族,与一般认为的“品行高尚的人”不同。因而这里的絜矩之道,主要是指的为官之道,与“上行下效”、“为民父母”并为治国平天下的准则。

大学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chang)长(zhang),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译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儒家所说的“絜矩之道”,该怎么理解?

絜矩之道 。 絜矩 读什么?求大神帮助

儒家的“絜矩之道”如何理解?絜如何发音?什么意思?

  絜,量度。矩,制作方形物件的工具。

  絜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君子的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

  絜矩的解释:君子审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设想,使人我之间,各得其宜。礼记‧大学: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后;所恶於后,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礼记大学此篇意思是说,若厌恶上级做事行为不正,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去对付你的下级;若厌恶下级有办事不正的庸俗行为,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去应付上级;若厌恶我的前任有办事不正行为,那么就不要再用前任的行为来对付以后的人;若厌恶在我之后上任的人有不正行为,那么就千万不要再用后任人的错误行为去对付以前的人;若厌恶我右边人的做事行为不正,那么就千万不能用右边人的行为来对付左边的人;同理,若厌恶我左边人的做事行为不正,也千万不能用左边人的行为来对付右边的人。

  综上所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所厌恶的事,就不要再强加给别人。这就是君子以身作则的道德示范作用。

  论语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可见絜矩之道,好说,但不容易做到。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言行气愤而不能谅解;自己也要能够对别人宽恕不究;若能如此,即是菩萨的心量。菩萨的心之所以广大,就是因为能够以同理心设身处地,时时为一切众生著想,发觉众生的苦痛,兴大慈悲救拔拯济,令得真实解脱。《八大人觉经》云:「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应当发菩萨心,就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

  (资料来源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7196)(http://www.ctworld.org.tw/disciple/mind/2003/045.htm)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语文挈矩同义词,儒家的絜矩之道和平天下是什么关系?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