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经济常态不仅是一种客观形势 阅读附答案

 经济常态不仅是一种客观形势,而且是一种战略思维和战略心态,即以何种主观意识来判定经济态势的正常和合意与否。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社会心理会更具战略平常心,更倾向于长期理性、公共思维和持久耐心。正在形成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规模扩张和GDP竞赛,摆脱了中国极度物质贫乏和活力不足的状况,获得了巨大成就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现象的经济发展阶段之后,进入了的一个以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素质提升和公平分享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发展将更加体现战略思维的“平常心态”:长远眼光、长效目标和长治久安。只有这样,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中国复兴之梦。

首先,应该具有长期理性。这意味着改变短期理性的急功近利心态,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宽广的视野来观察世界、判断成效和评价业绩。对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人类成就的价值评估都是以一定的时期或坐标时点为前提的,近期内评价高的业绩未必长期价值也很高,甚至可能在未来是负值。相反,今天看似收效低微的努力很可能会功效长久并造福后代。战略心态决定了战略眼界的时间定位。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前30年,由于贫困落后,我们面对可能“被开除球籍”的压力,必须“只争朝夕”地争取现时现得的成就和获益。那么,在已获得了巨大的物质成就后,中国已经有条件以更长远的眼光来构想未来的经济新常态时,就可以平下心来,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战略。例如,“一带一路”战略,绝非追求一时成效之策,而是以长期理性思维构想出的世纪战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道。

其次,要具有公共思维意识。这意味着需要改变急求小利而不谋大局、重利己而不思利他的狭隘心理。改革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为构建公共制度空间,如果缺乏公共思维而以局部利益来驱动,改革很可能成为狭隘的逐利行为,甚至会成为以操纵“改革”来设租寻租,“有利于我就改,无利于我就抵制”“守权有责,垄断牟利”的负面行为。所谓改革的“思想障碍”实质上表现为谋改革却缺乏公共思维,将制度“公共品”据为利益“私人品”等不恰当行为。从本质上说,正确的改革不可能是“经济人”的产物。一个只有自利行为而没有公共意识的“经济人”社会,即使是在逻辑上,也很难完成合意的改革。

再次,要具有持久耐心。这意味着要克服轻浅浮躁、求快贪大、“栽树不如搬树““育人不如借人”的揠苗助长心态。要认识到,有些发展过程可以加快,适度“压缩”,但必经的阶段难以略过;有些业绩可以竞速获取,但必须依靠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成就不能不“慢工细活”。中国前30多年的发展,具有“加速追赶”的性质,主要依赖模仿性创新,确有可能“快鱼吃慢鱼”“只争朝夕”。但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增长动力更多依靠全方位的原创性创新,因此就更需要有执着持续和“甘于寂寞”的不懈努力。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力不足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源和技术源泉,而是缺乏持久的耐心。急功近利、见异思迁,甚至以投机取巧、抄袭取胜为荣,这种心态是技术创新之大敌。如果中国经济发展要转向创新驱动,就必须培育创新的耐心和执着。

(摘编自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想使中国经济态势正常与合意,就需要一种正确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心态。

B.它属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一阶段,我们的社会心理应该更加倾向于长期理性、公共思维和持久耐心。

C.它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后,进入到的一个以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D.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尽力摆脱中国极度物质贫乏和活力不足的状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近期内评价高的业绩未必长期价值也很高,所以我们要改变短期理性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要着眼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B.中国基本消除贫困落后压力之后,已经有条件以更长远的眼光来构想未来,“一带一路”就是面向未来的世纪战略。

C.所谓改革的“思想障碍”实质上就是一些缺乏公共思维意识的人,想将制度“公共品”据为利益“私人品”,不想改革。

D.如果一个社会变成了只有自利行为而没有公共意识的“经济人”社会,那么仅从逻辑上来说也是很难完成合意的改革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要实现复兴之梦,就不能只追求现时现得的成就和获益,不能只追求局部利益,更不能投机取巧。

B.在第二段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对比、引用、比喻、举例等多种论证方法,说理严谨细致,颇令人信服。

C.作者认为模仿性创新虽然在中国前30多年的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但现在我们更需要原创性创新等。

D.本文从长期理性、公共思维意识、持久耐心三个不同角度分层论述了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9分)

1.D(“就要尽力摆脱”与原文“摆脱了”不符,把已然当未然。)

2.C(“不想改革”的理解有误,原文是“谋改革却缺乏公共思维”。)

3.B(本段无比喻论证。)


作文哥_中小学生作文网_中考高考满分作文_初中作文_高中优秀作文大全 » 语文经济常态不仅是一种客观形势 阅读附答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